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唐·匠心引:宫束班造筒车记

人物表

- 老憨:宫束班班头,五十余岁,双手布满老茧,说话直来直去,看似粗笨却藏着巧思,常挂“干活不耍滑,手艺传万家”在嘴边

- 二憨:二十出头,老憨徒弟,力气大却毛躁,爱耍小聪明,总想着走捷径

- 三憨:二十岁,宫束班学徒,心思细,爱观察,没事就蹲在田埂看农夫浇水,手里总攥着根木棍画草图

- 李老农:六十岁,渭水边农户,种了一辈子田,年年为灌溉愁眉不展,见人就念叨“水往低处流,苗往渴里抽”

- 王都头:三十五岁,负责监管宫束班的小吏,起初瞧不上这群“憨货”,总拿着文书挑毛病

- 众工匠:宫束班成员,各有手艺,性格憨厚,跟着老憨干活踏实

第一幕:愁水困田埂,笨主意冒头

场景一:渭水南岸农田,春末,午后

【阳光晒得土块发烫,田埂上裂着细缝。李老农蹲在田边,手里的木瓢往田里舀水,瓢沿漏得只剩半瓢。远处,二憨扛着工具箱路过,三憨跟在后面,手里的木棍在地上画着圈圈】

李老农:(叹着气,拍着干裂的田)这水啊,就是金贵!从渭水挑到这儿,半道就漏没了,苗儿都快渴死了,今年收成可咋整哟!

二憨:(放下工具箱,擦了把汗)李伯,您这挑水太费劲,不如多找几个人?

李老农:(苦笑着摇头)哪有那么多人?村里青壮都去修河堤了,就剩咱这些老弱,挑两桶水就得歇半炷香。

三憨:(突然指着渭水,手里的木棍戳了戳地面)李伯,您看那水顺着河往下流,要是能让水自己“爬”到田里就好了。

二憨:(笑出声)三憨,你傻啊?水只会往低处走,还能往上爬?你当它是蚂蚱呢!

三憨:(急得涨红了脸,蹲在地上画起来)不是爬,是转!你看,要是整个大轮子,轮子边上挂些竹筒,轮子放水里,水推着轮子转,竹筒就能把水兜起来,转到上面再倒进水渠里……

【老憨扛着一把断了柄的犁铧走过来,听到这话,脚步顿住,凑过去看三憨画的草图,粗糙的手指在地上跟着描】

老憨:(眉头皱着,又舒展开)三憨这主意,不算傻。去年咱修水车,不也是靠水推轮子转?就是那水车太小,浇不了几亩地。

二憨:(挠挠头)班头,那水车是给官家花园浇花的,跟这农田不一样啊!咱宫束班是给宫里做摆件、修门窗的,哪会做这么大的家伙?

老憨:(捡起地上的木棍,在草图上画了个大轮子)宫里的活要做,老百姓的活就不能做了?你忘了咱祖师爷说的,手艺是用来帮人的,不是只给贵人看的。这东西要是做出来,能救多少亩田,多少户人家?

【远处传来脚步声,王都头拿着文书,背着手走过来,看到几人蹲在地上画得乱七八糟,脸色沉了下来】

王都头:(踢了踢地上的草图)老憨,宫束班的活计做完了?敢在这儿偷懒琢磨旁门左道,小心我参你们一本!

老憨:(站起身,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王都头,不是偷懒。你看这田,旱得都快裂了,咱想做个能多浇地的家伙,帮老百姓一把。

王都头:(冷笑一声,指着文书)你们的本分是给东宫修雕花门,不是管农夫的闲事!这要是做砸了,耽误了宫里头的活,你们担待得起?一群憨货,别异想天开了!

【王都头甩下文书,转身就走。老憨捡起文书,看了眼田埂上蔫蔫的禾苗,又看了看三憨期待的眼神,把牙一咬】

老憨:(把文书塞进怀里,拍了拍三憨的肩)别管他!咱宫束班干活,凭的是良心。今晚加把劲,先把东宫的门修完,剩下的时间,咱就琢磨这“大轮子”!

二憨:(苦着脸)班头,这要是被王都头发现了,咱可就惨了!

老憨:(瞪了二憨一眼)惨啥?大不了扣月钱!总比看着老百姓饿肚子强。干活去!

【众工匠围过来,纷纷点头。三憨把地上的草图小心地描在纸上,叠好塞进怀里,跟着老憨往工坊走】

场景二:宫束班工坊,夜,烛火通明

【工坊里堆着木料、铜钉,墙上挂着各式工具。老憨坐在案前,手里拿着三憨画的草图,旁边放着一堆木片,正试着拼轮子的模型。二憨在磨斧头,时不时瞟一眼老憨,三憨蹲在旁边,帮着递木片】

三憨:(指着模型,小声说)班头,要是轮子太大,水推不动咋办?

老憨:(拿起一块木片,搭在轮子边缘)那就把轮子做得轻些,用杉木,浮力大。再把竹筒做得浅点,兜水少点,轮子转得就快了。

二憨:(停下斧头,凑过来看)班头,这竹筒咋固定啊?要是转着转着掉了,不白忙活了?

老憨:(拿起一根细木钉,往竹筒上钻了个孔)在竹筒两边钻孔,用木钉固定在轮子的辐条上,再用麻绳绑紧,肯定掉不了。你明天去竹林里挑些粗点的竹筒,得结实,不能一装水就裂。

三憨:(眼睛亮起来)我知道哪儿有好竹子!渭水边上那片竹林,竹子又粗又直,去年我跟我爹去砍过,泡在水里三年都不烂。

老憨:(点点头,把模型推到中间)行,明天二憨跟三憨去砍竹子,其他人接着修东宫的门,咱两边不耽误。记住,这事别往外说,免得王都头又来啰嗦。

【众工匠齐声应和,工坊里的烛火晃着,映着一群人忙碌的身影。老憨拿起模型,对着烛火看了又看,手指在轮子上轻轻转着,像是已经看到了水推着轮子转,竹筒里的水哗啦啦倒进田里的样子】

第二幕:笨工出巧活,难题逐个破

场景一:渭水竹林,清晨,雾未散

【竹林里湿漉漉的,雾气沾在竹叶上,滴下水珠。三憨领着二憨走进竹林,手里拿着砍刀,时不时蹲下来摸一摸竹子的粗细】

三憨:(指着一根碗口粗的竹子)二憨哥,就这根!你看,这竹子表皮光滑,没有虫眼,里面的竹节也密,装水肯定不漏。

二憨:(挥起砍刀,砍了一下,竹子只留下一道印)这竹子也太硬了!砍半天都砍不断,累死我了。

三憨:(笑着递过一把锯子)你别用砍刀,用锯子慢慢锯,不容易裂。咱得小心点,别把竹子锯坏了,不然又得重新找。

【二憨接过锯子,蹲下来慢慢锯。三憨在旁边收拾砍好的竹子,用绳子捆起来。突然,二憨“哎哟”一声,锯子划到了手,血渗了出来】

三憨:(赶紧跑过去,从怀里掏出布条)二憨哥,你咋这么不小心!快裹上,别感染了。

二憨:(皱着眉,咬着牙)没事,小伤。就是这破竹子,太费劲了,早知道不跟你来了。

三憨:(帮二憨裹好伤口,捡起锯子)再坚持会儿,咱多砍几根,回去就能做竹筒了。你想想,要是这筒车做出来,李伯他们就不用挑水了,多好啊。

【二憨看着三憨认真的样子,叹了口气,重新拿起锯子。雾慢慢散了,阳光透过竹叶照进来,洒在两人身上。不一会儿,地上就堆了十几根竹子】

场景二:宫束班工坊,午后,日头正盛

【工坊里,老憨正带着众工匠拼装筒车的轮子。轮子的辐条是用硬木做的,一根根钉在轮轴上,围成一个直径五丈的大轮子。三憨在给竹筒钻孔,二憨在旁边帮忙递木钉,手上的布条还露在外面】

老憨:(扶着轮轴,喊着号子)左三,右五,钉子钉牢点!这轮子要是散了,掉在水里可就捞不起来了!

【众工匠齐声应和,手里的锤子“砰砰”响。突然,轮轴晃了一下,一根辐条歪了,差点砸到旁边的工匠】

二憨:(吓了一跳,赶紧扶住轮子)班头,这轮轴太细了,撑不住这么大的轮子!

老憨:(皱着眉,围着轮子转了一圈,蹲下来摸了摸轮轴)是细了点。咱得换根粗点的木轴,最好是枣木,结实。二憨,你去库房里找找,有没有去年剩下的枣木轴。

二憨:(点点头,转身就跑)好嘞,我这就去!

【二憨跑出去后,三憨放下手里的竹筒,走到轮子旁边,指着轮轴和辐条的连接处】

三憨:班头,就算换了粗轴,辐条跟轴连接的地方还是不结实。要是水推得太猛,辐条容易断。

老憨:(摸着下巴,想了想,拿起一块三角形的木片)你说得对。咱在辐条和轴之间加块“三角撑”,把力分散开,就像房子的梁一样,这样就结实了。

【众工匠赶紧找来木片,削成三角形,钉在辐条和轮轴之间。不一会儿,二憨扛着一根粗枣木轴跑回来,满头大汗】

二憨:(把木轴放在地上,喘着气)班头,找着了!这根枣木轴,比我胳膊还粗,肯定结实!

【老憨让人把旧轮轴拆下来,换上新的枣木轴,再把加了“三角撑”的辐条钉上去。轮子转了转,稳稳当当,没有一点晃动】

老憨:(拍了拍轮子,笑着说)成了!接下来就是装竹筒。三憨,你把钻好孔的竹筒拿过来,咱一根一根钉上去。

【三憨抱着竹筒走过来,众人围着轮子,把竹筒一根接一根地钉在辐条上。竹筒排列得整整齐齐,像一串糖葫芦挂在轮子上。王都头突然走了进来,看到工坊里的大轮子,脸色一下子沉了】

王都头:(指着轮子,怒气冲冲地说)老憨!你们竟敢违抗命令,不修东宫的门,在这儿做这破轮子!我看你们是不想干了!

老憨:(赶紧走过去,陪着笑)王都头,您别生气。东宫的门我们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就差最后一道漆。这轮子是我们利用空闲时间做的,不耽误正事。

王都头:(走到轮子旁边,踢了踢竹筒)空闲时间?宫束班的空闲时间,也是用来琢磨宫里的活计,不是做这些没用的东西!这东西能当饭吃?能给宫里添光彩?

李老农:(突然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篮青菜)王都头,您可不能这么说!这轮子是老憨他们为了帮我们浇田做的,要是成了,能救好多亩地啊!您就通融通融,让他们试试吧。

【王都头看着李老农,又看了看老憨和众工匠期待的眼神,犹豫了一下,哼了一声】

王都头:(指着轮子)行,我就给你们一次机会。要是这东西做出来没用,耽误了东宫的活,你们一个个都得受罚!

老憨:(连忙点头)谢谢王都头!我们肯定不耽误活,这轮子要是没用,我老憨任凭您处置!

【王都头甩了甩手,转身走了。李老农握着老憨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众工匠都松了口气,干劲更足了】

第三幕:渭水转筒车,憨名传万家

场景一:渭水岸边,初夏,清晨

【筒车被安放在渭水边上,轮子一半浸在水里,旁边挖了一条水渠,通向农田。老憨、二憨、三憨和众工匠站在旁边,李老农带着村里的农户也来了,都围着筒车,眼里满是期待】

老憨:(深吸一口气,对二憨说)二憨,把绳子解开,让轮子转起来!

【二憨解开固定轮子的绳子,渭水顺着水流,推着轮子慢慢转了起来。竹筒没入水里,兜满了水,随着轮子转到上面,竹筒倾斜,水“哗啦啦”倒进旁边的水渠里,顺着水渠流进田里】

李老农:(激动地拍手,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转了!转了!水真的流到田里了!老憨,你们真是救了我们啊!

农户们:(纷纷欢呼起来,有的跑到田里,看着水流进干裂的土地,有的围着筒车,摸了摸竹筒,脸上满是欢喜)

二憨:(看着水流进田里,挠了挠头,笑着说)没想到这东西真管用,之前我还觉得三憨傻呢,是我错了。

三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班头和大家一起琢磨出来的。

老憨:(看着筒车转个不停,水流源源不断地流进田里,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咱宫束班没别的本事,就是会琢磨干活。这东西能帮到老百姓,比给宫里做再多摆件都强。

【王都头闻讯赶来,看到筒车转着,水顺着水渠流进田里,农户们欢呼雀跃的样子,脸色慢慢缓和下来,走到老憨身边】

王都头:(拍了拍老憨的肩)老憨,没想到你们这群“憨货”,还真做出了好东西。这筒车,比宫里的那些花架子有用多了。

老憨:(笑着说)王都头,这可不是我们憨,是干活得用心。只要用心,再笨的主意也能成。

【王都头点了点头,看着筒车,若有所思。不一会儿,他转身对老憨说】

王都头:(认真地说)老憨,我要把这事禀报给上面。这筒车是好东西,应该让更多地方的农户都用上。你们宫束班,也该让更多人知道你们的手艺。

场景二:数月后,长安街头,秋日,午后

【长安街头热闹非凡,路边的摊位上摆着各式商品。一个说书人站在台上,手里拿着醒木,正在讲宫束班造筒车的故事。台下围满了人,听得津津有味】

说书人:(一拍醒木,大声说)话说唐朝有个宫束班,班头老憨,带着一群“憨货”,不做贵人的摆件,偏要帮农夫浇田。他们琢磨来琢磨去,做出个大轮子,名叫筒车。那筒车一放进水里,水就顺着竹筒流进田里,比挑水快十倍,比水车强百倍!如今,渭水边上的筒车转个不停,关中的农户都用上了,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多了三成!这真是“憨人有憨福,匠心传千古”啊!

【台下掌声雷动,有人议论纷纷,说要去渭水看筒车,有人说要请宫束班去他们家乡造筒车】

老憨:(带着二憨、三憨走在街头,听到说书人的话,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你看,咱这“憨名”,还真传出去了。

二憨:(自豪地说)班头,现在到处都有人找咱造筒车,咱宫束班都快忙不过来了!

三憨:(手里拿着一张新的草图,递给老憨)班头,我又琢磨了个新样子,要是在筒车旁边加个风车,没水的时候,风也能推着轮子转,这样旱田也能浇了。

老憨:(接过草图,仔细看着,笑着说)好主意!咱回去就琢磨,争取让更多农户用上好东西。记住,咱宫束班的手艺,永远是给老百姓干活的!

【阳光洒在长安街头,老憨、二憨、三憨的身影渐渐远去,身后是说书人响亮的声音,和百姓们的欢声笑语。筒车的故事,像渭水的流水一样,在唐朝的土地上流传开来,滋养着一方又一方农田,也滋养着一颗又一颗

第四幕:风车助筒车,憨劲闯新关

场景一:宫束班工坊,深秋,晨雾未散

【工坊里堆着新伐的松木,墙角立着几架拆开的旧风车零件。老憨蹲在案前,手里捏着三憨画的“风车筒车”草图,眉头拧成疙瘩;三憨蹲在旁边,用木棍在地上比划着齿轮咬合的样子;二憨扛着一根打磨好的风杆走进来,肩膀上落着层薄霜】

二憨:(把风杆往地上一放,哈了口气搓搓手)班头,这风杆按您说的,打磨得溜光,两头都凿了榫卯,肯定结实!就是……这风车跟筒车咋连到一块儿啊?总不能让风推着轮子转,水又推着轮子转,俩劲往一块儿拧,不得把轴拧断了?

老憨:(抬起头,指着草图上的齿轮)你说到点子上了。三憨说要加“牙轮”(齿轮),风车轮子转的时候,通过牙轮把劲传到筒车轴上;要是有水没风,就把牙轮拆开,让水推着筒车转。可这牙轮的齿儿咋做,齿距咋算,咱没谱啊。

三憨:(赶紧捡起地上的木片,削出两个带齿的小轮子)我试了好几回,齿儿太密了转不动,太疏了又咬不住。昨天去城西的铁匠铺看,铁匠师傅打犁铧的齿轮,齿距是按犁轴的粗细算的,咱是不是也能按筒车轴的粗细来?

【正说着,门外传来马蹄声,李老农领着个穿粗布衣裳的汉子走进来,汉子背上背着个布包,手里攥着个生锈的小齿轮】

李老农:(喘着气)老憨!可算找着你了!这是我远房侄子,在河西那边给商队修马车,最会摆弄轮子上的活计,听说你们琢磨风车筒车,特意让他来帮忙!

河西汉子:(放下布包,掏出小齿轮递给老憨)俺叫马栓,河西那边的马车,车轮子要是卡了、轴歪了,都是俺修。你们说的牙轮,俺见过商队的水车用过,齿距得跟轴的直径配,比如这筒车轴有两尺粗,牙轮的齿距就得留三寸,不然咬合力不够。

老憨:(拿着小齿轮,跟三憨的木片齿轮比对,眼睛一下子亮了)马兄弟,你这话太有用了!二憨,赶紧找块硬枣木,按马兄弟说的尺寸,削两个大牙轮,齿儿要削得尖点,但别太尖,免得崩了!

【二憨立马抄起斧头,劈向枣木;马栓蹲在旁边,手把手教三憨画齿距线;老憨则拿着尺子,反复量着筒车轴和牙轮的尺寸,工坊里的锤子声、刨木声混在一块儿,比往日更热闹】

场景二:渭水岸边,初冬,风正紧

【新造的风车筒车立在老筒车旁边,风车的四片风叶涂着桐油,泛着光,通过两个大齿轮跟筒车轴连在一起。老憨、三憨、马栓站在旁边,李老农带着农户们早早来等着,连王都头都揣着暖炉,站在田埂上张望】

二憨:(搓着冻红的手,有点紧张)班头,这风要是太大,会不会把风叶吹断啊?昨天试的时候,风叶晃得厉害。

马栓:(拍了拍风叶)放心,俺在风叶根儿加了铁箍,还斜着钉了两根木撑,风再大也晃不坏。要是风太大,咱还能把风叶卸下来两片,灵活得很。

【话刚落,一阵风刮过来,风车叶“呼呼”转起来,齿轮“咔嗒咔嗒”咬合,带动筒车轴慢慢转动。竹筒兜着水,顺着轮缘转到水渠边,“哗哗”倒进渠里——就算没水流推动,筒车照样转得稳!】

李老农:(激动得直拍大腿)成了!没水也能转!今年冬天浇麦子,再也不用挑水了!老憨,你们这群憨人,真是把老天爷的劲儿都给用活了!

王都头:(收起暖炉,走到老憨身边,脸上带着笑)老憨,之前我总说你们憨,现在才知道,你们这是“憨得专”“憨得实”。我已经把风车筒车的事禀给了京兆尹,大人说要把这法子推广到关中各县,还让你们宫束班当师傅,教其他工匠做!

老憨:(搓着手,笑得一脸褶子)啥师傅不师傅的,只要能帮老百姓干活,咱宫束班咋都行。三憨,回头把做筒车、风车的法子画成图,给各县的工匠送过去,别藏着掖着。

三憨:(使劲点头)知道了班头!我还想在图上标上尺寸,再写清楚咋选木料、咋装齿轮,让他们一看就会!

【风还在吹,风车叶转得更欢,筒车的水顺着水渠流进麦田,滋润着冻得发硬的土地。农户们围着筒车,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咋造、咋修,老憨和工匠们耐心地答着,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每个人的笑脸上】

第五幕:匠心传千里,憨名留青史

场景一:半年后,长安城外官道,春和景明

【官道上尘土飞扬,一队队马车拉着木料、工具,车身上插着“宫束班传艺”的小旗,朝着不同方向走。老憨坐在一辆马车上,手里拿着一卷图纸,二憨和三憨骑着马跟在旁边,马背上挂着几个做好的齿轮模型】

二憨:(勒住马,指着远处的田野)班头,你看!那边田里也有筒车!跟咱做的一模一样!

老憨:(掀开马车帘子,眯着眼看)可不是嘛!上个月去华州,那边的工匠已经学会做了,这才半年,就传开了。

三憨:(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老憨)班头,这是凉州来的信,说他们把筒车改了改,装在黄河边上,还加了个大木槽,能把水引到半山腰的田里,那边的农户还说要给咱送哈蜜瓜呢!

【老憨接过信,慢慢展开,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但每一句都透着感激。他笑着把信递给二憨,又看向远处——田野里的筒车转着,风车叶迎着风,水渠里的水哗啦啦流着,田埂上的农夫扛着锄头,哼着小调,一派热闹的春耕景象】

场景二:宫束班工坊,暮春,黄昏

【工坊里比往日宽敞了不少,墙上挂满了各地送来的图纸——有江南水乡的“双轮筒车”,有塞北的“防风筒车”,还有蜀地的“高筒筒车”。老憨坐在案前,手里拿着一块新削的木片,二憨和三憨在旁边整理图纸,几个年轻的学徒蹲在地上,照着模型做小筒车】

学徒小豆子:(举着小筒车,跑到老憨面前)班头,您看我做的!能转!

老憨:(接过小筒车,转了转轮子,笑着点头)不错不错,比二憨当年强多了。记住,做筒车不是做样子,得想着老百姓用着方不方便,省不省力,这才是真手艺。

二憨:(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班头,您还提当年的事啊!现在我可是能独立造风车筒车了,上次去同州传艺,人家还夸我手艺好呢!

三憨:(拿着一张新图纸,凑过来说)班头,我琢磨着,要是在筒车旁边加个石碾子,筒车转的时候还能碾谷子,这样农户们又能浇田又能碾粮,一举两得!

老憨:(眼睛一亮,拍了下桌子)好主意!咱明天就试试!不管是筒车、风车,还是碾子,只要能帮老百姓干活,咱就琢磨!

【夕阳透过窗户,照在工坊里,把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墙上的图纸在风中轻轻晃着,像是在诉说着一个个关于“憨人”与“匠心”的故事。远处传来渭水的声音,仿佛还能听到筒车“哗啦啦”的流水声,和老百姓的欢声笑语】

尾声:数年后,关中农田,秋日丰收

【金黄的麦子铺满田野,农夫们忙着收割,田边的筒车还在转着,不过已经不用浇田,而是帮着碾麦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农牵着个小孩,站在筒车前,指着筒车给小孩讲故事】

老农:(指着筒车,声音沙哑却有力)当年啊,有一群叫“宫束班”的憨人,带着斧头、锯子,在渭水边琢磨了好久,才做出这筒车。后来又加了风车,没水也能转。现在咱有吃的、有穿的,都得谢谢他们这群憨人啊!

小孩:(仰着小脸,眨着眼睛)爷爷,那他们现在在哪儿啊?我也想当憨人,做能帮人的东西!

老农:(笑了,摸了摸小孩的头)他们啊,早就把手艺传给好多人了,现在到处都有会做筒车的工匠。只要有人想着帮老百姓,想着好好干活,就都是像他们一样的“憨人”!

【风吹过田野,麦子发出“沙沙”的声音,筒车的轮子转着,像是在回应着老农的话。阳光洒在大地上,温暖而明亮,就像那些“憨人”的匠心,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造化一炁神诀原神:一株草也可斩落星辰天之湮永恒界四合院:家有七仙女,我真忙原神:最可爱的魔神!年代快穿之炮灰随心所欲童年回忆:从恐龙宝贝继续开始开棺大吉股市风云之逆袭传奇盗墓:开局大慈大悲手魔法这么练也是可以的吧帅小白封神路火影之星噬黄亦玫每日一问,宝宝今天亲亲吗快穿:疯批宿主在线作妖熊出没:异界幻想亮剑:满级悟性,手搓M1加兰德绝宠妖妃:邪王,太闷骚!逆天仙途:废柴的崛起亮剑:我只能卖民用品怎么了?快穿精灵梦叶罗丽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雁行录拒绝清北的我,只好去盗墓了俏寡妇搞钱上瘾,小狼狗他求贴贴四合院:和贾东旭一起进厂重生九零小辣椒职业大神竟然是邻家哥哥穿越七零年代:冬至春又来七零:暴躁小妹靠打人救爹暴富啦一人之下:非主流艺术家的成长重生做富婆:有钱又有闲修无敌仙路我的大小美女老婆逃婚当天,我傍上了大佬人在奥特:开局这个世界开始娘化德哈:重温旧梦快穿之万人迷路人甲摆烂攻略指南诡异降临,狂印冥钞的我无敌了鬼律师卿本佳人,奈何要做母老虎救命!病弱小可爱他超乖穿越火影陪四代目长大天道闺女之九门小师妹爱人祭天,大小姐杀疯了认亲侯府被替嫁,玄学祖宗闹翻天穿书女配太嚣张,绿茶白莲心慌慌亲爱的请抓牢天道九叶
爱读书屋搜藏榜:火影人之咒印七零军嫂娇又凶,海军老公拿命宠世子爷的黑莲花,能有什么坏心思白月光降临,季总沦陷了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宜修重生,脚踩纯元上位诸天签到,从四合院开始萌妃快扶我起来吃糖穿越农女种地忙全民转职:我召唤魅魔雅儿贝德白月光岁月静好,主角团负重前行洪荒:从云笈七签开始重生成猫守护你结巴女生成为教授的历程为什么我又重生了致命游戏:归梦快穿:当狐狸精绑定生娃系统后我是黎家姑娘快穿之绝美工具人拒绝做炮灰逆世仙途:林风飞剑诛魔一秒一罪奴,女帝跪求我别反!霍欧巴,宠我如初领证后,周队长宠妻成瘾高冷大叔甜宠妻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美小护与腹黑男神医生的恋爱史娇软答应说:皇上臣妾又有身孕了重生:拒绝当舔狗,我同桌超甜斗罗:穿成唐三,开始修仙七零小知青被军官宠麻了尘埃花成长记百炼谱仙缘竹马为我弯腰诸天:从成为刘沉香开始崛起柯南世界里的失控玩家徐千金和他的教练女友四合院生活乐无穷午夜交易所竹影深几许与主角相爱相杀的那些事道乡之修道成仙灵兽归元记摄心妖妃倾天下魂穿之杀手王妃不好惹我在觅长生迷情浴爱偷听我心声后,全家都想逆天改命诸天从噬灵魔开始某美漫的超级进化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送我固宠?我当皇后你哭什么?四合院:开局断亲,进城治禽娱乐:我吃天仙软饭,蜜蜜醋了!综武:武当山挂机,我陆地神仙神域仙尊:万神来潮空幻之星开局混沌机甲,我把自己上交国家重生仕途之开始新的起点死灵骷髅?不,这叫炼金生命影视:肆意人生大唐嫡子风云录与你共赴河山罗白交锋录:港城玫瑰云深剑影,夷陵笛潮唯一弟子:开局先偷萝莉师尊鞋子公子向北抉择之间,命运之钥每日情报,开局截杀戒指老爷爷选秀首首金曲,乐坛歌手都震麻了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宫廷之殇甲面骑士之符咒次元录我在魔幻美利坚经营私立监狱岩王帝君:开局知天命,布局提瓦我靠空间灵泉富养病娇夫君盗墓,穿进了求生游戏怎么办柚见星光大力女子反差萌,军少把我狠狠宠金融帝国之股神归来反派好感系统:从祁同伟开始改变伯府狗辈抢权位,主母重生全家跪崩铁观影,你们有些过于正常了穿越异界,带领全村修仙废物世子的我改变了全世界错嫁反派大佬,随军养崽躺赢了洪荒:笔下遮天,人族无敌龙珠让我发家致富,可蓝星破产了快穿:男主总想给我加戏份柯南世界的不科学偶像沉睡亿万年,苏醒即无敌纵横高武:系统,给我加点全球高武:我的功法能自动进阶二婚来袭,黎少你靠边咬耳朵穿越红楼,我是天可汗云荒劫:焰纹觉拍卖返利,我成为了人族大帝末世之开局我能召唤A10偷偷听风说你星铁:真理女士是黄金裔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