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袋里装着几两碎银子,虽然不多,但对于一个普通农户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苏青青在信中用直白的语言描述了一下自己的情况:
“好心人,我是王老爷家的第九房妾室,这是我刚满月的女儿。老爷一直没有儿子,夫人及我上面的八个姐姐生的都是女儿,老爷看我好生养,所以将我买了回来,只为了让我生下一个儿子,好为他传宗接代。可是我的肚子不争气,十月怀胎只生了一个丫头,老爷一怒之下,扬言要将我的女儿摔死。幸得夫人及几个姐姐为我求情。老爷这才同意让我把女儿送出府来,但要我把女儿扔的远远地,否则就要将女儿卖了……好心人,求求你们,帮我抚养孩子吧。我愿意将自己每个月的月例二两银子全部给你们,当做抚养孩子的费用。钱袋里是我这几个月攒下来的银子,全部都在这里了,我全部拿给你们,只求你们,好好照顾我的女儿。”
做完这些后,苏青青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弯下腰,捡起了几块石子。她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慢慢地靠近院墙。这堵院墙并不高,苏青青只要稍微踮起脚尖,就能够轻松地将脑袋伸到院墙上面。
站在院墙外面,苏青青紧张地环顾了一下院子四周。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沉睡。即便如此,她的心跳还是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手心也开始出汗。然而,一想到还躺在地上的小小主子,苏青青心中的犹豫瞬间被坚定所取代。她深吸一口气,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石子朝着院子里扔去。
石子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然后“砰砰砰”地掉落在院子里的地面上,发出一连串沉闷的响声。苏青青紧张地盯着院子里,她无比希望这些声响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好让他们赶紧来将小小主子抱回去。
然而,院子里并没有任何回应。苏青青有些焦急,她又捡起一块石子,用力地扔了出去。这次,石子不偏不倚地砸在了一扇门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把正在屋里办事的两人吓了一大跳。男子不满的声音猛地响起:“是谁啊?”他的声音中气十足,还带着些许恼怒。男子等了一会儿,也不见有人回应,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兴致,他便起身迅速穿好衣裳,准备出去查看是谁在装神弄鬼。
被扰了好事的男子骂骂咧咧地打开门,与此同时,其他屋子里熟睡中的众人也被接二连三的声音吵醒了。男人们让女人和小孩待在家里,自己则披上衣服,走出屋子去查看情况。
眼见几间屋子里响起了各种嘈杂的声音,紧接着纷纷亮起了烛火。苏青青小心翼翼地退回到原来的位置,她不舍地凑近襁褓,想要最后看一眼小小主子。可是黑灯瞎火的,她只能依稀看到襁褓的轮廓,却无法看清小小主子的面容。于是,她改为用手去摸索。
襁褓里的女婴感觉到有东西在凑近,她还以为是到了吃饭的时间,便本能地张开嘴巴,将凑近的东西含住。苏青青的手指上传来一阵温暖濡湿的感觉,她猛地一惊,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手指被小小主子含在了嘴里。她急忙用力一抽,想要将手指从女婴的口中挣脱出来。
女婴感觉到自己的食物在逃跑,扯开嗓子就开始不满地嚎哭起来。这哭声在寂静的夜里尤为刺耳,立刻引起了农户的注意。
苏青青听到院子里传来的脚步声,心知不妙,她不敢再停留,转身拔腿就跑。然而,她并没有跑得太远,而是躲在不远处的一棵大树后面,屏息凝神地观察着农户这边的一举一动。
只听见“吱嘎”一声,院门被打开了。紧接着,有几个人影从门缝里挤了出来。其中一人手中端着一盏烛台,烛台上还剩半截蜡烛,此刻蜡烛散发出昏黄的光芒,仿佛随时都可能被风吹灭。火焰在风中左右摇摆,将几人身后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如同鬼魅一般。
那人手持烛台,四处照了一下,然而,除了无尽的黑暗,他什么也看不到。四周一片死寂,没有任何可疑的人影或声响。与此同时,另外几人则是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一人轻轻地将地上正在啼哭的女婴抱了起来,另一人则将地上的钱袋和信捡了起来。他将钱袋打开,将里面的碎银子倒在手心,顿时,银光闪烁,让他不禁惊呼出声:“爹!娘!是银子!”
其余几人闻声,纷纷凑上前来看个究竟。他们的目光先是落在那一堆碎银子上,然后又转向怀中的婴儿,最后停留在尚未拆开的信封上。瞬间,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他们将女婴抱了回去,顺便心安理得地收下了那些银子。
苏青青站在原地,目送着他们将小小主子抱进屋内,直到那扇门缓缓关闭,她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看着烛火一盏一盏熄灭,这座农家小院又陷入一片黑暗,与夜色完美地融合到一起。苏青青深深地叹了口气,这才迈开脚步,缓缓地朝着来时的方向走去。
她并不担心农户不识字,虽然他们的小儿子没有考中秀才,但也是个识字的童生。而且,他们的几个孙子也都在镇上的学堂里读书,不说别的,识字那是肯定会的。苏青青心里暗自思忖,一个敢举全家之力供养孙辈上学的人家,想必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最初的两年里,农户对小小主子的照顾可谓是尽心尽力。虽然与男孩相比,待遇略有不如,但相较于女孩来说,已经好上许多了。
苏青青每个月都会按时将银子扔进农户家的院子里,靠着这些银子,农户的几个孙子都顺利通过了童生试,其中大孙子更是一举考中了秀才。然而,好景不长,渐渐地,农户的贪欲被一点点地滋养了起来。他们不再满足于每个月二两银子的抚养费,而是得寸进尺地要求增加到三两银子。
又到了一个月一次苏青青送银子的日子,就在这天晚上,当她走到农户家院墙旁时,突然注意到墙根处有一块石头压着一张纸。苏青青好奇地弯下腰,将那张纸捡了起来。借着月光,她将其凑近眼睛仔细一看,才看清了信上的内容。
想到小小主子确实还年幼,需要更多的照顾和关爱。而且,这三两银子对她来说也不算多。于是,她毫不犹豫地从怀中掏出三两银子,扔进院子里面。
然而,让苏青青始料未及的是,下个月的这天,当她再次来到农户家送银子时,竟然在同样的位置又发现了一封书信。信上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明显的威胁意味。信中要求苏青青将每月的三两银子增加到五两,否则不仅要将小小主子赶出家门,还要把她送到王老爷那里,任由王老爷将小小主子卖掉。
苏青青的眉头紧紧皱起,心中对这家人的贪得无厌感到十分厌烦。她不禁想,这家人怎么如此不知足呢?而且,从这封信的笔迹来看,字迹工整而有力,苏青青猜测这应该是大孙子所写。小小年纪就如此行事,她实在是不喜欢这样的做派。但是,她真的很想看看他们下一次准备开口要多少银子,所以她决定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看看他们到底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又到了该给银子的日子。果不其然,当她来到那个熟悉的位置时,那里又压着一封书信。只不过,这次信上只有寥寥几个字:“十两银子,否则后果自负!”
苏青青看到这句话,气得差点笑出声来。这家人的胃口真是越来越大了,竟敢狮子大开口,一下子从五两银子提高到了十两银子一个月!他们难道不知道普通农户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劳作,也未必能挣到十两银子吗?更别说有十两银子的存款了。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苏青青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只见她三下五除二将信揉成一团,随手扔在地上,仿佛那只是一张毫无价值的废纸一般。她转身就想走,然而,她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不甘。于是,她停下了动作,蹲下身子,将纸团重新捡了起来。
苏青青展开纸团,再次看了一眼里面的内容,然后毫不犹豫地在纸团里包了一块石头。接着,她像扔垃圾一样,将包裹着石头的纸团用力扔进了农户家的院子里。
纸团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最终落在了院子的一角。扔完纸团后,苏青青并没有立刻离开。相反,她悄悄地猫着身子,躲在围墙外面,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院子里的一举一动。
纸团落地的瞬间,从房间里迅速窜出几个人影。他们动作敏捷地散开在院子里,开始四处搜寻着什么。不过,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他们似乎遇到了一些困难。之前的银子因为会反光,所以他们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就发现它的位置。然而今天,尽管他们已经将院子里几乎每一寸地方都摸索过了一遍,但仍然没有找到那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