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个领到铜钱的人,李平松本来可以早早地离开,但他硬是留下来看完了全程。因为他想亲眼看看其他人在面对林达一行人鞠躬感谢时会是什么反应,是会像他一样手足无措,还是会镇定自若。
看到最后,他注意到其他人的表现其实并没有比他好到哪里去。有的人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有的人则面带尴尬,甚至还有人差点摔倒。对比之下,他只是被铜钱砸了脚,实在算不上是最丢脸的那个人。这下,李平松总算是放了心,因为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这种场合下会感到不自在。
其实仔细想想,大家都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也是情有可原的。再说了,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平日里互相帮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他们虽然出了力,但相应地也领到了工钱。这明明就是一件银货两讫的事情,只不过货物是他们所付出的劳动罢了。哪里就值当他们说什么辛苦不辛苦,谢不谢之类的话语,真是怪让人难为情的。
出糗的人们都抱着和李平松一样的心态,而那些少数没有出糗的人,则纯粹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看着别人的窘态,他们也不禁笑出声来。
就这样,在一片还算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铜钱终于发完了。顺路的人们开始呼朋唤友地三三两两结伴回家,嘴上还在谈论着刚才的事情。
就在这时,李德清突然叫住了大家:“大家别忘了,明天早一点过来帮忙哈!已经耽误了好几天了,明天休息一天,好好吃一顿,后天就要继续修建学堂了。早一日把学堂建好,孩子们就可以早一日上学了。”
看着众人渐行渐远的背影,李德清简单和林知意交待了明日宴席的安排之后便离开了。此时,时辰尚早,太阳还高悬在天空中,尚未西斜。将林达扶回床上躺着之后,林尔领着其他弟弟妹妹们,开始各自去打扫属于自己的房间。
房屋终于修建完成,最高兴的莫过于林达兄妹十五人了,这意味着他们今天就可以搬离林知意的房间,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这些天以来,他们一直都是睡在林知意房间里的地上。
在还没有新衣服的时候,他们是直接裹着身上那破旧的乞丐装,就这样席地而眠。然而,到了他们一人得到两身新衣服的那一天,他们并没有因为有了新的衣服,就将自己的乞丐装扔掉。而是将其清洗干净,晾干之后垫在地上当作床铺。
他们倒不是嫌弃睡在地上,而是因为他们占据了林知意的房间,导致林知意母子俩只能在厨房里打地铺睡觉。这让孩子们感到十分愧疚和不安,而且林知意对他们越好,他们越发的于心不忍。
实际上,村子里有好些婶子都过来邀请他们过去住,其中就有杨春兰和王桂花。然而,面对如此盛情,他们却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其中原因有四:一是不想和兄弟姐妹们分开;二是他们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三是不想让林姐姐欠下人情;四是他们实在不想看到别人嫌弃的眼神。
其实也没有什么要收拾的,无非就是把地面清扫一下,然后将各自的床铺整理好,这样就能够住人了。说起来,他们的床铺也非常简单,就是在四块石头上面横着搭了几块木板而已。只要在上面铺上一层稻草,再铺点布在上面,就可以当作床来睡觉了。
虽然这样的条件十分简陋,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寒酸,但他们却感到非常满足。毕竟,说到底林知意与他们非亲非故的,然而她却能够如此尽心尽力地为他们付出,这已经让他们深感自己是多么的幸运。更令人感动的是,林知意母子俩自己所睡的床铺,其实也与他们的并无二致。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就有人送来了一头猪。考虑到这是为了给林达他们接风洗尘,李德清特意把宴席的地点选在了林达他们的院子里。这个院子并不大,但是却被收拾得十分干净整洁。而且,完全不必担心摆不下那么多张桌子,毕竟这可是在农村,只要有空地,随处都可以都安放桌子。
很快,陆陆续续有人过来了。毫无意外,没有一个人是空着手来的。有的人带来了一篮子白菜,有的人带来了一兜豆芽,还有的人则带来了一筐土豆。总之,只要是家里有的,大家都毫不吝啬地带了过来。
眼见到来的人越来越多,原本安静的院子瞬间变得热闹起来。人们相互打着招呼,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空间。大家开始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各司其职,展现出一种和谐有序的氛围。
杀猪的杀猪,洗菜的洗菜,搬桌椅的搬桌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那是对即将入口的美食的憧憬,也是对林达一行人的欢迎,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
林尔领着弟弟妹妹们穿梭在人群当中,他们虽然年纪尚小,却也不甘示弱,积极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的帮忙递东西,有的帮忙摆放碗筷,小小的身影在人群中忙碌着,显得格外可爱。
就连躺在床上的林达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面对如此热闹的场景,他在床上根本躺不下去。大家拗不过他,只好给他搬了一张椅子,让他远远地坐在边上,既能看到院子里的热闹,又不至于被小孩子冲撞,受到二次伤害。
林达坐在椅子上,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他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忙得不得了。他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过,明明还是个少年,他脸上的笑容却是那种只有历经沧桑的成年人才会拥有的欣慰笑容。他做梦都没有想过,此生还能过上这样安稳幸福的日子。
林达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林知意身上,他知道,这一切的改变都源自于林知意。是林知意的出现,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和转机。林达在心里暗暗发誓,此生一定会竭尽全力地报答林知意。
相较于上个月李长安和李长喜洗三那天的菜肴,今日的饭菜可谓是丰盛至极。其中就有昨天林知意特意卤制的一大锅猪下水和猪头肉。这锅卤肉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自从确定了卤肉的配方后,林知意便每天都雷打不动地卤制一个猪头和一副猪下水。林达和栎儿等十六个人以及大黄这一条狗对这道美味简直是爱不释口,不管有多少,每天都能将其吃得干干净净,少有剩余的时候。当然,林知意自己除非必要,否则是一口都不会吃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林知意的错觉,她总觉得大黄的毛发似乎变得更加油光水滑了一些。林知意想,或许是因为荤的吃多了的缘故吧。看来,要说养人的话……不对,是养狗,还是荤的来得快啊!
考虑到今日人多,林知意特意提前拜托刘屠户帮她多买几副猪下水和猪头肉。虽然镇上只有刘屠户一家卖肉的,但林知意知道他肯定有自己的门道。否则,他总不可能拥有一家大型的养殖场,自己又要养猪又要杀猪卖肉吧?
对刘屠户来说,这或许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但对林知意而言,却需要她一个镇一个镇地去跑,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所以,还是拜托刘屠户更为容易和妥当。
果不其然,刘屠户总共帮林知意买到了四副猪下水和猪头肉。林知意满心欢喜地将这些食材全部卤制出来,结果,大铁锅一锅装不下,林知意拿出小铁锅,直到两口锅都装得冒了尖,才勉强将四副猪下水以及猪头肉全部装下了。
然而,当晚林知意把卤好的猪下水和猪头肉端上桌时,林达他们却异口同声地表示不想吃,非要留到第二天宴席上大家一起享用。林知意看着他们拼命吞口水却还要强装不想吃的模样,心中不禁觉得好笑,但她也并未揭穿他们。她知道他们是担心明日不够吃,这才这样口是心非。
除了卤制的猪下水和猪头肉,林知意还准备了一道竹笋炖鸡。这竹笋是上次村里人送她的,她将其晒干后又重新泡发,与那四只养在院子里的母鸡一同小火炖煮出来的。
说起这四只母鸡,林知意真是有些无奈。它们每天除了要吃两把糙米(吃的比她和栎儿都多)以外,还把她院子里的菜啄得乱七八糟,不成样子。如果这四只母鸡产蛋勤快的话也就罢了,偏偏四只鸡三天都不一定能下得了四个蛋,完全就是光吃不干活的主儿。这无疑让本林知意就入不敷出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所以,为了及时止损,只有对不住这这四只母鸡了。
还有村里人上次送的那些鸡蛋,终于在今天全部消耗殆尽了。这可真是不容易啊,毕竟那些鸡蛋数量可不少呢。
不仅如此,还有一整头肥美的猪,以及大家带来的各种新鲜蔬菜,这些食材加在一起,那可不就是一顿丰盛至极的大餐嘛!
今天这一餐,大家不仅吃得满嘴流油,而且吃得心满意足。大家一边大快朵颐,一边不停地夸赞这顿饭的美味,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可以说,今天的这一餐,不仅满足了大家的味蕾,更拉近了林达他们与村民们之间的距离,为他们未来在这个村子里的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