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的机器日夜轰鸣,订单如潮水般涌来,这本该是欢欣鼓舞的景象,却让陆信和苏宁的眉头越锁越紧。喜悦被一个迫在眉睫的危机冲淡——原料,快跟不上了。
槐花村周边山上的老藤,在合作社持续几个月的疯狂开采下,肉眼可见地稀疏起来。以前走几步就能找到合用的藤条,现在需要往更深的山里钻,费时费力,还常常空手而归。赵老憨负责的对外收购也遇到了麻烦,附近村子的藤条要么被他们买得差不多了,要么坐地起价,成本直线上升。
“信哥,南坡那边快薅秃噜皮了!再这么下去,不出半个月,咱就得断炊!”王老五从山上下来,抹着汗,愁容满面。
春苗娘也拿着账本发愁:“这个月光买藤条的钱,比上个月多了三成!再涨下去,咱这利润可就薄了。”
作坊里,几台编织机旁堆着的成品半成品依旧壮观,但角落里的原料储备区,那些经过预处理的、散发着清香的优质藤条,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妇女们手上不停,眼神却不时担忧地瞟向那边。谁都清楚,没了原料,一切繁荣都是空中楼阁。
“必须找到稳定、廉价的原料来源!”陆信一拳砸在桌上,语气沉重。他尝试联系更远的县市,但运输成本高昂,且对方一听需求量巨大,要么犹豫,要么开口就是天价。
深夜,油灯下,苏宁对着空白的纸张发呆,脑海里系统界面静静悬浮。她之前兑换的预处理技术解决了品质问题,却无法变出原料。她尝试搜索“藤条”、“原料”、“替代品”等关键词,系统反馈的信息大多是需要大量积分才能兑换的、超出这个时代认知的合成材料或高密度种植技术,完全不适用。
难道刚打开的局面,就要被这最基础的原料问题卡死?
就在她几乎要绝望时,系统界面忽然微微闪烁,一个之前从未注意到的、位于【初级技术】板块角落的灰色图标亮了起来——【区域性自然资源分布简易勘测指南(低耗能模式)】。下面标注:消耗积分80点,可对指定区域(半径50公里)内特定植物资源进行粗略分布和储量评估。
80积分!这几乎是苏宁现有的全部积蓄!但看着陆信熬红的双眼和作坊里日渐减少的原料,她一咬牙:“兑换!”
积分瞬间扣除,一股微弱的信息流涌入脑海,并非清晰的地图,而是一种模糊的“指向感”和几条简略的文字提示:
【目标:优质编织用藤本植物。】
【区域扫描中……】
【提示一:目标区域西北方向,距槐花村约35公里,黑瞎子岭山脉东南麓阴湿山谷,存在较大规模野生群落,储量预估:中高。】
【提示二:目标区域正东方向,距槐花村约20公里,废弃林场边缘灌木丛,存在零散分布,储量预估:低。】
【提示三:人工培育可行性评估:高。建议选取本地优势藤种,采用扦插繁殖,需特定土壤改良剂(简易配方可兑换:10积分)。】
成了!苏宁猛地站起身,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虽然信息模糊,但至少指明了方向!尤其是黑瞎子岭和人工培育的可能性!
“信哥!有办法了!”她激动地拉住陆信,将“勘测”到的信息稍作修饰,说成是自己结合老辈人传说和观察地形地貌推断出来的。
陆信将信将疑,但看着苏宁笃定的眼神,以及眼下别无他法的困境,他决定赌一把!“好!明天我就带人去黑瞎子岭探路!”
第二天,陆信亲自带着王老五和几个熟悉山路的汉子,按照苏宁指的方向,直奔黑瞎子岭。三天后,他们回来了,虽然人人带伤(山里不好走),却个个兴奋得满脸通红!
“找到了!信哥!嫂子!真让你们说中了!”王老五挥舞着手臂,声音嘶哑却激动,“那山坳里,密密麻麻全是好藤条!又粗又韧!比咱们之前用的还好!起码够咱们用上大半年!”
整个合作社沸腾了!原料危机,竟然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了!
然而,苏宁并未被喜悦冲昏头脑。野生资源终有穷尽时,必须建立可持续的供应体系。她毫不犹豫地又花费了10点积分,兑换了那份【简易土壤改良剂配方】,主要成分是草木灰、腐殖土和一些常见矿物粉末的混合比例。
她将配方交给陆信,并提出建议:“信哥,光靠野外采摘不是长久之计。咱们能不能在村里找块合适的荒地,试着人工种植?就用这个方子改良土壤,从黑瞎子岭移些藤苗回来。”
陆信看着那看似普通却蕴含希望的配方,重重地点了点头:“好!这事我来办!咱们不仅要解决眼前的危机,还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个能一直吃上这碗饭的根基!”
开辟新原料基地和试验人工种植的计划迅速提上日程。合作社再次展现出强大的行动力,一部分人继续生产,一部分人由陆信带领,开始向黑瞎子岭进军,并开垦试验田。
就在槐花村为突破原料瓶颈而欢欣鼓舞、大干快上之时,一封匿名举报信,悄然寄到了县革委会某个部门的办公桌上。信的内容,不再是攻击合作社的性质或账目,而是直指苏宁本人。
信中言之凿凿地声称,苏宁投水自尽后被救醒,性情大变,掌握诸多不合常理的知识和技能,行为诡异,怀疑其“身份可疑”,可能与“某些封建残余或境外势力”有牵连,要求组织上严肃审查其背景和历史。
这封信,措辞阴险,角度刁钻,直击苏宁最大的、无法解释的软肋——她的变化和知识的来源。
几乎同时,郑干事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容。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喂?是我。那边……可以开始动了。重点查那个女人的来历,越细越好。”
新的风暴,不再围绕合作社的经营,而是裹挟着更危险的政治色彩,直接瞄准了苏宁个人,悄然酝酿。原料的危机刚刚露出曙光,人的危机,却已黑云压城。苏宁和陆信即将面临的,是一场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凶险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