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林达陪着林知意进城卖过一次卤肉之后,他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眼睁睁看着桶里的卤肉卖得干干净净,林达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这种感觉甚至超过了林知意本人。
尤其是当林知意将那二十枚铜板放在他手心的时候,他心里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简直满得快要溢了出来。要知道,这可是他生平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动挣到的钱,而不是像从前那样,需要对人百般谄媚、阿谀奉承,甚至是低三下四地讨要,才能得到一两个铜板的施舍。
于是,林达便大刀阔斧地将差事揽了下来。他要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靠着自己的双手养活弟弟妹妹。然而,这对于林达的弟弟妹妹们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自此之后,他们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
之前林达不能动弹的时候,林尔、林杉、林思和林琉还能采用抓阄的方式争一争。但现在,林达已经发话,他们除了照做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一个个只能无奈地撇着嘴,心中虽然愤愤不平,但却不敢有丝毫的怨言。因为他们明白大哥这样做的原因,一是不想他们承受奔波的辛苦,二是想减轻林知意的负担。毕竟,只要他们有了养活自己的能力,就可以不再麻烦林知意了,这样一来,她也能轻松不少。
就这样又过了几日,林达的身子已经彻底看不出曾经受过伤的痕迹。他走起路来健步如飞,仿佛那伤痛从未降临过一般。
即使推着满载货物的推车,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甚至比林知意还要快上几分。这并非是林知意不心疼他,而是因为林达的倔强让林知意无可奈何。
原本,林知意考虑到林达年纪尚小,且不久前才受过伤,便不让他干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只打算让他帮忙招呼一下顾客即可。然而,每次林达都会爽快地应承下来,可实际上,他根本不会给林知意触碰推车的机会。
林达总是自顾自地推着推车走在前方,与林知意保持着一段恰到好处的距离。这个距离既不会太远,使林知意无法看到他的身影,又不会太近,让林知意能够轻易地追上他。
林知意的确感觉轻松了许多,因为除了赶路之外,她不再需要做其他的事情。然而,她心里却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她决定给林达加一些工钱,从每天二十文提高到每天三十文。
这倒不是因为林知意吝啬,舍不得多给林达一点工钱。实际上,就这增加的十文钱,已经是林知意和林达博弈后的结果。
无论林知意怎样好言相劝,林达都坚决不肯接受增加的工钱。林知意无奈之下,只得使出她的杀手锏——沉着脸不说话。林达见状,也有些不知所措,毕竟他从未见过林知意如此严肃的样子。
于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林达最终只同意了增加十文钱。
当然,林知意并不是一个厚此薄彼的人。这边给林达加了工钱,杨春兰那边,则是在增加分量的第二天,就给杨春兰母女俩加了工钱。
杨春兰的工钱直接从每天三十文翻了一番,涨到了每天六十文。那是因为杨春兰每天要做的活计可不少,清洗猪下水时她就出了不少力,更别说还得负责到镇上去售卖。她可是林知意的得力助手,说是左膀右臂也不为过,林知意自然不想亏待她。
林知意原本的打算是直接将杨春兰的工钱涨到一百文一天呢!可谁能想到杨春兰听到这个好消息,第一反应竟然不是高兴,而是一副惶恐不安、受之有愧的模样,随即便是严厉的拒绝。无论林知意怎么劝说,她就是死活都不愿意接受这个价格。没办法,林知意只得一降再降,从最初的一百文一直降到了六十文,这时候杨春兰总算是松了口,表示可以接受这个工钱。
不过,林知意还是暗自下定决心,依然按照原本的计划,每天给杨春兰一百文的工钱。至于那多出来的四十文,林知意打算先替杨春兰存着,等以后找到合适的机会,再一起交给她。
至于桃儿,林知意也从原来的每天十文工钱增加到了每天二十文。虽然这个涨幅并不是很大,但对于桃儿这样的小姑娘来说,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这天收摊回去的时候,林知意照样走在林达的身后,她突然发现林达的个头好似窜高了一截,比自己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高了不少,眼看着就要超过自己了。林知意不禁感叹,时间过得可真快啊,林达即将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呢!
想到这儿,林知意曾经的那个念头顿时像野草一样,在她的脑海里疯狂生长。于是,林知意果断叫住了林达,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告诉了他。
她原本以为林达会对她的提议感到震惊或者不解,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林达的反应异常平静,甚至还露出了一副“终于来了”的表情。
这下轮到林知意有些诧异了,她不解地盯着林达,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到一些端倪。
林达似乎察觉到了林知意的目光,他的脸微微一红,有些羞涩地笑了一下,然后轻声说道:“知意姐,其实我早就有这种想法了,只是一直不敢说出来。我怕你会觉得我太贪心。”
林知意闻言,不禁挑了挑眉,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哦?那你倒是说说看,你具体是怎么想的?”林知意饶有兴致地问道。
林达见林知意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心中稍安,于是他详细地解释道:“就像我们之前乞讨时那样,一开始我们全部扎堆聚集在一个地方,虽然能要到一些铜板,但数量非常有限。有时候运气好,能要到十几个铜板,但有时候运气不好,可能只有四五个铜板,甚至一个铜板都要不到的时候也是有的。”
“可是,如果我们分开去不同的地方乞讨,情况就会大不相同。即使我们能要到的铜板依然很少,但因为我们去的地方多了,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林达的话说完,便一脸忐忑的看向林知意,等着她的回答。
林知意点了点头,表示对林达观点的赞同。紧接着,两人开始共同商议摆摊的具体位置以及负责摆摊的人员安排。
林知意心中暗自思忖,不做就不做,如果要做,就得干一票大的!因此,她决定在城东、城西和城北这三个地方分别设立一个摊位。如此一来,所需的人手自然就会增多。
经过一番思考,林知意初步拟定了人员分配方案。林达、林梧和林琉可以前往其中一个摊位,而林尔、林杉和林思则可以负责另一个摊位。这样一来,他们就无需每天上演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大哥的背影这样的戏码了。
然而,还剩下一个摊位,究竟该由谁来负责呢?林知意不禁在心中划拉起合适的人选。突然间,林知意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李季孝!
李季孝既无需参与学堂的建设工作,也无需从事其他谋生的活计来养家糊口。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年满十六岁,比林达还要年长一些。如此看来,他简直就是为这个摊位量身定制的最佳人选啊!
至于打下手的,林琉下面不是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嘛,年纪小?不存在的,如果两个不够的话,大不了给他安排四个嘛,再不济的话,六个也行。
于是,到了镇上,林知意便直奔杨木匠家去定制推车去了。这一次,杨木匠终于在家了,他还是那副胡子拉碴的模样,让人一眼就能认出他来。
一看见林知意,杨木匠的眼睛顿时就亮了。他甚至连招呼林知意坐下都顾不上,就像一阵风似的,“嗖”地一下跑进屋里去了。
林知意被杨木匠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搞得有些摸不着头脑,站在原地直发愣。不过,她也没等太久,杨木匠很快就又跑了出来,和他一起出来的,还有他的妻子杨氏。
只见杨氏一把拉住杨木匠,然后满脸笑容地招呼林知意和林达坐下。不仅如此,她还手脚麻利地给两人上了温热的茶水。
待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杨氏这才向杨木匠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可以开口说话了。杨木匠见状,连忙将一直紧紧攥在手里的一个布袋塞到了林知意的手中,并示意她打开看看。
布袋一入手,林知意立刻感觉到手心里沉甸甸的,而且从布袋里还透出一些明显的棱角,她心里已经大致猜到了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果然,当她小心翼翼地打开布袋时,里面赫然躺着一堆白花花的银子,粗略一看,这些银子至少得有二十几两呢!
杨木匠激动得脸色通红,只听他语无伦次地道:“我本来想明天给你送去的,没想到你今天就过来了,这可真是太巧啦!这样一来,我也省得再跑一趟了。对了,这些是之前答应给你的分红,你快收下吧!”
林知意迟疑地道:“这……这怎么会有这么多啊?”
随即又联想到之前钱记粮铺的掌柜曾经跟她说过,这折叠桌竟然能卖到一两银子一套!这让她心里越发地不踏实起来。
于是,林知意追问道:“我……我听说你这折叠桌卖到一两银子一套,不会是真的吧?”
听闻此言,杨木匠怒不可遏,他猛地一拍大腿,只听得“啪”的一声脆响,然后他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屁股重重地坐在了一张尚未完工的椅子上。他气愤地说道:“哪有啊?这都是那些有心之人胡乱编造出来的谣言,也不知道是哪些蠢货竟然会相信如此离谱的价格!”
听到这儿,林知意感觉杨木匠在内涵自己,但她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说话,杨木匠似乎是反应过来自己说错了话。他道:“林娘子,你别误会啊,我这不是在说你啊!”
林知意无奈,都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的反应,一旁的林达则是捂嘴偷笑,杨氏则是狠狠地瞪了一眼杨木匠,杨木匠讪讪地笑了一下,接着说道:“我卖的折叠桌椅不过才三百文一套而已,而且能小赚一笔,也完全是因为我抢占了一个先机罢了。”
说到这里,杨木匠的情绪越发激动起来,他瞪大了眼睛,继续说道:“至于一两银子一套的传闻,那是有人从我的手里用三百文买了去,然后再转手以一两银子的高价卖出去,如果是这样也就罢了,更过分的是,他们还把我说成是个掉进钱眼里的小人,只知道见钱眼开!呸!分明就是那些无利不起早的商人干的好事,真是为了赚钱什么都做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