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帝时期,所采用的提取海盐的方式为煮盐法,也被称之为“烧钱的盐晶”
比如:需要大量的柴,还需要运输柴,成本那是蹭蹭的上涨,人口越多,需要的盐也就越多。
而像是池盐和井盐都有固定的产量,特别是井盐可谓是少之又少,一般而言专门供给皇室成员。
而不仅如此内地的池盐和井盐也是通过煎熬卤水来制盐,并且这是制作池盐和井盐唯一的方式。
即便是产量巨大的海盐也因为煮盐法只能以小规模、分散式的生产,这也就导致虽然盐的销量中海盐占据半壁江山。
但实际上大梁每年盐的总体产量是远远不够大梁人的消耗的,更多的百姓其实连盐都买不起。
而晒盐法则是文帝上位之后提出的,当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存在。
“晒”这个字就突出了这个方式最为关键的点,晒盐法玩完完全全的依靠自然天气。
虽然不用消耗大量的柴,但也更加的不稳定,非常的依赖天气,且并没有煮盐法快速。
用煮盐法大概数个小时便能得到盐,但用晒盐法则是需要数十天。
晒盐法对光照,风力等等都有要求,所以晒盐法是完全不适合池盐和井盐的。
从长远的角度上看文帝的晒盐法是胜过煮盐法的,毕竟对于大梁而言柴是个致命的缺点。
“伐木煮海”长此以往下去将会对大梁的经济产生巨大的打击,煮盐是每时每刻的,但树木的生长却是需要时间的。
更不要说还要将树木运输到沿海地带,以供煮盐。
文帝登基之后选定了几个地方初步的进行晒盐,拿钱修建盐田,文帝那是一边愁一边高兴。
每每看到自家的国库那都是恨不得和李内史两人抱头痛哭,要打仗、要修建盐田,要发俸禄,要赈灾……李内史那真的是恨不得给自己卖了。
这个时候谁来李内史那都是得喷个三道,而且光喷不给钱。
甚至是打上了官员们得俸禄的主意,古有官员无钱从朝廷借钱,今有我老李大义为朝廷暂缓发俸。
什么奉常、宗正、少府那都是别想要从李内史身上拿钱,他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凭借一己之力拦下了三位九卿。
直接喷的他们找不到北,要不是看他们这群官员平日里的餐食就不咋滴,他真的想要还从这上面扣点下来。
管钱这玩意好也是好,不好也不好,那要钱的时候李内史都恨不得给自己掰成三瓣,谁敢来要求,谁就是他老李的敌人!
想一想咱景帝时期的治粟内史是何等的风光,应该是不缺钱的主,毕竟景帝可是个能花钱的主,修建的东西不少,特别是“二帝陵”
这晒盐法要不是文帝好说歹说,说到时候所得收益,七成全部归国库,剩下得两成军费,其余各部分一成,才给李内史安慰住。
不然我有点怀疑如果文帝强硬要求,老李会立马辞职不干,把这烂摊子甩给文帝】
{虽然晒盐法初期投资比较大,需要修建盐田,一旦成功,产量是稳定且巨大的。
分散的,小规模的煮盐法官府是很难进行管理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大梁不彻底的将盐管控起来的原因。
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豪强只要和当地的官府勾结起来,想要盐还是挺简单的}
{但是天气不好控制,特别是沿海地区,只能选择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进行晒盐,其他的地方还是保留煮盐法。
产量是提高了,节省了不少的资源消耗,但质量下降了。
晒盐法盐品质量含有不少的杂质,这大概也就是晒盐法所出盐价格低的缘故吧。
总之,各有利弊,但总体而言盐的价格是被打下来了,普通百姓算是有了选择}
{毕竟如果长期的使用煮盐法,估计过不了几百年北方沿海的森林就将没了,消耗殆尽。
而从内地运输树木,无疑又是增加了盐的成本,而晒盐法只需要前期投入修建盐田的钱,而且产量甩煮盐法几条街都不止}
{虽然杂质确实是比较多,但比起吃不上盐早死这点,还是吃海盐吧}
{感觉我现在可以穿越到景帝时期了,有造纸术、印刷术、晒盐法等等在手,我将天下无敌!}
这晒盐法搞得景帝心痒痒,能出现在天幕上的方法那都是有它自己一定的优越性在身的。
消耗柴少了啊,即便是有点杂质之类的,笑话,就跟他们的煮海盐法没点杂质似的,只要是能吃,现阶段吃不死人就行。
毕竟不吃盐那是真的要死人的,几天不吃盐,人就会感觉到头晕,乏力,大约七天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情况,不久之后就会死掉。
所以,总结来说完全的不摄入盐坚持不了一个月。
区区杂质而已,又不是立马的死掉,毕竟这盐它便宜啊。
便宜的话,要求肯定是要低点的。
大梁的百姓其实是完全的忽略了杂质这点,只看见了价格低这三个字,没钱那才是真正的要命。
“虽说有点杂质,可能会于寿命有碍,但这毕竟是未来的事情,解决好眼前事才是首要的”
秦泽叹息,倒也不是不想要把这盐提纯,粗盐提纯,他也是略知一二。
溶解、过滤、煮、加碘,之后便是精盐。
这样的精盐他们皇家都尚且吃不到,更不要说普通人了,步骤那是更多了,价格肯定要比现在的盐还要贵上不少。
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消费的起的,所以,这样的粗盐就很好,能吃,就行。
至于李内史,秦泽双眼无神,这丫的估计也是个奇才,抠门抠的和他有的一拼,谁来都不给钱,这才是他的好臣子啊。
把抠门的名声那全咽下去,秦泽估计未来的自己提及涨官员俸禄这事,李内史肯定是怒喷全场,大杀四方。
所谓“开源节流”李内史啊,你这“节流”节的也太狠了点。
财务这活,不好干啊。
谁干谁疯!
而且危险性极大,据秦泽所知他现在想要去见治粟内史怕是得去大牢见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