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A”将矛头指向粮食安全的迹象,让“金盾”指挥中心的气氛骤然紧张。与科技领域的攻防不同,粮食关乎最基本的民生与社会稳定,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林墨立即启动了最高级别的跨部门联动。视频会议屏幕上,汇集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主要商品期货交易所的负责人,以及总行分管大宗商品信贷的高管。
“情况已经明朗,”林墨开门见山,将“金盾”系统捕捉到的舆情、境外期货异动和国内市场资金流向数据同步共享,“有迹象表明,境外势力可能试图通过金融和信息手段,扰动我国粮食市场。我们需要立刻评估风险,制定预案。”
粮食储备局的王局长眉头紧锁:“我们的口粮绝对安全,储备充足。但饲料粮,特别是大豆和玉米,对外依存度确实较高。如果他们炒作主要出口国的天气、物流或者政策,推高国际价格,会直接传导到国内,推高养殖成本,最终影响肉蛋奶价格。”
期货交易所的李总补充道:“近期国内几个农产品期货品种,确实出现了少量但持续的跨市场套利资金,手法专业,像是在测试市场的深度和反应。他们可能在为更大规模的行动做准备。”
对手的策略逐渐清晰:利用中国在部分农产品上的进口依赖性,通过制造或放大国际市场的供应紧张预期,推高全球价格,进而冲击国内市场和通胀水平。
“我们的优势在于庞大的国家储备和强大的调控能力。”林墨冷静分析,“但被动应对只会疲于奔命。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部署。”
他提出了一个多管齐下的方案:
第一,信息去魅,主动发声。 协调权威媒体和国家智库,发布客观理性的分析报告,详细披露国家粮食储备的真实家底和调控能力,精准驳斥那些夸大“脆弱性”的境外言论,稳定社会预期。
第二,释放信号,震慑市场。 由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择机进行小批量的储备粮(如玉米)定向拍卖,明确告知市场——“我们有粮,且不介意在价格异常时投放市场平抑波动”。这一举动旨在警告那些试图囤积居奇、炒作价格的投机资金。
第三,金融围堵,切断杠杆。 林墨指示“新滨城银行”及合作机构,立即收紧对涉及大宗农产品国际贸易企业的信贷审核,尤其是对那些参与境外期货市场投机交易、或者与已知的敏感资金有关联的企业,要提高保证金要求,甚至限制其融资规模。这是在抽走潜在跟风盘的“弹药”。
第四,溯源追踪,直指核心。 他要求苏晴和赵工团队协同,全力追踪那几笔境外看涨期权大单的最终买家,以及在国内市场进行试探性套利的资金源头,力求找到与“智库A”或其白手套的直接关联证据。
行动迅速展开。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我国粮食安全基础稳固,完全有能力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报告,被各大媒体头条转载,有效地对冲了境外唱衰的杂音。
储备粮的首次小规模定向拍卖,虽然数量不大,但传递的政策信号极其强烈。国内期货市场上,那几个异常活跃的套利资金瞬间偃旗息鼓,价格波动明显收敛。
银行体系的信贷收紧,更是让一些本就心虚的贸易商感到了寒意,开始主动平仓离场。
然而,“智库A”的狠辣,超出了常规的商业博弈。
就在国内市场情绪稍稳之际,一则突发新闻如同炸弹般引爆国际舆论:南美主要大豆出口国A国,最大的粮食出口港因“工人持续罢工”陷入瘫痪! 紧接着,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国际航运机构发布报告,称通往亚洲的主要粮运航线可能因“恶劣天气与港口拥堵”面临长达数周的延误!
这两个消息叠加,瞬间将国际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推高了超过10%!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罢工是真的,但时机太巧了!天气预报也存疑!”苏晴从国际渠道反馈,“背后有很强的组织性和策划痕迹,罢工领袖与当地某些反政府势力,以及‘智库A’资助的NGo往来密切!”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操纵,而是情报、舆论与地缘政治手段相结合的混合攻击!他们不惜扰动一个主权国家的内部秩序,来制造全球性的供应链恐慌。
压力再次回到国内。进口成本飙升的压力开始显现,国内豆粕和饲料价格应声上涨,养殖企业叫苦不迭。
指挥中心内,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林墨。
林墨面沉如水,他知道,常规的储备投放和舆论引导,在这种量级的全球性事件面前,效果会打折扣。必须拿出更强硬、更有效的手段。
“启动‘b计划’。”林墨的声音在寂静的指挥室里格外清晰,“执行‘供应链替代与多元化’紧急预案!”
他转向农业农村部和商务部的代表:“请立刻梳理和激活我们与其他大豆、玉米主要出口国(如b国、c国)的长期贸易协议和备用渠道,加大采购力度,哪怕价格暂时高一些,也要确保供应量的稳定!同时,加快实施国内大豆增产计划和饲料配方优化方案,从根本上降低依赖!”
接着,他看向陈永清和银行系统的代表:“总行可否协调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行,为那些执行国家多元化采购任务的企业,提供紧急的、利率优惠的贸易融资支持?我们必须用金融的力量,为企业‘闯关’提供底气!”
最后,他对赵工下令:“将我们掌握的,关于A国港口罢工背后可能存在的境外势力操纵的证据,通过适当渠道,传递给A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我们不能只被动接招,也要让幕后黑手尝尝被揭露的滋味!”
一套组合拳,立足国内,着眼全球,融合了产业、贸易、金融和外交多种手段。这不再是单纯的金融风控,而是以金融为枢纽,调动国家整体力量应对系统性风险。
“金盾”系统在全功率运行,数据流奔涌,计算着各种预案的可能效果。林墨站在大屏幕前,仿佛一个应对全球风暴的舵手。他知道,这场围绕粮食的暗战,考验的是一个国家在最基础生存资源上的战略定力和综合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