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合练的余温尚未散尽,王家庄的训练场已被划分成三大块,红色的标记绳在滚烫的地面上拉出清晰的界限。王巢站在高台上,手里拿着新拟的训练章程,目光扫过下方忙碌的身影——针对首次合练暴露的短板,为期一周的针对性整改已正式铺开。
“第一块区域,新老混编训练!”王巢挥了挥手臂,指向左侧最开阔的场地。赵大勇正带着人重新编队,将每个百人队拆分成二十个五人小组,每组固定搭配两名老队员、三名新队员,胸前别着相同颜色的布条以示区分。“记住,每个小组就是一个作战单元!”赵大勇的声音洪亮如钟,“老队员管指挥、教配合,新队员练反应、强执行,三天内必须做到‘一人动、全组应’!”
一队的王虎正带着小组演示交替掩护,他卧倒射击的同时,身后的新队员立刻蹲身装弹,另一名老队员则警惕地观察四周,动作衔接得丝毫不差。“看清楚了!”王虎打完一枪,迅速侧身翻滚,“遇到敌人,老队员先接火,新队员别慌,按我教的步骤装弹,咱们轮着来,火力不能断!”
新队员们听得格外认真,手里的燧发枪握得紧紧的。之前合练时的慌乱还历历在目,如今有老队员手把手带着,心里踏实了不少。一个叫狗剩的新队员第一次成功配合完成射击,激动得脸都红了,忍不住低声对身边的老队员说:“张哥,刚才那下是不是特稳?”老队员拍了拍他的肩膀:“稳是稳,但动作慢了半拍,再练十次!”
王巢走下高台,挨个小组查看。看到有小组配合生疏,他就亲自示范:“装弹时腰要弯低,别给敌人当靶子;老队员喊‘换’的时候,新队员立刻顶上去,别犹豫!”他一边说,一边接过燧发枪,用标准动作完成装弹、瞄准、射击的全套流程,“就照这个速度来,每天练两百次,形成肌肉记忆!”
中间的场地则是小队长专项指挥区。吴刚搬来几块大石板,上面用炭笔画着不同的战场地形,二十名小队长围着石板坐成一圈,沈文正拿着木棍讲解指挥逻辑。“上次合练乱了阵脚,根源是你们只会‘死记方案’,不会‘灵活应变’!”沈文的声音带着几分严肃,他虽没直接带兵,却在训练班把指挥理论啃得透彻,“公子教过‘三级响应法’:前线乱了先稳自己队伍,再看友邻动向,最后听总指挥部令,记不住的抄五十遍!”
四队队长上次被骂得最狠,此刻听得格外专注,手里的小本子写得密密麻麻。沈文刚讲完山地指挥,他就立刻举手:“沈先生,要是友邻队伍没按计划包抄,我该怎么办?”“问得好!”沈文赞许地点头,用木棍在石板上画了个箭头,“立刻发信号弹请示,同时让自己的队伍守住侧翼缺口,不能让敌人钻空子——记住,指挥的核心是‘控局面’,不是‘等指令’!”
为了模拟实战压力,吴刚还特意安排了老队员扮演“传令兵”,时不时跑来传递“虚假军情”:“左翼被突破了!”“后勤车翻了!”小队长们必须在瞬间做出判断,要么派兵支援,要么调整部署,稍有迟疑就会被记上一笔。“慌什么?”吴刚盯着一个慌乱的小队长,“不过是假消息就乱了方寸,真到了战场怎么办?再练!”
右侧的后勤补给训练区同样热火朝天。沈文将后勤队分成运输、警戒、应急三个小队,运输队推着火药车练习快速装卸,警戒队手持长刀守护两侧,应急队则背着药箱、扛着备用火药,随时准备补位。“上次被溃散人流冲乱,是因为咱们没警戒、没预案!”沈文站在土坡上指挥,“现在运输队走中间,警戒队在前开路、在后殿后,遇到混乱立刻鸣哨,应急队负责疏导,再冲散一次,全体罚跑十圈!”
话音刚落,李铁牛就带着几名队员装作“溃散兵”冲了过来,嘴里还喊着“快跑啊!敌人来了!”。警戒队立刻横刀拦住,齐声喝道:“不许乱!往两侧走!”应急队则迅速上前,将“溃散兵”引向旁边的通道,运输队趁机加快速度,推着火药车稳稳通过“混乱区”。“好!”沈文忍不住喝彩,“再来一次!这次加十倍的人!”
三天后的清晨,训练场上的景象已截然不同。新老混编小组的配合愈发默契,枪声、口令声、脚步声形成了整齐的节奏;小队长们面对“突发军情”从容不迫,指挥手势干脆利落;后勤队更是创下了“五分钟送完前线补给”的新纪录。王巢站在高台上,调出系统面板,上面显示“针对性训练见效,各模块能力初步提升”,嘴角忍不住扬起笑意。
整改的第六天,王巢决定搞一场“模块验收”。他随机抽取五个混编小组进行实战对抗,指定两名小队长临场指挥,再让后勤队配合完成三次紧急补给。对抗开始后,混编小组迅速抢占有利地形,老队员指挥得当,新队员执行坚决,短短十分钟就“击溃”了对手;小队长根据战场变化及时调整部署,信号弹、传令兵配合得丝毫不差;后勤队更是在“炮火干扰”下,精准将火药送到指定位置。
“不错!”王巢满意地点头,“但别飘,明天全团合练,要是掉链子,之前的努力全白费!”
第七天一早,全团合练如期举行。这次模拟的是“流寇围攻庄子”,一千名队员按新编制列队,小队长们站在队伍前端,眼神坚定;混编小组的队员们肩并肩,胸前的彩色布条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沈文带着后勤队早已在三个备用补给点待命,火药车、药箱摆放得整整齐齐。
“开始!”随着吴刚挥动红旗,扮演流寇的队员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呐喊声震耳欲聋。
“一队守正门!二队堵侧门!”赵大勇的命令刚下达,小队长们立刻带着混编小组冲了上去。正门的混编小组迅速结成防御阵型,老队员卧倒射击,新队员蹲姿装弹,“砰砰”的枪声连成一片,流寇刚靠近就倒下一片;侧门的队员则利用壕沟掩护,交替推进,将流寇死死挡在寨墙之外。
“左翼压力大!请求支援!”一名传令兵飞奔而来。四队队长立刻喊道:“三、四小组跟我走!其他人守住阵地!”他带着小组快速穿插,抵达左翼时正好赶上流寇第二次冲锋,“扔火把!交替射击!”小队长的口令清晰有力,队员们立刻执行,火把在空中划出弧线,精准落在流寇阵中,枪声随即响起,瞬间缓解了左翼压力。
后勤补给更是堪称完美。沈文接到“正门火药告急”的信号,立刻下令运输队走备用路线,警戒队在前清障,短短三分钟就将火药送到。刚返回补给点,又接到“侧门有伤员”的消息,应急队背着药箱,在警戒队掩护下飞速赶到,熟练地包扎伤口、抬送伤员,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王巢骑在马上,绕着战场巡视,脸上满是欣慰。没有了之前的混乱,没有了指挥的失灵,没有了补给的脱节,一千人的队伍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在高效运转。
半个时辰后,“流寇”被彻底“击溃”,合练圆满结束。队员们欢呼着举起燧发枪,声音震得树梢沙沙作响。
赵大勇策马来到王巢身边,脸上是难掩的激动,忍不住赞叹道:“公子,您这练兵真是有鬼神之术!才一周时间,弟兄们的变化简直天翻地覆!”
王巢笑了笑,转头看向正在清点物资的沈文和整理队伍的吴刚:“不是我有本事,是弟兄们肯吃苦,更是针对性整改找对了路子。”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但这还不够,咱们的目标不是打败流寇,是在这乱世里活下去,得接着练!”
夕阳西下,训练场上的队员们还在加练。混编小组在练夜间射击,小队长们在推演攻城战术,后勤队在熟悉新的补给路线。灯火亮起时,王巢再次调出系统面板,上面赫然显示:【针对性整改完成,民团综合战力提升40%,解锁“高效协同作战”技能,民心值+】。
他知道,王家民团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那些曾经的短板,如今已变成了强项;那些曾经的慌乱,如今已化作了从容。在这明末的乱世里,这支队伍正在用汗水浇筑底气,用磨合凝聚力量,而属于他们的硬仗,很快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