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峰上,依旧那么朴素,简单到甚至有些简陋,曹文逸的面容,从年轻时的严肃,到上了年纪的严肃,却又多了几分豁达灵动。
这些年来,她云游四方,依靠自己才华,四处卖诗词化缘,才凑齐了受箓的钱财。
整个修道生涯,不曾花费家人一分钱,不曾受家人一份助力,家人想要寻她,还被她避开了。
比起她,明殊简直差劲很多。
贪恋俗世荣华富贵,屡次依靠家中权势帮助,从受箓,到考核,哪怕现在建立道观,无不依靠家中权势,她简直羞愧的不行。
跪在师父面前,她局促不安,明明穿着绫罗做成的紫衣服,还被刚从娘家“要来”的玉佩压襟。
可当她被上首那位,只着麻衣制成道袍的女人扫视一眼,她如同什么都没穿的羞耻感,突然升起来。
没想到自己也会心生羞耻,自己还有这份道德感?
明殊大为惊奇。
“你这几年修行不错,”曹大家细细打量她,“心境涨了不少,比起以前用修道做借口,现在的你倒有几分真意。”
“让师父见笑了,那时弟子太不懂事了,而且弟子这些年来,只在红尘吃喝玩乐,没什么进益。”
“吃喝玩乐,也不是不能修心。据说你早早成了上清法师?比你师父出息。”
明殊听了更尴尬,但凡家里有权有势的,再多高的名头也能买到,毕竟道爷也是要吃饭的。
她也不敢多言,只是低着头呐呐不语。
曹大家似乎累了,只是拿出本书递给她:“好好学吧,我也算尽了做师父的。”
接了书的明殊被赶了出来,不明所以,可等她回了屋里,打开一看,吓一跳。
《灵源大道歌》
她想起来她是谁了。
曹文逸,曹希蕴,曹仙姑,未来会被宋徽宗诏入京城,赐名“道冲”,诏加号“清虚文逸大师”、“道真仁静先生”。
更适合为其日建宫观,被拒绝后,“则仅受数楹,为楼以奉三清。”
在宫观即将落成之时,曹文逸辞世,宋徽宗“诏尽索其所作,贮于玉清和阳宫”。
不久,“靖康之耻”爆发,她的作品大多毁于战火,只有民间少有流传。
没想到啊,没想到,会遇到这位名人。
难不成自己还真有份成仙机缘不成?
明殊懒得细想,反正她过不了苦修的日子,她依旧夏日上山避暑,冬日下山过节。
时不时邀请三五好友玩耍,动不动跑回娘家搬东西。
反正她这辈子真的很爽。
……
明殊想过,狗系统要是看到她这样,会不会气的火冒三丈,会不会把自己烧的机箱爆炸……
一睁开眼,看到略微眼熟的雕梁画栋,明殊一时还没想起这里是哪。
只觉得这宫殿布置的富贵又清雅,充满书卷气,只是感觉人气好像不多。
起身向外走去,有身穿圆领袍,头戴鲜花的女官上前伺候,明殊确定了,这里仍是宋朝,还是宋朝宫廷。
她有种不妙的预感,走到殿外抬起头,只见上面写着三个字。
坤宁殿。
现在,她是历史上那个曹皇后,并非逍遥自在的曹道人。
“圣人?”
宫人疑惑,皇后为什么突然不高兴了。
“吾身子乏的很。”
明殊按着头,回到寝殿,被伺候着躺下,心里很闹心。
狗系统,硬是让她进宫,进来干嘛,给狗皇帝做贤后,指望他回心转意?
我呸!
明殊算了算时间,心里有了主意。
“唤御医来,吾心口疼。”
明殊装作痛苦的模样,宫人先是大惊,很快有好几位御医赶来,仔细为为她看诊。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圣人得了重病,不能有操劳,最好长时间卧床休息。
官家听闻,派了侍奉自己的医官过去,诊断出相同的病症,就下旨让医官地皇后诊治,皇后只需要好好休息。
就这样,明殊浑浑噩噩睡了三个月,根本不凑到官家跟前,官家也乐得不见他。
然后历史重演,没有一个皇后的保护,官家又被烧死了。
皇后拖着“病体”,哭哭啼啼为丈夫主持葬礼,然后转头就出宫修道,留下一对懵逼的新帝新后。
便宜儿子和便宜外甥女她都不想要,拜拜了你呐。
……
睁眼,抬头,熟悉的雕梁画栋。
明殊怒了,有完没完!
刚想算算什么时候,狗皇帝这厮会被烧烤,就见一宫女慌慌忙忙跑进来:
“圣人圣人,大娘娘唤你过去!”
明殊一愣,转头看向铜镜,是一张年轻稚嫩又高傲的面容。
不是曹婷婷的脸,她没这么好看。
那她是……
“郭氏,你的脾气该收收了,吾知你爱重官家,但你不该如此逼迫,气到了官家。”
上首的刘太后语气平淡,不轻不重地敲打着皇后,在她眼里,这事可大可小,只要皇后嘴上松松,她都不愿意管。
但依她的经验,皇后怕是不会松口。
果不其然,皇后当即哭着喊着,伤心欲绝:
“大娘娘不知道,那尚氏好大的牌面,我去请她过来一叙,她竟带着官家一起来,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不把官家带过去,难不成直接过去受你的羞辱吗?
看到自己选了这么个蠢玩意儿做皇后,太后也头疼,直接回去让她反思。
皇后回去后,是日日哭夜夜哭,整个人伤心的不能自抑。
明殊伤心不是真的,难受生气是真的,狗系统长了教训,选了郭皇后这么个身份。
原主郭皇后是有心愿的,那就是——她不要被废!
比起其他人可有可无的心愿,这个心愿还被设定为任务,非做不可。
真是头疼啊,不就是想要不被废吗?行行行,满足你。
三个月后,官家偷偷前去洪福院祭告李宸妃,回来的路上,惊马而亡。
郭皇后哭的更加伤心欲绝,甚至以道人打扮,说是要出家为官家祈福,不过问世事。
刘太后过继宗室子为帝,自己升为太皇太后,又命郭氏为太后,只许在宫中修道,不许出家。
郭氏只好“不情不愿”地就在宫中,被皇帝孝顺供奉,被太后庇佑。
你就说,她有没有被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