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柴油发电机“突突突”启动时,整个打谷场的草棚突然亮如白昼。
挂在棚顶的几十盏白炽灯(系统兑换的耐用款)同时亮起,连墙角的草垛都照得清清楚楚,比十五的月亮还亮堂。
“我的娘哎!这灯比油坊的汽灯亮十倍!”李婶捂着眼睛适应了半天,看着自己映在地上的影子,笑得合不拢嘴,“以后晚上纳鞋底再也不用凑着油灯了,省得扎手!”
发电机不光能带动放映机和棚里的灯,夏天还让人拉了根电线,把灯杆栽到了村口的大槐树下。
以前村里没路灯,晚上黑灯瞎火的,走夜路得揣个灯笼,还常有人掉进路边的水沟。
现在路灯一亮,光柱能照出半里地,晚归的农户远远看见那片光亮,心里就踏实了。
最开心的是学堂的孩子们。
以前晚自习只能用煤油灯,烟大还容易熏眼睛,现在教室里装了电灯,亮得能看清书本上最小的字。
有个总爱趴在桌上打瞌睡的小胖墩,现在坐得笔直,说“电灯照着,看书不困了”。
可这光亮,却让镇上的“灯笼铺”吴老板犯了愁。
吴老板家的灯笼扎得又圆又亮,竹骨细,蒙的纸也透光,以前谁家嫁女儿、走夜路,都得来买他家的灯笼。
现在有了电灯,连娶媳妇的都改用电灯串了,他铺子里的灯笼堆成了山,落了层厚灰。
“这破机器发的光,哪有我这灯笼的暖乎气?”吴老板对着伙计叹气,手里摩挲着个刚扎好的兔子灯,“你看这兔子眼睛,用的是染红的玻璃纸,多灵动,电灯能比吗?”
伙计小声说:“可电灯不用换蜡烛,也不怕风吹……昨天张大户家娶媳妇,门口挂了两串电灯,红通通的,比灯笼还亮堂。”
吴老板被噎了一下,抱着兔子灯蹲在门口,看着村口亮堂堂的路灯,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
夏天路过灯笼铺时,正好看见他这副模样。
她走进铺子,指着墙上挂的走马灯:“吴师傅,您这走马灯做得真好,灯一转,里面的画儿跟活的一样。”
吴老板来了点精神:“那是!我这手艺,方圆百里独一份!”
“要是给走马灯装上小电机,不用蜡烛也能转,再蒙上彩色玻璃纸,电灯一照,肯定比现在还好看。”
夏天笑着说,“咱们合作试试?我出电机和电灯,您出手艺,做些新式灯笼,肯定有人买。”
吴老板愣了愣,眼睛慢慢亮了:“不用蜡烛也能转?那下雨天也能挂了?”
“当然能!”
没过多久,灯笼铺就推出了“电灯走马灯”。
玻璃纸蒙的灯面,小电机带动灯芯旋转,里面的“嫦娥奔月”“八仙过海”在电灯的映照下,色彩鲜亮,活灵活现。
一挂出来就被抢疯了,不仅村里人买,府城的酒楼、戏班都来订,说要挂在门口当招牌。
吴老板现在见人就说:“还是夏天姑娘脑子活!这电灯不光没抢我饭碗,还让我的灯笼飞得更高了!”
发电机带来的好处不止这些。
油坊晚上能加班榨油,粮铺能晚点关门,连赵老三的马车队都敢走夜路了,说“有电灯照着,心里踏实”。
有次暴雨冲垮了小桥,王大哥带着伙计们连夜抢修,发电机接的电灯把工地照得跟白天一样,天没亮就把桥修好了。
老秀才站在灯下,看着粮铺墙上的照片,对夏天说:“以前总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有了这灯,日子好像都变长了,能做的事也多了。”
夏天笑着说:“日子没变长,是能做的事变多了,挺好。”
系统在她脑子里冒出来:【宿主,引入电力照明,延长生产生活时间,获得积分,总积分。】
“分……”夏天看着发电机排出的淡淡青烟,“能换个小型水泵不?井里的水用人力压太慢了,有水泵抽水,灌溉、浇地都方便。”
【……可以兑换“电动抽水泵”,插电就能用,一小时能抽满十口水缸,比人力快三十倍。】
“电动抽水泵?”夏天眼睛一亮,“那赶紧换!我要让清河镇的水,想流到哪就流到哪,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
阿依娜笑着帮她把发电机的油箱盖拧紧:“先把学堂的灯再检查检查吧,先生说孩子们晚上要温书,可不能断电。”
发电机“突突”的声音在夜里听着格外踏实,灯光透过窗户,在地上画着方形的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