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世界上没有这么多巧合。
李公公前来传旨,也的确是让常高懿领军进京,听候陛下旨意。
镇国公坐在上首,左边坐着常高懿与林琪,右边坐着李会。
“依陛下命令,我与你五百兵马入京,”镇国公肃着脸,看着常高懿道:“你这一路上,不可独断专行,要听从公主的建议。”
“到了京城,要为陛下马首是瞻!”
常高懿起身拜道:“是,孩儿多谢父亲教诲。”
接着,镇国公又看向林琪,神色缓和道:
“接下来的一路,就劳烦公主了。”
林琪起身,躬了躬身:“这是儿媳该做的。”
接着,林琪又看向李会,“不知李公公是否跟着本公主一起入京?”
“杂家奉陛下命令,便留在胶丰城,等待公主回归。”李会佝偻着背道。
林琪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皇帝这一手,又是让林琪和常高懿带着兵马入京,又是命李会留下来做监军,若不是林琪知道原来的时间线上,皇帝马上就会去世,瑞王会因此登基,怕也要担忧一二这是不是鸿门宴呢。
这不,四下无人时,常高懿的眉头便带上了几分愁绪。
林琪抱住他的头,摸了摸他的头发,安慰道:“没事的,我了解父皇,他既然现在叫我们入京,便肯定是有了决断。”
“我知道,就是心里紧张。”常高懿抿了抿唇,道。
“孩子们还小,真的要跟着去吗?”过了好一会儿,常高懿看向林琪,担忧道。
林琪沉吟道:“父皇已经下了旨,孩子是定要带回京的,但五个都带回去,难免要耽误行程,便只带渊儿和煜儿吧!”
常高懿听见这话,展了展眉头,“也好,渊儿和煜儿是长子和长女,是该要担些事。”
“今日便和孩子们一起睡吧。”林琪笑了笑。
五个孩子虽才两岁,但已经能听得明白大人们的话。
当听见自家父母要离开还不带上他们时,剩下的三个孩子嚎啕大哭,连忙手脚并用扒拉住自家娘亲,“娘,娘,您带我一起去吧!”
“我也想大哥大姐一起去!”
“是啊是啊,我们是一家人,为什么要分开!”
三个孩子哭得惨兮兮的,哭得最厉害的,莫过于最黏人的三儿子常良沐了。
林琪看着三儿子像是要哭晕了一样,赶紧抱起拍了拍他的背:“沐儿,你听话好不好,娘会回来的!”
“真的吗?”常良沐一边抽咽一边问道。
“当然,娘什么时候骗过你?”
有了林琪的安慰,常良沐慢慢缓了过来。
二女儿常良煦和二儿子常良泓见此,哭得更大声了,边哭边朝着林琪伸手。
“娘,我也要抱……”
林琪放下常良沐,又抱着常良煦和常良泓安慰,过了一会儿,常良沐又朝着林琪伸手,一套下来,实在是累人的紧,没完没了。
林琪见此,将二儿子、二女儿、三儿子都放在自己面前,让他们看着自己,然后她板了板脸,道:“好了,今日的抱抱安慰结束,今晚上允许你们挨着娘睡!”
三个孩子听见这话,心中一喜,二儿子和二女子赶忙占据了林琪两边的位置,三儿子见此,撇了撇嘴就想要哭,林琪赶紧抱住他,将他放在自己身上。
还好孩子还小不重,林琪承受得住。
也就是林琪是系统,一晚上不睡不是什么大事,可以一直看着几个孩子,不用担心压着他们了。
常良渊和常良煜知道这个时间要让给弟弟妹妹,也没有和他们抢,而是找上了他们的爹,一人枕在自家爹的一只手臂上。
林琪与常高懿对视一眼,眼中都是无奈的笑意。
也就是两人的床特意加宽过,才能容得下五个孩子。
镇国公府一晚上灯火通明。
第二日凌晨,行李已经由下人们收拾好,并经过镇国公确认装箱了。
五百兵马已经齐聚在府前,守在十多辆马车旁。
常高懿与林琪并肩而行,他看着府门前的兵马,朗声道:“此次出行,为的是护卫公主顺利回京,尔等要恪尽职守。”
“是,臣等遵旨。”五百士兵齐声道。
接着,常高懿扶着林琪进了最大的马车,两个孩子也被送了进来,贴身丫鬟桃红与武婢青翠随侍。
其余丫鬟下人,则是进了后面的灰布马车。
从边关到京城路途遥远,要经过几十个驿站,五百兵马是怎么也藏不住的,也是因此,林琪等人就没有想要藏过,而是打算正大光明带入京城。
至少这样子,少些打探的人,也威慑住一些有想法的人,免得有些蠢人以为林琪真的没有带兵入京,会行险事。
事实上,这个决定正确极了。
仰赖于五百兵马,林琪等人一路到京城,虽遇到过些打探的人,但没有人敢动手。
许是受心理影响,林琪与常高懿到京城的时候,总是觉得京城风声鹤唳,气氛比他们走时紧张多了。
来接他们入城的,是如今的夺冠热门之一,明贵妃之子——靖王殿下。
“三姐安好,本王奉父皇的命令,前来迎接三姐与驸马。”按照年龄大小,林琪在当今一众公主中排行第三,故靖王称她为三姐。
靖王朝着林琪与常高懿点了点头,看向他们身后的五百兵马时缩了缩眼珠,虽然早就得到手下传来的消息,但当真的看到自己这个便宜姐姐带着五百兵马回京时,心里还是有些不舒坦。
“依本王得到的消息,父皇可没有让三姐带军入城吧?三姐和驸马带着五百士兵回来,可是想要谋反?”靖王就不是个会委屈自己的性子,自己心里不舒坦,便也要让别人跟着不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