“青川矿业”事件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磐基基材”的股价在恶意舆论的冲击下连续下挫,市场开始出现疑虑——这家被寄予厚望的“硬科技”企业,其供应链是否真的如此脆弱?
林墨面临的压力骤增。总行有领导关切地来电询问,地方上有同行意味深长地打探,甚至连一些原本坚定的投资者也开始动摇。
危机处理必须快、准、狠。
他亲自坐镇指挥中心,如同应对一场多线作战的战役。
第一条战线:舆情反击。
由风控中心联合滨城市政府宣传部门、权威环保专家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在二十四小时内完成了对“青川矿业”的现场核查。核查结果迅速通过官方渠道和多家权威媒体发布:所谓“排放超标”系设备临时故障导致的数据误报,且已在第一时间完成整改,并未造成实际环境污染。同时,网信部门依法对那几个恶意造谣的自媒体账号进行了封禁处理,并公布了其背后运营公司与境外某些势力存在资金往来的初步证据。
真相的阳光迅速驱散了谣言的迷雾。“磐基基材”股价应声反弹,甚至因其在危机中展现出的透明与负责态度,赢得了更多市场好感。第一波攻击被成功化解。
第二条战线:资金追踪。
专案组根据网安部门提供的新线索,顺藤摸瓜,成功锁定了两名在境内具体操作“肿瘤”网络资金流转的“键盘手”。这两人都是精通金融和计算机技术的年轻人,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政策攻势下,很快交代了他们的上线——一个只通过网络联系,代号为“会计”的神秘人物。他们按照“会计”的指令,负责资金的划转、加密货币的购买和转移,但对资金的最终用途和幕后主使一无所知。
“会计”的身份成了新的谜团,但其网络活动痕迹,经技术分析,与“普罗米修斯”的关联度极高。这条线虽然未能直捣黄龙,但斩断了其在境内的一条重要操作臂膀。
第三条战线,也是最为凶险的一条:境外衍生品市场与实体供应链。
苏晴的预警越来越频繁。她发现,做空仓位仍在悄然增加,而且空头们开始在一些金融论坛和专业聊天群里,散播关于亚太区中小企业将面临“原材料断供”、“物流成本飙升”、“环保政策突变”等系统性风险的“分析报告”,试图引导市场预期。
同时,她监控到的那几条潜在攻击路径开始显现端倪:
· 东南亚那家失火的电子代工厂,复产时间被一再推迟,传闻其关键设备供应商“恰好”遇到了技术难题。
· 航运公司航线调整的影响开始发酵,部分依赖该航线的中小外贸企业物流周期被迫延长,资金压力加大。
· 新的攻击点出现:一家为区域内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核心金属材料的冶炼厂,宣布因“设备检修”停产两周。
这些事件单独来看,依然可以被解释为市场正常波动。但当它们以某种特定的节奏和密度集中出现时,其人为策划的痕迹便愈发明显。“普罗米修斯”正在耐心地、一点点地给中小企业景气指数施加压力,如同慢慢收紧的绞索。
“他们在测试我们的反应,也在消耗市场的耐心。”苏晴在视频会议中提醒林墨,“一旦市场形成一致性悲观预期,或者某个稍大一点的负面事件被他们抓住并放大,指数的下跌可能会自我实现,形成踩踏。他们的空头头寸就能轻松获利了结。”
林墨深知,被动防御只会疲于奔命。他必须找到主动破局的关键。
“赵工,”他转向首席技术官,“如果我们假设‘普罗米修斯’的下一个实质性攻击目标,必然会导致某家或某类企业的经营数据在短期内急剧恶化,从而影响景气指数。那么,利用‘风眼’系统,反向扫描整个区域的产业链数据,能否提前预判出最脆弱的节点,或者说,最有可能被攻击的‘靶子’?”
赵工沉思片刻,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可以尝试!我们可以构建一个‘脆弱性评估模型’,输入实时物流数据、原材料库存、企业用电量、招聘信息、甚至社交媒体情绪指数,来量化每个细分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抗冲击能力。理论上,我们可以找到那条‘最细的喉咙’!”
“立刻去做!”林墨下令,“我们要跑到对手前面去!”
第四条隐形的战线,在加密货币世界展开。
网安小组发现,“混币池”清分后的资金,有少量流入了某个活跃的暗网武器交易平台。这个发现让所有人脊背发凉。“普罗米修斯”拥有的,可能不仅仅是金融武器。
多点烽烟,危机四伏。林墨站在“风眼”大厅中央,四周是不断刷新的数据和闪烁的屏幕。他知道,与“普罗米修斯”的决战,不再仅仅是金融战,更是一场维护实体经济稳定、打击新型跨国犯罪的全面斗争。他织就的网已经撒开,但能否在风暴彻底降临前,网住那条隐藏在最深处的巨鲨,仍是未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