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这之前,周信与他口中的殿下并不相熟,这一切的渊源,还得从周信的父亲和殿下的母亲说起。
周信的父亲名叫周勇,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尽管家境贫寒,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日子也还算过得去。不过,好景不长,他八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光靠娘亲一个人实在是养活不了母子俩。
娘亲苦苦支撑三个月之后,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为了给周勇谋求一条生路,娘亲选择将他送到一家医馆去做药童。她自己则是在安顿好周勇之后,改嫁给了隔壁村的猎户。
说是药童,其实就是学徒,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却一文工钱都没有的那种学徒。然而,尽管如此,周勇却很知足,因为至少他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作为一个身份最低微的学徒,他在医馆里的日子并不好过。周勇每天都被呼来喝去地做着各种杂活,却没有人愿意教导他、培养他。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月,周勇心中渐渐明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是时候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了。
虽然周勇不识字,但他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大夫,识字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于是,他下定决心,从最基础的识字开始学习。
于是,周勇每次都会趁着跑腿时那短短几分钟的将药方上面的字记在心里,等到有空时再与药材柜子上的字对照,辨认出药方上的字究竟是哪一个。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刚开始的时候,一整天下来,他甚至连一个字都学不会。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一日又一日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就这样,随着他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他轻易就能说出各种药材的属性以及功效。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所展露出来的这种天赋就被人发现了。于是,顺理成章地,他终于得到了重视,他从一个学徒晋升成为坐堂大夫的助手。这下,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各种病症和药材。
就这样,在不到弱冠的年纪,他就已经成为了医馆里最年轻的大夫。与他前后脚进入医馆当学徒的那些人,大多数因为吃不了苦,已经陆续离去了。只有两个人仍然留在医馆里,其中一个还在做着学徒的工作,另一个则成为了大夫的助手。
他很珍惜这份同袍之情,因此,知道那人成为助手之后,他主动将那人要到了身边。然而,他万万没有料到,那人早就对他怀有嫉恨之心。在后来的一次抓药过程中,那人竟然擅自增加了其中一味药材的用量。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导致了老妇人的死亡。
次日一早,老妇人的家属抬着她的遗体来到医馆,气势汹汹地讨要说法。他们一张嘴就要一百两银子作为赔偿,否则便扬言要将医馆告上公堂。听到医馆治死了人,不知从哪里涌来一大群人,将医馆围了个严严实实,水泄不通。
看着周围众人的指指点点,听见他们像苍蝇一样“嗡嗡嗡”地议论此事。医馆一心只想尽快平息这场风波,好将此事掩盖过去,压根没有想过去调查事情的真相。
医馆原本想置身事外,但他们心里清楚,这件事毕竟发生在医馆里,还牵扯到了人命官司,若医馆一点银钱也不赔偿的话,实在说不过去。于是,周勇和一锭银子同时从医馆里被扔了出来,一起被扔下的还有一句话:“这个妇人的病情是周勇看的,你们去找他索要剩余的赔款”后,医馆的大门就“砰”地一下合上了。
然而,别说是九十两银子,他连一两银子都拿不出来。那些人眼见他不掏银子,就气势汹汹地要拉他去见官。周勇第一次经历这种事,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能呆愣愣地站在那里,任由他们摆布。
就在这时,一名女子骑着一匹骏马慢悠悠地从路口经过。她身着火红的骑装,一头青丝被精心梳理成一个高马尾,垂在他的身后。女子左手紧紧握着缰绳,右手则握着一根赤色的皮鞭。她的脚下蹬着一双黑色的皮靴,看起来很是英姿飒爽的模样。
在女子的身后不远处,紧跟着几名同样骑着高头大马的男女。他们的穿着虽然不如女子那般鲜艳夺目,但也都是整齐利落,显然是训练有素的随从。
女子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黑压压的人群,她一眼就注意到了那个被人群裹挟着的身影。那是一个年轻的男子,他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那样单薄和无助。
女子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带着满心的好奇,女子伸手招来身后的侍从,让他前去打听一下到底发生了何事。侍从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回来向女子禀报。
“小姐,我打听到了,说是这医馆治死了人,死者的家属正在找医馆的麻烦呢。”侍从如实说道。
女子听后,心中顿时来了兴趣。她平日里就喜欢看一些奇闻轶事的话本子,难得亲自碰到这样的事情,自然是不肯错过。于是,她决定弄清楚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好好地吃个清楚明白的瓜。
女子压低声音,继续对着侍从低声耳语了几句。侍从恭敬地拱手应下,一个翻身上了马,直接打马而去。
没过多久,侍从便领着一个女仵作匆匆赶回来了。女子见状,毫不犹豫地从马背上一跃而下,稳稳落地后,她对着女仵作点了点头,便带着一行人挤进了围观的人群中。
经过一番恐吓和威胁后,仵作才得以给死者验了尸,这才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那个助手的确私自增加了药量,但这并不是妇人死亡的直接原因。妇人真正的死因是毒杀,而这背后的原因,却让人有些唏嘘。
原来,妇人的孙子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但家里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聘礼。此时妇人又生了病,虽然大夫说可以治好,但妇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也活不了多久了,不想将家里仅有的银子浪费在自己身上。于是,趁着无人注意,妇人自己偷摸服下了砒霜,被人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
妇人拼着最后一口气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家里人,便带着一丝心满意足的微笑阖上了眼。这是她为子孙做的最后一件事,用自己一条微不足道的命,来让子孙的生活变得更好。事已至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商议之后,妇人的家人最终决定按照妇人的遗愿去做。于是,他们开始着手实施这个计划,希望能够从医馆那里讨要到一笔银子,以便完成妇人的遗愿。
到了这个地步,真相总算水落石出,周勇的确是无辜的。
医馆一直有人躲藏在紧闭的大门后面,一是为了防止妇人家属冲动之下破门而入,二也是为了时刻了解事情的的进展。得知这个结果后,医馆重新敞开大门,掌柜笑眯眯就想把周勇叫回去,继续在医馆做坐堂大夫。但经此一事,他已经心灰意冷,无论如何都不肯再回到医馆。
周勇对那女子拱手道谢之后正要离去,却被那女子叫住了脚步。女子知道他是大夫,而且是颇有天赋的大夫,便询问他是否愿意跟随在自己身边,为她所用。无处可去的他自然是欣然应允了,毕竟女子可是他的救命恩人。
然而,女子并没有像她所说的那样,将周勇留在身边。她心里很清楚,如果让周勇留在自己身边,那简直就是大材小用,完全是对他天赋的一种浪费。只有太医院那样的地方,才是周勇应该去的地方。
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注意,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别人过多关注周勇,女子可谓是煞费苦心。她并没有用自己的名义,而是将她的痕迹彻底抹去,然后改头换面将他送进了太医院。女子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考验周勇,她心里实在好奇得紧,她很想看看,没有自己的助力,周勇到底能爬多高,是徒有虚名,还是名副其实。
初来乍到的周勇,在太医院里就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人,几乎没有得到什么重用。然而,他对此毫不在意,因为他所追求的并非名利,而是医术的精进。
就这样,他在太医院里平安无事地度过了两年的时光。这两年里,他对外面的世界不闻不问,一心只专注于医术的研究。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不仅在太医院里站稳了脚跟,而且他的医术在这段时间里又有了长足的进步。不过,经历过上一次的事情后,他变得更加谨慎和低调。他学会了收敛自己的锋芒,不再轻易展露自己的才华。
然而,太医院里的日子注定不会太平。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大雪纷飞,整个宫廷都被白雪覆盖。按照惯例,今夜的夜间值守本不应该轮到周勇,但恰巧有一位同僚家中有事,便与他对调了值夜的日子。
三更时分,万籁俱寂,周勇以为这又会是一个平安无事平平无奇的夜晚。他困得不住打瞌睡的时候,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太医院的宁静。原来是宫里传来口谕,要求所有值夜的太医立刻进宫。太医院里的众人不敢怠慢,纷纷急匆匆地收拾好东西,跟随传旨的公公一同入了宫。
众人一路小跑,穿过长长的走廊和庭院,直奔那处灯火辉煌的宫殿而去。一到屋内,众人先是恭恭敬敬地给年轻的皇帝行了礼,然后才站起身来,垂着头等待皇上的吩咐。
皇帝年轻却又威严的声音响起:“你们当中,谁的医术最高?罢了罢了,只要你们能让皇后平安诞下麟儿,朕重重有赏!”
在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宫里,不知道皇后其实并不得皇帝宠爱的人,恐怕屈指可数吧?然而,很不巧,周勇恰好就是那其中一个。
在这深宫中,能够生存下来的人,无一不是聪明人。毕竟,如果不够聪明,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又怎么可能活到现在呢?
所以,当众人从皇帝的语气中嗅出今天的事情恐怕难以善了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周勇。尽管他们很不想承认,但周勇的确是他们所有太医当中医术最为高明的人,除此以外,实际上周勇是他们一致挑选出来的敲门砖,也是替死鬼。君心难测,谁知道皇帝到底希不希望皇后娘娘平安诞下麟儿呢?既然如此,那不如找个人来探探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