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白永衡和李伯文拉着满满一车的腊肉香肠,兴高采烈地往回走。一路上,两人都在热烈地讨论着如何为这些香肠腊肉制造声势。
毕竟,这么多的香肠腊肉,如果仅仅卖给董老板一个人,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全部卖完。而且,白记也不能完全依靠董老板一个人来养活呀。
所以,他们决定要让这些香肠腊肉广为人知,最好是每个来店里的顾客都能点上一份。这样一来,不仅不用担心销路问题,还能保证有多多的银子入账。
首先,两人想到的就是给香肠腊肉取一个高大上的名字。毕竟,同样的东西,一个好听的名字往往能比一个俗气的名字卖出更高的价格,有些甚至能贵上好几倍呢!而且,换个名字也可以巧妙地掩盖香肠腊肉的制作方法,因为“腊肉”的“腊”字和“香肠”的“肠”字,一个直接透露了制作方法,一个则暴露了原材料。
然而,尽管两人绞尽脑汁,却始终未能想出一个比“香肠腊肉”更为贴切的名字来。无奈之下,他们也只好作罢,不再继续纠结于这个问题。
接下来,关于造势的事宜,白永衡认为无需太过刻意。他相信,只要董老爷随口一提,便会有无数人闻风而来,慕名品尝白记的美食。然而,李伯文对此却持有不同的看法。
在李伯文眼中,董老爷固然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但他毕竟无法做到一呼百应。毕竟,董老爷所处的阶层与普通百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难以触及到董老爷那样的高度。
因此,李伯文坚持认为,还是应该采取更为主动的宣传方式。他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方案:凡是光顾白记用餐的顾客,无论人数多少,每一桌都将免费获赠一小盘的香肠腊肉。这一小盘的份量无需过多,每样只需几片即可。
李伯文之所以这样提议,是因为他深知人性的弱点——面对送上门且免费的东西,几乎没有人能够真正抵挡住这种诱惑。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实现口口相传的宣传效果,还能够成功吊起人们的胃口。因为虽说有一盘,但实际上仅仅只有寥寥数片而已。如果是一个人独自享用这道菜,或许还能勉强解解馋。
然而,一旦一桌子有三个以上的人,每个人最多也只能品尝到两三片而已。正当人们刚刚品味出这道菜的独特风味时,却发现盘中已经空空如也,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最美好的时刻突然失去了某样珍贵的东西,让人不禁心生遗憾,难以忘怀。
毕竟,无论是何种事物,当它在最美好的瞬间突然消失不见时,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让人一辈子都念念不忘。
更何况,前来酒楼用餐的人们,很少会有独自一人前来的情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赚钱并非易事,因此当他们好不容易有机会外出用餐时,通常都会选择带上自己亲近的人一同前来,共享这顿丰盛的美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还能让这桌饭菜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至于那些因应酬而前来酒楼的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往往财大气粗,出手阔绰,而且通常会有很多人一同前来,场面可谓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白永衡听了李伯文的话后,觉得非常有道理,便下定决心按照他所说的去做。当两人回到店里时,已经过了中午的饭点,但店里仍有两三桌客人。从他们的样子来看,应该是刚来不久,因为桌子上的菜都还没有上齐,他们也都还没有动筷。
白永衡见状,连忙吩咐厨子赶紧将腊肉香肠蒸一些出来,然后尽快送上去给客人品尝用。尽管厨子动作麻利,但腊肉香肠需要清洗和蒸煮,一时半会儿上不了桌。
不过,好在最后还是赶在客人吃饱喝足之前将香肠腊肉端上了桌。然而,就在小二将腊肉香肠端到每一桌客人面前时,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每一桌的客人都不约而同地说道:“是不是端错了?我没点这个菜呀!”
面对客人们的疑问,小二赶忙笑着解释道:“这是我们白记新推出的招牌菜,是东家特意送给大家品尝的,希望大家喜欢。”
听到小二的解释,客人们纷纷露出惊喜的表情,欣然接受了这份意外之喜。毕竟,这是一道荤菜,而且还是免费的,不吃白不吃嘛。于是,客人们纷纷动起了筷子,开始品尝这道腊肉香肠。
尽管这道腊肉香肠最终被客人们全部吃光了,但反响却并不好。也许是因为客人们已经吃饱了,所以即使对这道菜有些兴趣,也实在是有心无力。
白永衡从中得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结论:要想让赠送的菜肴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在顾客饥肠辘辘之时,第一时间将其端上桌。因为在饥饿的状态下,人们对食物的渴望会被无限放大,无论是什么食物,都会让人觉得格外美味。这样一来,不愁没有人愿意为之破费。
更何况,香肠腊肉的定价并不算高,每份仅需 80 文钱。这个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虽然不算便宜,但咬咬牙还是能够接受的。当然,这一份香肠腊肉的分量肯定不会很多,半斤就别想了,能有个三两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明确了这一点后,白永衡立刻行动起来。他让厨子们提前做好准备,确保在晚上饭点时,顾客一进门坐下,这道菜就能立刻被端上桌。
果然不出所料,到了晚上,香肠腊肉的销售情况异常火爆。几乎每一桌客人都会点上一份,雅间里的那些贵客们,甚至点了不止一份。毕竟 80 文钱对于这些有钱人来说,简直微不足道,他们随意赏赐给下人的一点小费,都不仅仅只有80文。
就这样,短短几天时间,香肠腊肉就声名远扬,吸引了无数人慕名而来,想要亲口尝一尝这道美味佳肴。自然,同时也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打探消息。
这其中,第一楼的人简直就如同那苍蝇一般,第一时间就凑了上来,让人烦不胜烦。第一楼在得知相关消息后,立刻就收买了一名庄稼汉装扮的男子前来刺探消息。
这名男子抵达白记后,径直走到一个靠墙的座位上坐下,但他并没有像一般顾客那样,一落座就急不可耐地点菜。相反,他看似和店小二闲聊,然而实际上,他的真正目的却是想从店小二口中套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可惜的是,店小二显然也是个机灵人,面对男子的试探,他一直答非所问。男子见状,并未气馁,他开始故意用店小二能够听到的音量,自言自语地念叨起来。
他说自己的老母亲对这店里的香肠腊肉情有独钟,喜爱得不得了。只可惜老人家由于身体原因,无法亲自前来品尝这美味佳肴。而他自己呢,手头又没有太多的钱财,实在是买不起店里的腊肉。所以,如果能够知晓这香肠腊肉的制作方法,他就可以亲手为老母亲烹制,以尽自己的一片孝心了。
男子本以为这番话能够打动店小二,让他透露一些制作香肠腊肉的秘诀。然而,店小二却完全不为所动,对男子的这番“孝心”表演视而不见。最终,男子的如意算盘落空,他始终未能从店小二那里探听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
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白永衡可真是将这句话铭记于心啊!他不仅开给大家的工钱和第一楼毫无二致,甚至还时不时地给他们灌输一种理念:“只有白记好了,我们大家才会一起好”。
不仅如此,白永衡还不停地给大家画饼。他告诉大家,只要白记能够蓬勃发展,那么到了年终的时候,他会根据每个人的表现来进行分红。而且,工作时间越长,得到的分红自然也就越多!
这不,经过白永衡的一番洗脑,效果还真是立竿见影呢!那个庄稼汉打扮的男子才刚刚开口,小二就立刻警觉起来。等到男子提到他的老母亲时,小二不仅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反而还嗤之以鼻。
小二心里暗自思忖:“那是你娘,又不是我娘,还给我玩起道德绑架来了?这第一楼的段位也未免太低了吧!难道他们不知道吗?只要我没有道德,他们就根本绑架不了我啊!”
实际上,这不过是第一楼惯用的伎俩罢了。他们向来都热衷于以最少的代价去达成目的,或许是由于之前那些酒楼太过轻易地就让他们得逞,使得第一楼的人逐渐滋生出一种轻敌的心态。
正因如此,这一次第一楼的东家仅仅只愿意出五两银子,来雇佣一个人去刺探消息。层层盘剥之下,到这名男子手里的银子不过只剩下一两银子罢了。而这位男子,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总而言之,他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成为了那个被雇佣的人。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出乎了第一楼的意料。店小二不仅对男子的问题只字不提,反而三两句话就成功套出了男子的真实来历。
眼看着自己的身份已然暴露无遗,可自己的目的还没有达成,万般无奈之下,男子只得硬着头皮点了一道店里最便宜的菜肴,以及一道香肠腊肉。
可谁能料到,就在男子刚刚点完菜的瞬间,那道原本应该是赠送的香肠腊肉竟然迅速地被端上了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男子顿时有些尴尬,他只得强颜欢笑,陪着笑脸对店小二说道:“小二哥啊,您看能不能把刚才那道香肠腊肉给退了?我吃这一点就足够了。”
小二心中暗自叹息一声,面露无奈之色,最终还是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待上完菜后,那人狼吞虎咽地将那盘菜消灭干净。然而,面对那盘香肠腊肉,他却显得格外吝啬,他仅仅舍得品尝两片,便再也舍不得动筷。
他抬起头,目光迅速地扫视了一圈四周,确定没有人注意自己后,他飞快地用筷子夹住剩余的香肠腊肉,准备将它们偷偷装入自己的口袋里。
就在这时,一直在远处默默观察着这边动静的小二,一边出声叫住了他,一边快步朝着那人走去。
那人被当场抓包,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结结巴巴地问道:“吃不完……难道不能带走吗?”
小二并未答话,只是默默地取出一张油纸,动作娴熟地将香肠腊肉包裹起来,然后递给了那男子。男子见状,有些局促不安地接过油纸包,嘴唇嗫嚅着,无声地说了一句谢谢。
随后,男子缓缓放下几枚铜板,转身快步走出了店门。小二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轻轻地摇了摇头,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他弯腰拾起桌上的铜板,转身走向柜台,交账去了。
*
原本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复原出来的香肠腊肉,让林知意赚到了不少银子的同时,还让她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
不过,这对村里的其他人来说可是个好消息。因为熏制腊肉需要用到的柏木树,除了林知意和林达两家以外,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
而且,林知意林知意并不偏私,她从每一家购买的数量都是一样的,这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额外的收入。所以,大家自然都盼望着林知意需要的柏木树越多越好。
随着需要熏制的猪肉越来越多,林知意之前用来熏肉的那个架子已经完全不够用了。于是,她决定在老房子的前院里修建一间专门用来熏腊肉的房子。为了确保安全,她并没有选择用木板来搭建,而是特意花钱购买了青砖,盖了一间坚固耐用的青砖茅草房。
然而,这间专门用于熏制腊肉的青砖茅草房,与供人居住的青砖大瓦房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这间砖房的墙壁两侧,特意留出了数个对称的孔洞。用木棍从两个孔洞中间穿过,木棍就成为了悬挂腊肉的理想工具。而且,只需用稻草填满孔洞剩余的空隙,就能有效地延长烟雾在房屋内停留的时间,使得腊肉能够充分吸收烟雾的香气,从而更加入味。
就这样,林知意的腊肉小作坊正式拉开了序幕。白永衡每隔两天就会派人前来拉走一批腊肉,每次支付给林知意的银子都有十多两之多。如此一来,林知意手中的银子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很快便堆积成了一座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