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操作完全是将文帝架在火上烤,前面好歹只有李牧官一人,这次人数那是直线上升。
如果文帝真的硬要去实行这政策,怕是王子承巴不得的,那脸上一闪而过的得意,自满在场的人都没有错过。
这压根就是故意的,等着文帝不同意,他就能全了他的大志,并且还带上这么多的人,足以被天下人敬仰。
但如果文帝同意了,这人也不仅能够达到目的,或许也不免的得寸进尺。
所以,你到底会怎么应对呢?
景帝看着天幕上的文帝,压根就不为其担忧,直到现在还从来没人让秦泽吃过亏。
就连那刘杰也只不过是口头上占占便宜,实际上还是文帝让着他,懒得动手罢了。
【“哈哈哈”大笑声从上首传到下面跪着的众人耳中,他们不免的有些惊恐。
怎么好好的,陛下突然笑起来了?
这笑声突兀的出现,特别是在殿中这种情况下,显得格外的恐怖,更是让一些胆小的朝臣浑身颤抖。
不断在心中揣摩着文帝的意思,但怎么也想不到文帝为何大笑。
“王相之子,不愧是王相之子,倒是颇有王相之风范啊,行了,都起来吧,吾倒也不是听不进谏言之人。
此事,确实是吾欠考虑了,尽收天下之田,务必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文帝的语气突然变得和蔼可亲起来,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彷佛刚刚的一切都是错觉一般。
但文帝说到最后一句话时那眼神瞥向前面的几位带头的大臣,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不过嘛,吾虽不禁止田地赎买,但是”
文帝的话锋一转,下首的朝臣们情绪瞬间再次紧张起来,特别是听到后面的“但是”两字。
“义田,学田,既名为地方官府,那必定实也为官府所有,为朝廷所有。
各位、各家宗族可不要昏了头,不小心动用国库的收益,这可是死罪。
虽然吾很想收归天下之田,但毕竟要考虑到各位大臣们的谏言,唉,这义田、学田交予各家族手中,始终未能发挥它的实际意义。
这不,各地的学堂都停了,交由各家管理实在是太差了,今后就由朝廷一律接手。”
群臣:“???”
脑子有点蒙圈,等等,陛下说什么来着,义田、学田是谁的来着?什么叫做交予我们后面的宗族管理。
然后管理的不好,朝廷不交给他们管理了??
如果他们没记错的话,那义田、学田不原本就是他们的吗?
陛下这是要明抢?一点都不带拐弯的啊?
啥玩意就归朝廷了?好家伙,这不妥妥的针对他们吗?
毕竟只有有钱有权有势的人才搞义田学田这一出,普通的大梁百姓压根不搞这一出,对他们的影响大约等于无。
所以,搞了这么半天有啥区别?
不对,群臣摇摇脑袋,还是有点区别的,一个是全没,一个是半没。
但陛下这话已经相当的明显了,两者之中选一个,带头的几人对视一眼,立马跪谢。
总要比全都没了要好,不能再在文帝的底线蹦跶了。
王子承非常满意,总归是它逼迫文帝退让一步了。
“爹,这可是您都做不到的事情,而我却做到了,我保住了我王家传承的根基!”】
{就文帝这变脸速度,快啊,给我都吓了一跳}
{一松一紧,一驰一缓,尽在文帝的掌控之中啊}
{感觉双方都挺满意的,特别是王子承,估计以为是自己让文帝知难而退了。
我很好奇王相到底是怎么培养的,不对,是怎么起了让王子承入朝的心思?}
{王子承好歹也是嫡长子,而且那个时候是举荐制度,王相又是丞相,入朝为官很容易,起点都比别人高上一截子。
别人又卖王相面子,无人敢惹,这家伙的还以为是自己的能力}
{其实就算是他们同意文帝的“天下之田尽数归朝廷”文帝也不会同意的,这胯骨肘子一下子迈的太大可是会断腿的。
要循序渐进嘛,毕竟咱文帝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了。
先提出个他们绝对不可能同意的提议,然后在他们激烈的反对中退一步。
众人还非常高兴的同意,以为是文帝终于被他们逼的退让了。
但实际上,文帝得到了他原本就想要得到的东西,实现了最初的目标。
反倒是这群臣子在文帝的心中已经落下不好的形象,他是绝对不会要一个动不动就以死谏言的臣子的。
而且他们还损失了原本属于他们的义田学田,这次交锋可谓是文帝大获全胜}
【等王子承把这事告知王相,王相指着他的脑袋大骂。
“汝乃愚钝之材”
听着王子承的辩解,王相一口气喘不上气差点就被气死了。
他心中知晓,从传言到王子承这个蠢材上当,一切的种种不过在陛下的意料之中。
王相只从王子承的叙述中就得知文帝的目的,不是文帝被逼的退让,而是这才是文帝原本的目的。
妥妥的引人上钩,估计是要看看准备清算谁,毕竟现在虽然科举举办了几届,但绝大多数还是达官子弟考中。
等到普通学子也有一争之力,哪里还有他们这些人的存在?还给陛下留下极为不好的印象。
王相只盼陛下能在他百年之后看着他的面子对王家照顾一二】
{唉,王相真的是为了他这好大儿操碎了心,临到死前不忘为好大儿在文帝面前刷上一波存在感。
最后好大儿顺利的退出长安,这长安朝廷中的纷纷扰扰,好大儿把握不住。
王相也不知道他死后文帝还能记得多久,情分总有消耗完的一天,只要好大儿安安分分的这辈子绝对不愁}
{不愧是文帝的好老师,只从王子承的偏向叙事中就能找到完整的事情脉络,从而明确文帝的目的}
{唉,人手还是太少,有志者还是太少,不然文帝可以直接贬贬贬。
就像仁宗一样,一上位就贬了六十来位大臣,根本就不缺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