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林达所守着的那个洞穴突然有了动静。只见一个白色的小脑袋从洞穴里探了出来,仿佛在观察周围的情况。
说时迟那时快,林达一把将这只兔子牢牢抓住。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就在这时,大黄和大黑各自叼着一只兔子走了过来。它们将兔子放在林达面前的地上,然后用一种不屑的眼神看着他,仿佛在说:“你有什么好嘚瑟的?说得像是谁没抓到兔子一样!”
那两只兔子咕噜噜滚在地上,其中一只是灰色的,另一只是白色的,它们被吓得完全失去了逃跑的勇气,只能乖乖地待在原地,就差抱在一起瑟瑟发抖了。
林达敏锐地察觉到了大黄投来的鄙视目光,他显然受伤不轻。他觉得大黄真的变了,自从它有了老婆孩子之后,就不再是以前那个以自己为天的大黄了。
换做是以前,大黄对他就算不是言听计从,但也绝对不会用这样的眼神看他。而如今,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林达那颗脆弱的心啊,仿佛在这一刻被彻底击碎,稀里哗啦地碎了一地。
林知意走了过来。一手抓起一只兔子,轻轻地放进了背篓里。大黄见状,似乎还不满足,它摇着尾巴,准备继续去抓兔子。林知意见状,连忙出声叫住了它。
几人稍作休息后,继续往山上攀爬。林达的手里依然紧紧抱着那只兔子,仿佛它是他此刻唯一的慰藉。
又往上爬了一段路,林知意站在一块突出的石头上,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整个村子。从这个角度看去,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老房子后山的山顶了,而村子里的房子则显得格外渺小,宛如微缩模型一般。路上穿行的人们更是如同一只只小蚂蚁,忙碌而渺小。
歇了一口气后,几人稍作调整,便又继续向上攀爬。直到爬到了一个地方,这里的山壁几乎是垂直的,再往上已经没有可以借力的地方了。
林知意看着眼前近乎九十度的山壁,心里明白,他们已经到达了极限,无法再继续向上攀爬了。毕竟,再往上也不过只有几十米的距离了,于是,她决定放弃,示意大家停下脚步。
就在这时,林知意突然大黄的叫声响起。那声音仿佛被放大了数倍,就像是装了一个扩音器一样,在山间回荡。
林知意和其他人面面相觑,都感到十分诧异。他们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却发现根本看不到大黄的身影。不仅如此,就连一直跟在他们身边的大黑,也不知去向了。
林知意等人顿时焦急起来,他们不停地呼唤着大黄和大黑的名字,希望能得到回应。好在他们的呼喊是有作用的,过了一会儿,大黄和大黑的身影出现在了不远处。
林达见状,松了一口气,他伸出巴掌,佯装着要去打大黑,嘴里还念叨着:“你这家伙,跑哪儿去了?可把我们急坏了!”
然而,大黑却异常灵活,它一个闪身,轻易地避开了林达的巴掌,然后迅速叼起林达的衣摆,似乎是要引领着他往前走。
林达压根没有预料到会突然被用力一拉,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手中的兔子也随之脱手而出。那只兔子直直地坠落下来,在地面上打了个滚。
这只兔子显然也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逃脱机会,它迅速地从地上弹起,准备撒腿狂奔。然而,就在它刚要起跑的瞬间,大黑突然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吼叫。这声吼叫仿佛具有某种魔力,让兔子瞬间僵在了原地,再也不敢动弹一下。
大黄没管那只兔子,继续用力地拉着林达向前走去。大黑见状,也立刻行动起来。它张开嘴巴,准确无误地咬住了林知意的衣角,然后像拔河一样使劲儿地拉扯着林知意,想要让她也跟着一起往前走。
大黑的力气非常大,林知意那瘦小的身体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她被大黑拖着,不由自主地向前移动,嘴里还不停地呼喊着:“哎呀,兔子,兔子……”
与此同时,林尔眼疾手快地弯下腰,迅速将那只受惊的兔子捡了起来,紧紧地抱在怀里。接着,他喊上一旁的林杉,一同跟在林知意的身后,快步向前走去。
林达和林知意被带到了一个洞口前面,这个洞口看起来十分狭窄,仅仅只能容纳两个人并排通过。
大黑站在洞口前,不断地拉扯着林达的衣角,嘴里还发出低低的呜咽声,似乎在催促他赶紧进去。然而,林达双手双脚紧紧地撑在洞口的边缘,无论大黑怎么拉扯,他都坚决不肯挪动一步。
在林达的眼中,这个未知的洞穴就像是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巨兽,正等待着他自投罗网。只要他稍稍往里走一步,就会被那巨兽一口吞下肚去,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人一狗就这样僵持着,谁也不肯让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黄渐渐有些不耐烦了,它松开了林达的衣摆,狠狠地白了他一眼,然后转身又去拉扯林知意的衣摆。
林知意就这样被大黑和大黄拉着慢慢向洞口靠近,而林达则死死地抵在洞口上,不肯让开。就在这时,大黄突然发力,它猛地一屁股撞向林达,将他直接撞开了。
林达猝不及防,差点摔倒在地。
林知意自然也是害怕的,但大黄完全没有给她思考和犹豫的时间,它用自己庞大的身躯在后面使劲地推着林知意,让她不由自主地向前移动。
林达看到这一幕,心急如焚,他想要阻止大黄的行为,可她根本无法靠近林知意,更别提阻止她被大黄大黑带进洞里了。
眼看着林知意被大黄大黑拉进了洞里,林达心急如焚,他来不及多想,一咬牙,心一横,便不顾一切地一头扎进了洞里。林尔和林杉见此情形,也是毫不犹豫,紧跟着林达的脚步,奋不顾身地钻入了洞穴里。
几人就这样一前一后进入了洞穴,由于对洞穴里未知的恐惧,他们都下意识地紧闭着双眼,不敢有丝毫松懈。
就在他们刚刚踏入洞穴的瞬间,一股寒意扑面而来,让他们不禁浑身一凛,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逐渐适应了这股寒冷,哆哆嗦嗦地睁开了眼睛。就在这时,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个洞穴竟然别有洞天,越往里走,越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只见不远处的洞穴中间,有一束明亮的光线从上方投射下来,宛如一道金色的光柱,将洞穴的一角照亮。林知意被这束光线吸引,不由自主地朝着它走去。
当她走到光线照射的范围内时,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水潭前面。水潭里面的水异常清澈,一眼就能看到潭底。更令人惊奇的是,水潭里密密麻麻全是鱼,这些鱼在水中游弋,欢快地嬉戏着。
而大黄和大黑此时正趴在岸边,它们的爪子不停地伸向潭里的鱼,似乎想要抓住几条来尝尝鲜。然而,那些鱼却丝毫没有被吓到,反而像是对大黄大黑充满了好奇,纷纷将头探出水面,好奇地张望着。
看来这就是大黄和大黑非要把林知意带到这里来的原因了。
林知意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原来还是两条贪吃的狗,竟然连猪下水都吃腻了,这是想换换口味呢!不过,这可让林知意犯了难,她要怎么捉鱼呢?这里没有合适的工具,难道她还得跳进水里去抓吗?
正当林知意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她突然瞥见了林尔背上的背篓。嗯,有了!林知意心生一计,她向林尔示意,让他把背篓取下来。林尔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照做了。
林知意接过背篓,小心翼翼地将里面的小兔子拿出来,放在了地上。反正有大黄和大黑在旁边守着,根本不用担心兔子会趁机逃跑。
接着,林知意将背篓慢慢地压进水里。也许是这些鱼从来没有见过陌生人,它们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庞然大物”充满了好奇,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往背篓里钻。
林知意见状,心中暗喜,她连忙抓紧时机,迅速将背篓提了起来。要是再晚一会儿,恐怕这背篓里的鱼就多得拿不动啦!
林知意提起背篓,背篓里的四条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她小心翼翼地将背篓反过来,当背篓倾斜时,里面的鱼像瀑布一样倾泻而出,掉落在地上。
这些鱼儿显然很有活力,它们在地上不停地蹦跶着,嘴大张着,似乎在抗议着自己的命运。每一条鱼都在拼命挣扎,想要逃脱被吃掉的命运。
大黄和大黑一直眼巴巴地看着林知意抓鱼,就在这时,大黄迅速叼起一条鱼,大黑也不甘示弱,同样叼起了另一条鱼,然后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林达看到这一幕,赶紧把另外两条鱼捡起来放进背篓里。这两条鱼虽然每条大约有三四斤重的样子,但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太少了,于是,他决定也像林知意那样去捞几条鱼。
林知意看着林达的动作,连忙对他喊道:“再捞四五条就够了,多了怕吃不完,就浪费了。”林达听到后,连忙应了一声“好”,然后学着林知意的样子,趴在岸边,将背篓慢慢往水潭里压去。
然而,对于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来说,他才刚刚踏入青春期的门槛,身体正处于刚刚开始发育的阶段。更何况,他曾经做了多年的小乞丐,身体亏空得相当严重。即便在落脚到李家村之后,吃了一段时间的饱饭,但这些食物远远不足以弥补那些年挨的饿。
正因为如此,林达的身高仅仅只能达到林知意的肩膀处,目测大约只有一米五出头。所以,林知意轻而易举就能够到水面,林达的手距离水面却还有一小段距离。
面对这种情况,林达并没有轻易放弃,他毅然决然地将整个身体趴在地上,用双腿紧紧地盘住地面,然后将整个上半身拼命地往前伸展,试图够到水面。
即便如此,林达距离水面仍然有那么一点点的差距。林达并不气馁,他稍稍调整了一下姿势,将上半身又往前挪动了一小点。这一次,他的指尖终于能够触碰到水面了,但就在他准备进一步伸手的时候,他的身体突然失去了平衡,差点就像倒栽葱一样直直地栽进水里。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林尔和林杉展现出了惊人的反应速度。他们迅速上前,一人紧紧压住林达的一条腿,仿佛是两根定海神针,稳稳地将林达固定在了原地。
有了林尔和林杉的帮助,林达终于可以安心地抓鱼了。他的身体前倾,与那些鱼儿的距离近在咫尺,甚至能感觉到鱼儿游动时带起的水波。
林达毫不犹豫地伸出手,精准地抓住了一条鱼。然而,这条鱼显然并不甘心成为林达的猎物,它在林达的手中拼命扭动,溅起一片水花。
林达猝不及防,被鱼尾甩了一脸的水,同时,他另一只手里的背篓也差点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冲击而脱手。在这一瞬间,林达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要紧紧抓住这条已经到手的鱼,还是要保住一背篓的鱼?
经过短暂的思考,林达还是做出了明智的决定。尽管心中有万般不舍,但他还是毅然松开了手中的鱼。毕竟,如果为了一条鱼而失去了一整篓鱼,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事实上,即使林达不松手,那条鱼也不可能被他长久地抓住。因为这水潭里的鱼实在是太肥硕了,仅凭一只手的力量,想要稳稳地抓住它们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林达双手紧紧抓住背篓两侧,使出全身力气将其缓缓提起。与此同时,林尔和林杉用尽吃奶的力气去拉林达的双腿,试图帮助他爬上岸来。
然而,尽管林尔和林杉已经竭尽全力,但他们毕竟年纪尚小,力气有限。林达在被他们拉动了一小段距离后,便再也无法向前挪动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