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字大章,合二为一)
(明天还有一章番外,是很有意思的心声剧场,主要讲林灵萱、林灵菱、皇后等人几世的结局对比)
(1)皇位继承
靖王与英王的谋反,在皇帝的预料之中,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被皇帝给逼到谋反这个地步的。
但瑞王突然刺向他这一刀,确是真的伤了皇帝的心。
虽然因为驸马反应快,没有让刀真的刺进皇帝的身体,但拿刀刺向他的是他最爱的儿子,是他已经认定了的继承人啊!
皇帝亲自抚养瑞王长大,他不止一次在私下和瑞王说过,自己的位置会传给他,他甚至带着瑞王去见过自己养的私兵,并让私兵唤他小主子,皇帝做到这个地步,自认从没有对不起瑞王,他从未想到,自己最爱的、最器重的儿子会有一天将匕首刺向他。
因着这件事的打击,皇帝本来还算康健的身子彻底不行了,强撑了五年,选定了一个继承人。
因着私心,他选了一个生而丧母的儿子,也就是他目前可以用的最大的那个儿子,将他的玉碟改到了皇后名下,并给皇后留了一道可以出宫别居的圣旨。
做完这些事,皇帝便再也撑不住。
————
(2)林琪
谋反之事的第二年,边关起了场战事,因着常高懿还算合格的表现,他正式加封征西大将军,坐镇边疆,已经退位让贤的上一任镇国公也放心下来,回了京城。
边关的将军府,便只剩下林琪与常高懿一家七口人。
林琪在这儿的日子快活极了,可以说是夜夜笙箫也不为过。因着她已经一次性把孩子都生完了,林琪索性就吃了绝育丹,不用害怕突然再怀孕,打扰她的美好生活。
常高懿不愧是武将,再加上灵泉水的相助,床上运动时,他甚至能和吃了健体丹的林琪相较。就算如此,常高懿也时时惶恐、不敢放松,日日都要锻炼,林琪对此乐于见成,毕竟常高懿锻炼出来的好身材,最后都便宜了林琪自己。
在边关快活了三十多年,直到他们二儿子锻炼出来,有能力接任国公之位,林琪与常高懿才回了京城。
后半生,林琪并没有一直停在京城,而是和常高懿去往各个名胜古迹游玩,时不时的,还会带上肖姨娘、林灵静与已经升任为太后的沈静恬。
当然,她并没有忘记赚取功德的事。
因着这个身份,再加上大儿子实在是太上进了,为了不挑拨皇帝敏感的神经,林琪不好直接拿出来牛痘、高产作物等一本万利的东西。
她便将精力放在创办慈幼院的事上,并拉上了自己母后与当任皇后背书,果不其然,有了这两位的加入,慈幼院的创办顺利极了。
在林琪死前,慈幼院已经开遍了国朝的各个县城。
……
这辈子,吃了健体丹的林琪依旧很是长寿,活到了102岁,而常高懿只活到了64岁。
在常高懿死后的第三年,几个孩子就开始暗戳戳地试探林琪,想要给她找男宠。
林琪十分心动,然后拒绝了——
【不愧是中级生子丹孕育出来的孩子,就是孝顺啊!】
其实林琪很想受用的,毕竟这是自己孩子们的一片苦心不是?
但碍于祈愿者的性格与意愿,再加上这是林琪的晋级任务,她不想冒险,最后,她还是老老实实地过完了这一生,没有发展出黄昏恋。
遗憾是有,但不多,到底前面几十年,林琪日日夜夜逮着常高懿……
————
(3)大儿子常良渊
因着比两个弟弟先出生几分钟,常良渊自然而然成了镇国公府的继承人,又因为自家父亲立了功,年仅两岁的他就成了世子,但这并没有让他躺平,反而更加努力,让自己配得上这个位置,盖因为,他的两个弟弟也都是天才。
虽然因为有母亲在,两个弟弟是绝不会做些兄弟阎墙的事,但这并不代表他能理所应当的占据世子之位。
常良渊并不是一个道德感高的人,但这只是对外人来说的。在家中,特别是面对母亲的时候,常良渊觉得自己也算是个君子。
他舍不得世子之位,不想给两位弟弟退位让贤,但他的良知,又不允许一个比不过弟弟的人就因为早几分钟出生就占据世子的位置。
也是因此,常良渊一直是他们兄妹五个里面最勤奋的人。
毫无疑问,他们兄妹五个都是天才,但常良渊凭着勤奋和不怕吃苦从天才之中也脱颖而出。
二十岁时,将军指挥失误,他作为副将,及时止损,保全了军队战力。
二十二岁,他带领麾下士兵,北击敌寇,打下了三座城池。
二十五岁,他带着百余人,俘虏了敌军首领,换来了五座城池,也是这一年,他得封冠军侯。
成为了冠军侯的他自然而然卸任了镇国公世子之位,他的二弟成了新的镇国公世子。
三十一岁,他带着手下,成功打下草原,被封武国公,世袭罔替,得赐丹书铁卷、假节钺,并录尚书事,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四十五岁,他异姓封王,成为权倾朝野的靖北王。
此后,他坐镇北疆,直到母亲身体有些不好,他八十岁时,才回返京城,随侍母亲左右,不敢远离一步。
这一生,他成了活的神话,享年一百零五岁。
————
(4)大女儿常良煜
常良煜虽是长女,却没有什么大的志向,有着一个公主母亲、一个国公父亲,自己也是郡主之尊,理所当然的,她这一生都活在被追捧之中。
待自己哥哥逐渐显露才能,一步步爬到了异姓王的位置,围在常良煜身边捧着她的人便更多了。
她好享乐、喜欢办宴会,京中的夫人小姐、才子佳人便都以能参加她的宴会为荣。
她喜欢作画,皇帝舅舅便特意为她请来作画的大师教导她,还为她举办画廊,供人赏阅,世人皆知,昭华郡主的画千金难求。
她喜欢骑马,京中的儿郎、小姐们便也开始学着骑马,只为和她有共同的话题。
若唯一要说她这一生有什么坎坷,那便是在婚事上了吧。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英国公世子,但婚后没有两年,英国公世子在外领军时出了意外,被射亡。她是个享乐的性子,自然不可能为了丈夫守活寡,在自家父亲和大哥给英国公承诺会为世子报仇后,她便和离,带着自己的嫁妆回了郡主府。
而她与英国公世子的还不满一岁的儿子,凭着有一个厉害的舅家,会成为新的英国公世子。
她的第二任丈夫,是齐王世子。婚后第三年,世子外出剿匪时下落不明,她等了一年,世子还是没回,她又和离了。她与齐王世子的刚满一岁的儿子,作为两家联姻的果实,自然而然成为了新的齐王世子。
值得一说的事,在她和离过后不久,一个自称是世子的人回了齐王府,还带回来一个‘妻子’,据他所说,他是受了伤失忆了,被眼前的女子所救,就娶了这个女子为妻,如今回来,想要让这个女子成为平妻。当然,齐王府是不认得,毕竟他们已经有了新的世子,就算这个世子才刚满一岁。这个敲响齐王府大门自称是世子的人,就成为了齐王妃的远亲,为什么不是齐王的远亲呢?因为皇室血脉不可混淆。
古话说得好,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所以,为了避免再次丧夫,常良煜决定——不嫁了!
她的公主母亲、国公父亲、已经成为国公的大哥、成为世子的二弟、平平无奇的三弟、成为太子妃的二妹,都对此无比赞同。
此后,常良煜过上了开心时办办宴会,无聊时养养男宠的日子。
却没有想到,有一次中了招,怀上了。
没办法,常良煜不想让自己孩子成为私生子,火速娶了让她怀上的读书人男宠,在生下一对龙凤胎后,又火速与这个男宠和离。
在她四十五岁时,被自己女帝妹妹封为了昭华长公主。
此后一生,尽皆快活,从未有过不舒心之事。
————
(5)二儿子常良泓
有一个卷王大哥,是什么感受?
常良泓没什么野心,也不喜欢吃苦,日子得过且过,热衷于研究黄老之道。当然,他没有出家当道士。
在年龄到了的时候,他没有喜欢的人,就在母亲的安排下娶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
他本来想着自己前半生就吃自家父亲的软饭,后半生吃自己大哥的软饭,却不想大哥太过厉害,生生给自己造来了爵位。
三弟不想离开父母亲,不愿意继承镇国公之位,这个世子位,最后就跑到了他这个咸鱼头上。
成为了镇国公世子,他以往的好日子就再也回不去了。
每日被父亲操练,时不时还要迎来大哥的检查,这日子怎一个‘苦’字能言!
但他到底是个天才,就算不喜欢,也能短短几年成为领军大战的翘楚。
父母亲看他有了能力,可以守好边关,就回了京城。
他不喜欢打仗,故从不主动出击,但只要他在这儿一天,就从没有让敌军打进来过。
听说父母亲在京城很是快活,还时不时去各个地方游玩,常良泓羡慕极了。
为了早日摆脱镇国公的位置,他狠狠操练自己的大儿子,终于,努力有了回报,在大儿子二十二岁的时候,他将镇国公位置传给了大儿子,自己带着妻子去找了父母亲,陪伴父母左右。
此后余生,摆烂前行。
————
(6)二女儿常良煦
常良煦自认是自家兄弟姐妹五个里面最聪明的那个,也是最有野心的那个。
她一点即透,喜欢看史书,五岁那年,在自己母亲帮助下拜了当世大儒为师。
在她十二岁时,就找上母亲,和母亲说,她想要做这个世界上最尊贵的女人。
母亲听见这话,并没有骂她,而是帮她找来了许多老师,又给了她许多这个世界上都没有的书,常良煦如饥似渴地吸收书里的知识。
在她十六岁时,嫁给了皇帝舅舅的嫡长子为妻,第二年,她的丈夫成为了太子,她成为了太子妃。
从此,她开始操持宫务,在宫中发展人手,并将自己的触手伸到了前朝。
在她三十岁时,皇帝死了,太子继位,她成了皇后。
三十一岁时,随着自己大哥打下了草原,并成了武国公,她在朝堂上的势力大增。
三十五岁时,她开始入朝听政,开始二圣并朝。
如此十年,她将朝堂发展成了自己的一言堂。
在她四十四岁的时候,她逼着自己的皇帝丈夫禅位,自己成为了朝堂上唯一的皇帝。因为母亲名义上是皇室的人,她自然也是,因此,她没有对宗室赶尽杀绝,只是杀了一批顽固不化的反对派。
她的母亲,因为她成为了皇帝,自然而然升任了大长公主,常良煦没有多做什么,只是给母亲改了个封号,将“明慧”改为了“秦国”,是为“秦国大长公主”,并加封了实打实的封地与食邑。
在她四十五岁时,她给自己的武国公大哥封了靖北王,给她的郡主姐姐封了长公主,同时,给三弟封了个安阳侯,至于已经继位镇国公的二哥,由于没什么功劳,再加上已经是国公之尊,常良煦便没有动。
值得一说的是,在她成为了皇帝后,她的母亲交给了她两样东西,一样是牛痘,一样是杂交水稻。
凭着这两样东西,她成为了千古一帝,再无人可动摇她的统治。
她活到了一百二十八岁,在她八十岁时,她的长子、长女便已经亡故,最小的女儿也已经四十三岁,连她的母亲,身子也有些不好了。
为了长伴母亲左右,常良煦放下了权势,抑制住心中的野心,将皇位传给了她的小女儿,成为了太上皇。
在她八十六岁时,母亲已经去世了几年,她的小女儿也离世了,皇位传到了孙女手中。
但孙女却是个短命的,年仅三十五岁,在她九十二岁时,就因病去世,她年仅十五的曾孙子继位。
曾孙子是个风流的性子,好美人,在他二十二岁时,就已经有三儿四女,又过了十六年,曾孙子三十八岁时,因着喜好御驾亲征,伤了身子,传位给了他的大女儿,也是常良煦的玄孙女。
玄孙女继承了曾孙的风流,在还未成为皇帝的时候,后院就有一夫二侧三侍,成为了皇帝,便更加不可收拾了,在常良煦死前,不仅有一个正夫,贵夫、良夫等有位份的已经有八个,没有位份的男侍更是有十多个,让常良煦叹为观止。
常良煦这一生,历经了八代皇位更迭,她不仅在后世被尊为千古一帝,更是被戏称“龟龄天子”、“八朝观棋帝”、“龙椅看客”、“熬世神皇”、“帝位活化石”等等,有关她的文学作品更是经久不衰。
————
(7)三儿子常良沐
常良沐是个妈宝男和爹宝男,从小,他就喜欢缠着自己父亲和母亲,因着这个缠人的功夫,毫无疑问,他是自己父亲与母亲最爱的孩子。
比起他的几个各有出息的兄长、姐姐,他实在是不起眼,许是因为他的天赋都点亮在了讨好父亲、母亲上吧。
到了适婚的年龄,他因为不想离开父亲与母亲,不愿意娶妻生子,父亲打了他一顿,最后凭着他的坚持与毅力,婚事便不了了之了。
在他二十五岁的时候,大哥因功封侯,镇国公世子位置空了下来,他拒绝了这个位置,因为若成为了世子,便不可避免要和父母别居了,他自是不愿意的。
父亲、母亲回了京城,他也跟着回了京城,不管他们去哪,常良沐都要跟着一起去。
就这样走走停停,到了四十四岁时,他的二姐称帝了,他也跟着受益,成为了安阳侯。
此后余生,就一直陪伴在父亲与母亲左右,直到母亲去了,他也跟着去了。
他从大哥那儿过继来的孩子继承了他的侯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