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家里现在什么调料都没有,林知意决定先烤几个土豆填肚子,烤土豆的同时顺便烧水把自己和狗娃清洗干净。
狗娃负责烧火,林知意负责去后院水井打水,来来回回五六趟终于把铁锅装满了。母子俩并排蹲在灶台前面,眼巴巴的盯着里面的土豆,狗娃不时往灶膛里面加柴。随着锅里的水不断蒸腾起来热气,烤土豆开始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当这诱人的香味达到顶峰时,母子俩的忍耐也到了极限。
林知意找了一根棍子把几个土豆扒出来,黑乎乎的土豆,已看不出来本来的面目。林知意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土豆,烫得她在两只手里不停的倒腾几下才拿住,只见她捡起地上一根筷子般长的木片,一手拿着土豆,一手飞快的在土豆上面刮呀刮,黑黑的灰簌簌的掉在地上,脱掉黑乎乎的外衣,露出黄黄的冒着热气的土豆,她一边刮,一边旋转土豆,两手配合得极好,就像是做惯了这事似的。
不一会儿,一个散发着迷人香味的烤土豆出现在了狗娃的手上。
“吃吧,小心烫,慢点吃哈,吃完了娘再给你拿”,林知意笑眯眯地看着狗娃道。
狗娃点了点头,乖巧的捧着烤土豆小口小口的吃着,一双大大的眼睛亮晶晶的,就像满天星辰都装在了他的眼睛里。
林知意飞快的把土豆全部刮了出来,拿起一个送入嘴里,还不忘小声感叹:“真香啊,特别是外面这一层烤得焦焦的脆皮,要是再有一碗麻辣辣椒面就好了”。
吃完土豆,林知意宠溺的看着嘴上脸上全是黑乎乎的痕迹的狗娃,透过狗娃林知意好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只是那个时候她是被宠溺的看着的那个。
“栎儿,以后你就叫栎儿吧!”
栎儿依旧乖巧的点了点头:“好的,娘”。
林知意接着道:“娘以后就叫林知意,林是双木林,知是知道的知,意是意义的意…以后你就叫林容朗,宽容的容,开朗的朗,你喜欢这个名字吗?栎儿”。
栎儿笑得眼睛弯弯:“只要是娘给的我都喜欢”。
林知意怜爱的摸了摸他的头,不小心瞥见自己手指甲缝里面的黑泥,她下意识的收回了手,在心里说服自己:反正我们两个一样的脏兮兮臭烘烘,谁也不嫌弃谁,再说了,一会儿不是还要洗澡嘛,不丢人,不丢人,反正也没有外人。
林知意起身去把桂花婶子给的木盆和衣服拿进厨房,木盆不大,林知意兑好了水,先给栎儿洗澡,栎儿小脸红扑扑的,但还是听话的让娘脱光衣物站到盆里。
林知意看着脱光的栎儿,心紧紧的揪在一起。栎儿太瘦了,排骨根根分明,有衣物遮挡的时候只觉得瘦,脱掉衣服才感觉到触目惊心,他比一副骷髅架子多不了几斤肉。林知意心疼的抱着栎儿,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把栎儿养得白白胖胖的。
收敛好情绪,林知意开始给栎儿洗澡,沐浴需要的东西什么都没有,那就简单洗一个清水澡吧。期间不停地打水、加水、换水,在数不清换了多少盆水以后,终于将栎儿洗干净了。林知意给栎儿换上桂花婶子给的衣服,将他赶去院子里面晒干头发。
又过了半个多时辰,林知意终于将自己也收拾干净了,期间也是不停的打水、加水,换水,最后把脏水全部倒掉,把盆清洗干净斜靠在墙上,她也来到院子里面晒干头发。
一走出房间,迎接她的是春日里暖融融的阳光,晒在身上让人感觉很舒服。林知意慢慢用手指头穿过头发,一边梳理着打结的头发,一边四处观察。
这是一个被一座又一座的山包围着的村子,最里面一圈山不算很高,还能看见外面连绵不断更高的山,整个村子就像是依偎在大山的怀抱里一样,依稀能看见村口一条小路弯弯绕绕的从两座山之间穿过。村子中间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河岸两边是一排正在抽嫩芽的柳树,柳树曼妙的身姿正在随风飞舞。农田里一片又一片黄灿灿的油菜花引人夺目,低矮的房屋四处散落着分布,有几缕炊烟袅袅升起,升到半空就被风吹散了。远处一片嫩绿色的山上隐隐若现白色的、粉色的花,交相辉映,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林知意看得痴了,加上这蓝天白云暖阳,这就是一幅跃然于纸上的山村画卷,是多少人童年时渴望逃离的地方,又是多少人年老时梦中的世外桃源。
她很久没有静下心来欣赏一下身边的风景,看着这一幅美好的画卷,林知意想起桂花婶子的话,这里是昭国昭平十三年的黔州乐安县东山镇李家村,黔州,倒是和她的家乡名字一样,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地方。搜肠刮肚的想了想她记得的历史,也不记得有昭国这个国家和朝代,她有点迷茫,毕竟未知总是让人感到危险和不安。但随即她又释然了,重活一世已经是她额外得来的了,多活一天就多赚一天。既来之,则安之,勇敢知意,不怕困难。
林知意明白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修补屋顶,只是恰好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但是春天乍暖还寒,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开始下雨了,她可不想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冷热交替的春天容易受寒生病,她能熬得住,栎儿不一定熬得住。
但是看着这课本中才见过的茅草屋顶,林知意犯了难,这个到底要怎么修补呢?
就在这时,从隔壁院子里走出来一个妇人,径直走到林知意身边,热情的和林知意攀谈起来。一段话毕,林知意知道邻居家住着一家七口,当家的叫李山根,妇人闺名杨春兰,娘家是隔壁杨家村的,夫妻俩共育有五个孩子,大女儿桃儿,今年十一岁,二女儿杏儿,今年九岁,大儿子大柱,今年八岁,二儿子二柱,今年六岁,三女儿花儿,今年三岁。
林知意也趁机说了她和栎儿如今的名字,毕竟都是隔壁邻居,要是连名字都不知道的话总感觉不太熟的样子,在攀谈中杨春兰得知了林知意的担忧。
杨春兰撂下一句“别担心,这都是小问题”后转身回了家,看着她的背影,林知意一头雾水:聊天不是聊得好好的吗?怎么突然就走了?她摇摇头,继续思索着修补屋顶的办法。
过了一小会儿,有孩子的嬉笑声传过来,林知意听见动静,回头看了一眼,就见杨春兰出来了,后面跟着一个瘦瘦高高的皮肤黝黑的男人,男人后面是一串孩子,一家人每个人手里都抱着一捆稻草。孩子们把稻草放在地上,七嘴八舌的打过招呼后开始叽叽喳喳的说话,林知意一时分不清是来的是一群鸭子还是一群孩子。
杨春兰被吵得烦了,抬手一挥把孩子们赶出去玩耍。得到准许的孩子们像鸭子一样四散开来又汇合在一起,嘎嘎嘎的说着话就要走出院子。走在最后的花儿回头看了一眼栎儿,顿了一下,转身跑回来拉住栎儿的手,示意栎儿和他们一起出去玩耍,栎儿看了一眼林知意,眼神里的渴望快要溢出来了。林知意点点头,栎儿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和花儿一起跑着追上哥哥姐姐。
林知意目送几个孩子走远,回过神才发现李山根和杨春兰抬着一架梯子走过来了,林知意忙跑上去一起抬,动容地说道:“嫂子,真是太麻烦你们了,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才好”。
杨春兰嫂子不以为然:“咱们都是一个村的,说什么谢谢,这就是搭把手的事”。就在这时,梯子被放在地上,林知意和杨春兰松开扶着梯子的手,杨春兰直起腰继续道:“村长常说“远亲不如近邻”,村子里就咱们两家离得最近,我帮你是应该的,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都可以找我呀”。说完还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林知意顺着她的动作看过去,只见那饱满浑圆随着她的动作颤了颤。
林知意目光像是被烫了一下,她飞快收回目光,一低头看见的是自己破破烂烂的鞋子,林知意愤愤不平,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李山根把梯子架好,爬上去开始修补屋顶,林知意和杨春兰在地上扶着梯子继续东拉西扯。李山根真是干活的一把好手,没用多久,屋顶就修好了。
按理说应该留杨春兰一家吃饭,但家里现在什么都没有,林知意就没有留。她去厨房拿了一棵白菜、一棵萝卜、三颗鸡蛋,准备当做谢礼送去杨春兰家,东西不多,但这是目前为止她能拿的出手的最好的东西。
等了几分钟,林知意拿上谢礼,去了杨春兰家。
远远的就能看见李山根在院子里忙活着,走进院子林知意才注意到地上摆满了竹条,原来李山根正在编簸箕,杨春兰在一旁坐着休息。看见她来,杨春兰笑得很是开心,但是瞥见她手里面的东西,眉头皱了一下,正要开口说话,林知意连忙出声:“嫂子,孩子们在长身体,这是拿给孩子们补身体的。”
杨春兰下意识还是想拒绝,但林知意的话说在了她的软肋上,她推拒几回之后最后还是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