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行调研的顺利通过,如同为普惠金融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不仅内部士气大振,总行层面也确实给予了更多关注。系统资源瓶颈的问题被列入优先解决清单,新一代核心系统的相关模块开发,也更多参考了东海分行提出的需求。
然而,林墨还来不及喘口气,一封来自总行普惠金融部的《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又将一个更宏大、也更艰巨的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意见稿的核心思想是:在巩固线上标准化产品(如“税易贷”)的同时,各分行应积极探索和深化“场景化金融”服务,将金融产品更深度地嵌入到特定行业、特定产业链乃至特定社群的生产生活场景中去,提供更具定制化、综合化的解决方案,从单纯的“资金提供者”向“经营伙伴”转型。
这意味着,普惠金融的业务重心,需要从相对容易标准化的“面上覆盖”,转向更复杂、更需要深耕的“点上突破”。这无疑是进入了更深的水域。
周五的部门内部研讨会上,林墨将这份意见稿的精神传达下去,并组织讨论。
“场景化金融?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具体怎么做?”一位老客户经理首先提出了疑问,“我们现在的‘链融通’不就是嵌入供应链场景吗?还要怎么深化?”
“‘链融通’解决的是核心企业上下游的应收账款融资问题,这只是一个点。”林墨解释道,“总行提的‘场景化’,要求更深入。比如,针对一个具体的产业集群,像我们本地的五金加工或者纺织服装集群,我们不仅要提供融资,还要研究他们的采购、生产、销售、库存管理等全链条的痛点,提供包括结算、现金管理、甚至基于数据的经营咨询等一揽子服务。再比如,针对特定的商圈或社区,设计贴合他们经营周期和消费习惯的金融产品。”
方薇若有所思:“这要求我们对行业有非常深的理解,几乎要成为半个行业专家。而且,这种非标业务,很难像‘税易贷’那样大规模快速复制,投入产出比可能短期内不高。”
张晓也补充道:“我们的客户经理团队,大部分习惯了标准化产品的操作,让他们去深耕一个行业、设计综合方案,能力和精力都是挑战。”
大家的讨论,切中了要害。进入深水区,意味着更专业的知识、更精细化的运营、更长期的投入,以及可能更缓慢的见效速度。这与之前追求规模增长和效率的路径,产生了明显的差异甚至矛盾。
林墨认可大家的担忧:“没错,这很难。这要求我们转型,从‘狩猎’模式转向‘农耕’模式。不能只追求快速获取客户,更要学会精耕细作,培育土壤。但这可能是普惠金融真正做出深度、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他没有强行下达指令,而是决定以身作则,亲自带队选择一个细分领域进行试点突破。他选择了本地颇具特色、但普遍存在融资难、经营分散问题的——“滨海民宿集群”。
接下来的几周,林墨带着方薇和张晓,几乎扎在了东海市近百公里外的滨海旅游区。他们不再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而是实地走访了数十家规模不一的民宿。他们和民宿老板聊天,了解他们的装修投入、客源结构、旺季淡季的现金流波动、采购渠道以及面临的困境(如证照办理、网络平台抽成、同质化竞争等)。
他们发现,民宿业主最大的痛点并非仅仅是开业时的初始资金(这部分很多靠自有资金或民间借贷解决了),而是运营过程中因季节性带来的流动资金波动,以及升级改造、应对竞争时缺乏中长期资金支持。同时,他们普遍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和对金融工具的认知。
基于这些深入洞察,林墨团队开始设计一套针对民宿集群的“民宿贷”综合服务方案。方案不再是单一的贷款产品,而是包含了:
1. 旺季备货流动资金贷:基于预订数据和历史流水,提供短期的信用贷款。
2. 设施升级中长期贷款:以民宿经营权(或有稳定租约)作为辅助抵押,提供期限更长的贷款。
3. “民宿主”专属结算卡和收单服务:提供费率优惠,并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尝试提供会员权益引流。
4. 金融知识小讲堂:定期为民宿主普及财务管理、保险配置等知识。
方案设计出来后,推动依然困难重重。首先,基于经营数据的风控模型需要重新开发,It支持又是一道坎。其次,说服审慎的风险部门接受“经营权”作为辅助增信措施,需要大量的沟通和案例佐证。最后,如何将这些非标的产品顺畅地落地执行,对客户经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第一个试点客户,一家名为“听海小筑”的精品民宿老板,在听完林墨详细介绍方案后,既感兴趣又犹豫:“林总,你们想的很周到。但说实话,流程会不会很麻烦?我以前办个贷款,跑来跑去好几趟,怕了。”
林墨当即表示:“李老板,这次我们不一样。如果您愿意试点,我将指定专人,也就是方经理,全程为您提供‘管家式’服务,所有流程她来协调跟进,您只需要提供必要的材料,我们上门服务。”
这种承诺,意味着极大的内部协调成本和人力投入。但林墨知道,要在深水区打开局面,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和魄力。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尤其是林墨亲自与风险部、信审部反复沟通,“听海小筑”的“民宿贷”综合服务包终于成功落地。当第一笔流动资金贷款快速到位,解决了民宿旺季用工和备货的燃眉之急时,老板李总的激动和感谢是发自内心的。
消息在滨海民宿圈慢慢传开,开始有更多的民宿主主动联系普惠金融部。
然而,林墨清楚,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听海小筑”的成功个案,距离形成一个可复制、可持续的业务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深水区航行,需要更强大的引擎、更精确的罗盘和更坚韧的耐心。
他站在滨海栈道上,望着眼前蔚蓝的大海和那片依山而建的民宿群,心中已然明了:普惠金融的下一程,将是与实体经济更深度、更艰难的融合之旅。他必须带领团队,在这片更深、更广的水域中,学会新的游泳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