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九月下旬的蓬莱已浸在深秋的凉意里,但总兵府内的气氛却灼热得如同盛夏。沈文捧着刚核算完的二次远航总账,快步穿过回廊,靴底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急促的声响,手中账本的封皮因被汗水浸湿而微微发皱——账本里的数字,足以让整个登州卫为之震动。

“公子!二次远航总账清算了!”沈文掀开门帘,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激动,“三路船队共带回白银一百二十万两,加上胡椒、苏木等货物折价三十万两,扣除商户分成、船队损耗、工匠俸禄等所有开支,纯利足足一百五十万两!这还没算日本药材的订单与西班牙人的硝石约定!”

王巢正对着沙盘摆弄兵棋,听到“一百五十万两”的瞬间,指尖的兵棋微微一顿,随即抬眼望去。虽早有预期,但这个数字仍超出了他的估算——第一次远航纯利不足三十万两,此次直接翻了五倍,海贸的红利终于彻底爆发。他站起身,走到案前接过账本,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条目,最终落在末尾的合计数上,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一百五十万两,足够我们干一件大事了。”

“公子是想……扩军?”沈文瞬间领会了他的意图,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自登州卫整训以来,陆军虽有五千精锐,水师三千将士,但面对后金的虎视眈眈与倭寇的不时袭扰,兵力始终捉襟见肘。

“不止是扩军,是彻底强化战力。”王巢走到墙边悬挂的兵力分布图前,指尖在“陆军”“水师”的标识上重重一点,“传我命令:陆军从五千人扩编至八千人,水师从三千人扩编至七千人,总兵力达到一万五千人。另外,讲武堂扩招至两百人,从军队与流民中选拔识字、有勇力者,半年内培养出能独当一面的基层军官。”

沈文倒吸一口凉气。一次性扩军七千人,这不仅需要巨额军饷,更要充足的武器、铠甲与粮草。但看着王巢坚定的眼神,再想到账上的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他随即挺直腰杆:“公子放心!粮草、军饷的事交给我,保证供应不缺!只是武器装备……目前铁匠坊日产燧发枪二十支,火炮每月仅能造五门,怕是跟不上扩军速度。”

“这个我早有准备。”王巢从怀中掏出一枚青铜令牌,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这是系统兑换权限的凭证,“用五十万两白银从系统兑换:燧发枪三千支、佛郎机炮五十门、红衣大炮十门、制式铠甲一万套,三日内必须送达火药坊旁的秘密仓库。另外,再兑换一批冶炼、锻造的改良图纸,交给李铁头,让铁匠坊尽快实现武器自给自足。”

沈文接过令牌,只觉入手沉重。他虽不知“系统”为何物,但每次王巢拿出类似的指令,总能带来超乎想象的物资,当下不再多问,躬身应道:“我这就去安排!秘密仓库已派亲兵看守,兑换的物资一到,立刻登记入库,绝不泄露半点风声。”

次日清晨,扩军的消息如同惊雷般在登州传开。告示刚贴出,总兵府外就排起了长队——有流离失所的流民,有身怀武艺的猎户,有曾在边军服役的老兵,甚至有不少周边州县的青壮年,听闻登州卫军饷优厚、装备精良,纷纷赶来投军。

负责招兵的陈武身着甲胄,站在高台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过排队的人群:“诸位听着!登州卫招兵,不问出身,但求身家清白、年满十六、身无残疾!入伍者,月饷一贯‘登州通宝’,战死有抚恤金,伤残有安置!但丑话说在前面,入营后必须服从军纪,敢违令者,军法处置!”

话音刚落,人群中立刻响起热烈的响应。一名身材高大的流民挤到前排,高声道:“俺叫赵铁柱,老家被流寇烧了,爹娘都没了!俺有力气,能扛枪,求将军收留!”说着就要下跪,被陈武一把扶住。

“起来!登州卫的兵,不下跪!”陈武拍了拍他的肩膀,“去那边登记,验明身份,合格了就入营。”

招兵工作持续了整整五日。陈武与水师统领赵三亲自把关,通过体能测试、身份核查、忠诚度问询三道关卡,最终从三万余名报名者中选拔出七千名合格者——陆军补充三千人,水师补充四千人,其中不乏弓马娴熟的老兵与臂力惊人的壮汉。

新兵入营当日,蓬莱城外的校场上旌旗招展。七千名新兵身着统一的灰色号服,整齐列队,目光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王巢站在检阅台上,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声音通过亲兵的呐喊传遍校场:“诸位弟兄!你们来登州卫,是为了混口饭吃,更是为了保家卫国!我王巢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好好训练、奋勇杀敌,将来定让你们衣锦还乡、家人安康!”

“愿为公子效力!愿为登州死战!”新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得校场周边的树木微微颤抖。

检阅结束后,新兵被分成十队,由讲武堂结业的学员担任队长,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基础训练。校场上,喊杀声此起彼伏:有的在练习队列,步伐整齐划一;有的在练习刺杀,枪尖寒光闪烁;有的在学习火枪操作,“装填、瞄准、射击”的口诀不绝于耳。陈武穿梭在各队之间,不时纠正新兵的动作:“握枪要稳!火药要填实!扣扳机时别闭眼,看清楚靶子再打!”

与此同时,秘密仓库的物资正源源不断地运往军营。三千支燧发枪被分到各队,枪身黝黑发亮,比铁匠坊自制的更为精良;一万套铠甲整齐叠放,甲片用精钢打造,轻便却坚硬;五十门佛郎机炮被运到水师战船,十门红衣大炮则安置在蓬莱港的炮台之上,炮口直指海面,威慑力十足。

一名老兵抚摸着手中的新燧发枪,眼中满是惊叹:“俺在边军待了十年,也没见过这么好的枪!这枪身、这准星,比朝廷配发的强十倍!跟着王公子,果然没选错!”

新兵们的训练热情愈发高涨。每日天不亮,校场上就响起了脚步声;深夜,营房里还能听到背诵军纪的声音。有老兵带头,新兵们进步极快,短短十日,就已掌握基本的队列与火枪操作,不少人甚至能在五十米外命中靶心。

与陆军同步,水师的扩编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赵三将新补充的四千名水手分成两部分:两千人编入现有战船,学习操舵、扬帆、火炮操作;两千人由老水手带领,在近海进行适应性训练,熟悉海风、潮汐与船只性能。另外,老陈带着工匠们对水师的战船进行改造——原有的五艘福船加装了新的帆具与炮位,新造的十艘改良福船也已下水,每艘配备佛郎机炮十六门、燧发枪二十支,战力较之前提升了近一倍。

“公子,水师战船已全部改造完毕!”赵三在码头向王巢汇报,指着远处的船队,“新补充的水手已能熟练操作火炮,昨日演练,十艘战船齐射,命中率达到七成!另外,斥候快船增加到八艘,每日巡查航线,倭寇再想偷袭,绝无可能!”

王巢登上一艘改良福船,走到甲板尽头,望着乘风破浪的战船编队,满意地点头:“很好。水师是登州的屏障,不仅要护船队安全,还要能主动出击,将来遇到倭寇或外夷商船挑衅,要能一战而胜!”

“末将遵命!”赵三单膝跪地,“水师将士已备好,随时可迎战!”

就在陆、水师紧锣密鼓训练之时,讲武堂的扩招也顺利完成。两百名学员中,有五十名是从现有军队中选拔的骨干,一百五十名是从新兵与流民中挑选的识字青年。周先生亲自制定课程,除了传统的兵法、阵法,还新增了“火器战术”“航海知识”“后勤管理”等实用科目,甚至邀请李铁头讲解火炮原理,沈文传授账房技巧。

一日午后,王巢来到讲武堂,正好遇到学员们在进行沙盘推演——模拟登州卫与倭寇在海上作战,一方指挥战船,一方扮演倭寇,攻防之间,尽显谋略。看到王巢进来,学员们纷纷起身行礼,一名年轻学员上前汇报:“公子,我们正在推演‘近海伏击战’,利用斥候快船诱敌,再用战船火炮夹击,倭寇船队必败!”

王巢俯身查看沙盘,见推演的战术清晰、布局合理,眼中闪过赞许:“思路不错,但忽略了潮汐的影响。近海作战,涨潮与落潮对战船转向影响极大,若不计算准确,很可能被倭寇绕后偷袭。”说着拿起木杆,在沙盘上标出潮汐的流向,“此处应设伏兵,待倭寇进入伏击圈,趁落潮时断其后路,才能万无一失。”

学员们听得茅塞顿开,纷纷点头称是。周先生抚须笑道:“公子指点,胜读十年书。有公子这样的明师,这些学员将来定能成为栋梁之才。”

扩军的同时,沈文正忙着核算粮草与军饷。他带着账房先生们清点仓库,核对账目,三日三夜未合眼,终于在第五日清晨捧着账本走进了王巢的书房。“公子,账目已算清!”他将账本递上,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清晰,“目前库房有粮食十万石、‘登州通宝’八十万贯、白银一百万两;扩军后,每月需消耗粮食八千石、军饷一万五千贯,按此计算,粮草与军饷可支撑半年以上。”

王巢接过账本,逐一翻看:粮食主要来自登州卫开垦的荒田与商户的捐赠,足够一万五千人食用;“登州通宝”流通顺畅,军饷发放毫无压力;白银则预留了五十万两,用于后续的海贸与工坊扩建。“粮草还能再储备一些。”他沉吟道,“让沈文派人去青州、莱州收购粮食,按市价上浮一成,确保三个月内再收五万石,做到有备无患。”

“我这就去办!”沈文应道,“青州的粮商与咱们合作过,听闻是为军饷收粮,定会全力配合。另外,铁匠坊按系统图纸改良后,燧发枪日产已达三十支,火炮每月能造八门,再过一个月,就能实现武器自给,不用再依赖系统兑换了。”

“这就好。”王巢松了口气。系统兑换虽能解燃眉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唯有实现自主生产,才能在乱世中站稳脚跟。他走到窗边,望着校场上正在训练的新兵与远处繁忙的码头,心中已有了新的规划:“沈文,你安排一下,下月启动第三次远航,船队规模扩至二十艘商船、八艘战船,分赴日本、南洋、吕宋、马六甲四地,货物以丝绸、瓷器、药材为主,务必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沈文连忙记下:“第三次远航的商户招募已提前启动,这次开放十五个名额,报名的商户有五十多家,筛选工作下周就能完成。另外,赵三建议从水师抽调两艘战船,尝试开拓印度半岛的航线,公子觉得可行吗?”

“可行,但要谨慎。”王巢点头,“让赵三派斥候快船先探路,摸清航线与当地势力,若风险可控,再派商船前往。咱们的目标是长远贸易,不是一蹴而就。”

十月中旬,第三次远航的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二十艘商船装满了货物,八艘战船配备齐全,水手与将士们斗志昂扬;讲武堂的第一批扩招学员已结业,奔赴各营担任基层军官,将系统的战术与军纪带到新兵中;铁匠坊的武器产量稳步提升,库房里的燧发枪与火炮堆积如山;蓬莱港的炮台已加固完毕,十门红衣大炮虎视眈眈,守护着一方海域。

王巢站在总兵府的了望塔上,俯瞰着整个蓬莱——校场上,新兵们的训练已初见成效,队列整齐,火枪射击精准;码头上,商船与战船整装待发,商户们忙着清点货物,脸上满是期待;集市里,“登州通宝”流通顺畅,百姓们购物便利,脸上洋溢着安稳的笑容。

沈文走上了望塔,递给王巢一件披风:“公子,天凉了,披上吧。第三次远航的船队明日出发,赵三已做好准备,保证能再创佳绩。”

王巢接过披风披上,目光望向远方的海平面:“沈文,你说这乱世,咱们能守住登州吗?”

沈文坚定地说道:“能!咱们有一万五千精锐、充足的粮草、先进的武器、兴旺的海贸,还有公子您的运筹帷幄,别说守住登州,将来定能打出一片更大的天地!”

王巢笑了,眼中满是坚定。一百五十万两白银的红利,不仅带来了兵力的扩充,更凝聚了人心、夯实了根基。他知道,只要再完成两次远航,积累足够的财力与物资,登州卫就能真正成为乱世中的一方净土,甚至能主动出击,改变这个时代的走向。

“明日船队出发,我去送行。”王巢转身走下了望塔,脚步沉稳,“告诉赵三,此次远航,不仅要带回白银与物资,更要摸清各海域的殖民势力与贸易节点,为咱们将来的水师扩张铺路。”

沈文紧随其后,大声应道:“遵命!”

夜色渐浓,蓬莱城的灯火逐渐亮起,如同繁星点缀在大地上。校场的喊杀声渐渐平息,码头的忙碌趋于安静,但总兵府的灯火依旧明亮——王巢正在沙盘上推演未来的布局,指尖划过的地方,既是登州卫的现在,更是这个乱世中,属于他的未来。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造化一炁神诀原神:一株草也可斩落星辰天之湮永恒界四合院:家有七仙女,我真忙原神:最可爱的魔神!年代快穿之炮灰随心所欲童年回忆:从恐龙宝贝继续开始开棺大吉股市风云之逆袭传奇盗墓:开局大慈大悲手魔法这么练也是可以的吧帅小白封神路火影之星噬黄亦玫每日一问,宝宝今天亲亲吗快穿:疯批宿主在线作妖熊出没:异界幻想亮剑:满级悟性,手搓M1加兰德绝宠妖妃:邪王,太闷骚!逆天仙途:废柴的崛起亮剑:我只能卖民用品怎么了?快穿精灵梦叶罗丽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雁行录拒绝清北的我,只好去盗墓了俏寡妇搞钱上瘾,小狼狗他求贴贴四合院:和贾东旭一起进厂重生九零小辣椒职业大神竟然是邻家哥哥穿越七零年代:冬至春又来七零:暴躁小妹靠打人救爹暴富啦一人之下:非主流艺术家的成长重生做富婆:有钱又有闲修无敌仙路我的大小美女老婆逃婚当天,我傍上了大佬人在奥特:开局这个世界开始娘化德哈:重温旧梦快穿之万人迷路人甲摆烂攻略指南诡异降临,狂印冥钞的我无敌了鬼律师卿本佳人,奈何要做母老虎救命!病弱小可爱他超乖穿越火影陪四代目长大天道闺女之九门小师妹爱人祭天,大小姐杀疯了认亲侯府被替嫁,玄学祖宗闹翻天穿书女配太嚣张,绿茶白莲心慌慌亲爱的请抓牢天道九叶
爱读书屋搜藏榜:火影人之咒印七零军嫂娇又凶,海军老公拿命宠世子爷的黑莲花,能有什么坏心思白月光降临,季总沦陷了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宜修重生,脚踩纯元上位诸天签到,从四合院开始萌妃快扶我起来吃糖穿越农女种地忙全民转职:我召唤魅魔雅儿贝德白月光岁月静好,主角团负重前行洪荒:从云笈七签开始重生成猫守护你结巴女生成为教授的历程为什么我又重生了致命游戏:归梦快穿:当狐狸精绑定生娃系统后我是黎家姑娘快穿之绝美工具人拒绝做炮灰逆世仙途:林风飞剑诛魔一秒一罪奴,女帝跪求我别反!霍欧巴,宠我如初领证后,周队长宠妻成瘾高冷大叔甜宠妻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美小护与腹黑男神医生的恋爱史娇软答应说:皇上臣妾又有身孕了重生:拒绝当舔狗,我同桌超甜斗罗:穿成唐三,开始修仙七零小知青被军官宠麻了尘埃花成长记百炼谱仙缘竹马为我弯腰诸天:从成为刘沉香开始崛起柯南世界里的失控玩家徐千金和他的教练女友四合院生活乐无穷午夜交易所竹影深几许与主角相爱相杀的那些事道乡之修道成仙灵兽归元记摄心妖妃倾天下魂穿之杀手王妃不好惹我在觅长生迷情浴爱偷听我心声后,全家都想逆天改命诸天从噬灵魔开始某美漫的超级进化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死刑犯返校,班长喊我交作业水木残局旱神诡情诸天乱斗:开局截胡晓组织红楼:我的好感度系统炸了宇宙律主我的私房照模特竟然是老板娘无级圣莲一人:从爬出宝儿姐挖的坑开始三界御厨永夜重生:道士穿越血族卵开局手搓EVA,吓哭校花奈克瑟斯:开局迪迦世界蜗牛壳里的星光剧场荒山后院小李飞刀本源共鸣:我以武道撼九天星槎绘卷:格蕾修的万界纪行什么?总裁秘书竟是豪门小少爷驭兽诸天,星耀神级情绪系统:开局退婚反手成神K线之外权力走廊宿命归途2花都绝世小神医征途与山河深情战神:律界逆袭傲娇史莱姆与他的无头骑士六剑弑天录红楼:逢冤?不,我是恶魔当铺掌柜:七剑归一斩天机珠魂:十二武脉从狼烟北平开始科幻电影不好拍?我直接上真家伙锦书修仙记被嘎腰子前,觉醒诸天模拟器缅北之价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双人末日求生:杀神与花瓶校花我父亲是仙帝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鸿蒙动乾坤剑神叶枫快穿之和男神生宝宝夜半鬼语录护花仙尊:系统助我踏碎九天觉醒异能,众天骄被我折服!随机传送门:万界美人图鉴又更新两娃嗷嗷哭?随军!抱去找首长爸奥特:你说我哥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