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样本封存库……K-17单位……裁决者标记相似度……”
这几个词如同冰锥,瞬间刺穿了林墨因实力提升而带来的些许温热。前哨站内部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绝对安全!那个被封存的“样本”究竟是什么?为何会与“裁决者”产生关联?是星灵族早年捕获的研究对象,还是……别的什么?
危机感如同冰冷的蛇,缠绕上心头。他拥有二级权限,理论上可以进入低风险封存库,但面对可能与“裁决者”相关的东西,贸然前往无异于自投罗网。更何况,那只是一个“异常生命活动征兆”,尚未确认完全苏醒或突破封存。
“必须尽快提升实力!至少要达到三级权限,拿到星辉水晶,修复突击舰,拥有随时离开的资本!”林墨瞬间做出了决断。内部时间过去不到四天,外界也就一个多月,他还有时间,但必须争分夺秒!
目标明确:冲击三级访问者权限!而关键在于,通过更难的中级模拟战斗试炼,并获得足够高的评价。
然而,经历了法则解析实验室的认知飞跃后,林墨清楚地知道,以自己目前对噬星神体的理解和掌控,即便进入中级试炼,恐怕也难有十足把握。他需要的不再是战斗技巧的磨练,而是本质上的——进化。
基于对“寂灭”、“吞噬”、“秩序”、“生命”四大核心法则的深度理解,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构想:优化甚至重构噬星神体的部分能量运行路径!
这个想法极其冒险。噬星神体是初代圣皇与吞噬始祖所创,其结构堪称鬼斧神工,稍有不慎,导致约束失衡,后果不堪设想。
但拥有星灵法则解析实验室的他,拥有了进行理论推演和局部模拟的资本!
他再次回到解析实验室,将自身噬星神体的完整能量循环图谱(在稳定锚和自身生命本源保护下,有限度地)输入主控系统。巨大的晶体仪器开始全功率运转,构建出林墨身体的能量微观模型。
“首先,优化‘吞噬’与‘净化’的衔接效率。”林墨下达指令。
光幕上,代表吞噬之力的幽暗漩涡与代表秩序净化的七彩光芒(主要来自稳定锚和生命本源)在能量通道中运转。目前的状态是,吞噬而来的能量需要经过一段相对冗长、效率较低的“净化回廊”,才能转化为无害本源。
林墨根据星灵能量传导理论,开始尝试在模型中“微调”这条回廊的结构。他引入了一种类似分形几何的能量筛网设计,使得混乱能量在进入的瞬间就被初步分类、剥离大部分有害物质;同时,他调整了秩序净化力量的注入点和频率,使其与吞噬过程更加同步,如同流水线上的精准加工。
*“模拟优化方案A-1……运行稳定性:87.5%。能量转化效率预估提升:41.3%。风险:净化不彻底概率增加0.7%。”*
“风险偏高,调整秩序力注入节点,加强末端筛检。”林墨冷静地修正。
*“模拟优化方案A-3……运行稳定性:92.1%。能量转化效率预估提升:38.5%。风险:可控。”*
“可以接受,记录方案A-3。”
“其次,强化‘寂灭本源’的约束与调用平衡。”这是更危险的一步。寂灭本源是力量的源泉,也是毁灭的种子。目前的状态是,约束过强,调用时不够顺畅,尤其在需要瞬间爆发时,存在细微的延迟。
林墨没有去动那些核心的约束符文,那是生命线。他选择在调用通道上做文章。他在模型中构建了数条并行的、更加坚韧的“能量导管”,并在导管内壁铭刻了微缩的稳定锚秩序符文。这使得在需要时,寂灭本源可以通过这些加固的通道更快、更稳定地输出,而平时则依旧被核心约束牢牢锁住。
*“模拟优化方案b-2……寂灭本源调用速度提升:25%。输出稳定性提升:18%。风险:通道负载增加,长期超频运行有破损风险。”*
“记录,作为应急手段。”
“第三,尝试初步融合‘混沌星芒’与‘寂灭吞噬’。”这是最大胆的尝试。混沌星芒蕴含秩序与创造,与寂灭吞噬本质对立。但解析结果显示,它们并非完全不能共存,关键在于找到一个“界面”。
林墨设想,将混沌星芒不再作为独立的力量,而是将其特性——那丝生机与秩序——融入到吞噬净化后的能量流中,如同在毁灭的灰烬中播撒生命的种子。这样转化出的本源之力,将不再是单纯的寂灭属性,而是带上了一丝独特的“涅盘”特性,或许能更好地滋养他的生命本源,甚至对救治雪清瑶也有未知的好处。
这个过程极其复杂,涉及最精微的能量操作。在模拟中失败了数十次,不是能量冲突导致模型崩溃,就是融合后特性相互抵消,变得平庸。
最终,林墨借鉴了星灵一种用于调和矛盾能量的“混沌介质”理论,在吞噬净化回廊的末端,设计了一个极小的“融合腔室”,让初步净化的能量与一丝被高度稀释的混沌星芒在其中进行缓慢的、可控的交互。
*“模拟优化方案c-7……运行稳定性:71.4%。能量品质出现未知良性变异,生命本源亲和度提升。风险:融合过程不稳定,易受干扰。”*
“成功率偏低,但方向正确……记录,作为长期研究目标。”
完成了主要优化方案的理论推演和模拟后,林墨知道,是时候进行实践了。他不可能在现实中对神体动如此大的手术,但模拟战斗系统,就是最佳的试验场!
他申请进入了中级模拟战斗系统。
环境加载——一片不断崩坏与重组的“法则乱流”空间。
对手加载——一台明显不同于基础傀儡的、身形更加流畅、体表覆盖着能量自适应装甲的“星灵猎杀者”原型机。
战斗开始的瞬间,林墨便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压力!那猎杀者的速度、力量、能量层级全面碾压基础傀儡,而且它的攻击蕴含着多种法则特性,时而冰冻,时而灼烧,时而进行精神冲击,防不胜防!
林墨立刻将优化后的方案应用于实战。
嗡!
当猎杀者的高能粒子束射来时,林墨身前的新型吞噬漩涡展开,粒子束的能量被迅速分解、吸入,通过优化后的“净化回廊”,转化效率明显提升,反馈到林墨体内的能量更加精纯、迅速!
他尝试调用寂灭本源,通过加固后的能量导管,一记“寂灭指”点出,速度更快,更加凝练,瞬间在猎杀者的自适应装甲上留下了一个焦黑的孔洞!
猎杀者受损,攻势更疾,双臂弹出高频震荡刃,贴身猛攻。
林墨眼神一凝,开始了最大胆的尝试——在防御中,引入初步的“混沌-寂灭”融合能量!
他双手划动,不再是纯粹的吞噬或星芒,而是一层带着细微灰色光泽、仿佛能吸收一切攻击又蕴含一丝奇异生机的能量护盾出现在身前。
锵!嗤!
猎杀者的震荡刃狠狠斩在灰色护盾上!护盾剧烈波动,却没有立刻破碎!那震荡刃上附带的多种法则能量,一部分被护盾吞噬转化,一部分则被那丝混沌特性中和、偏移!
虽然护盾最终还是破碎了,林墨也被震退数步,但他眼中却爆发出惊喜的光芒!
成功了!尽管很不稳定,但初步融合的能量,确实展现出了远超单一属性的防御效果!
接下来的战斗,成了林墨测试新力量的舞台。他不断调整着各种优化方案的参数,在实战中检验其效果。过程依旧凶险,猎杀者的强大超乎想象,他多次被逼入绝境,身上(虚拟)添了无数伤口。
但他对优化后神体的掌控,也在飞速提升。吞噬更高效,攻击更凌厉,防御更诡异多变。
最终,在一次险之又险的贴身搏杀中,林墨以融合能量短暂禁锢猎杀者行动,同时将高度压缩的寂灭本源通过加固通道瞬间注入其核心!
轰!
猎杀者原型机,化作漫天光点。
“中级试炼第一场,通过。用时:二十九分十五秒。评价:良+。能量运用效率:显着提升。法则融合应用:已初步触及。贡献点大幅增加。”
系统的评价,肯定了林墨的进化方向。
回到现实,林墨感受着体内仿佛焕然一新的力量流转,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感充盈全身。他的修为境界虽然没有突破性的提升,但实际战力,尤其是持续作战能力和对复杂战局的应对能力,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看向权限界面,贡献点距离三级访问者,已经不远了。
然而,就在他准备一鼓作气,继续挑战中级试炼时,那条来自“远古样本封存库”的异常警报信号,再次闪烁了起来,而且……频率似乎加快了一丝。
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封存库的深处,正逐渐变得……“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