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光门的感觉,并非撕裂或冲击,而是一种温和的、全方位的“浸润”。仿佛从一片虚无的深海,缓缓浮入一个充满温暖光明的浅湾。当五感重新变得清晰时,五人已置身于“天人道”。
首先感知到的,是“气”。浓郁到化为实质的灵气,带着清甜的气息,无需运功,便自主地从周身毛孔钻入,滋养着他们的形神。这灵气中蕴含着一种纯粹的“喜乐”因子,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身心舒畅,眉宇舒展。
紧接着是“景”。他们站在一片无垠的云海之上,云絮柔软而坚实,承托着万物。远方,巍峨的宫阙若隐若现,琉璃为瓦,白玉为阶,金霞缭绕,宝光冲霄。近处,有琼树玉林,枝叶间悬挂着自发清鸣的玉铃;有蜿蜒仙泉,流淌着散发醇香的甘露。空中不时有珍禽异兽翩然飞过,姿态优雅,鸣声悦耳。更有曼妙的天女虚影在空中飞舞,洒下缤纷的花雨,那花瓣触地即融,不留痕迹,只余馨香。
没有寒暑,没有昼夜,光线永远维持在一种最舒适的明亮度。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了意义,只有永恒的祥和与美好。
“这便是……天道?”青霖深吸一口气,浓郁的生机让她体内的草木之力欢欣鼓舞,几乎要自行运转周天。她伸出手,一片由光凝结成的花瓣落在她掌心,带来一阵微弱的、直达神魂的愉悦震颤。
“哼,华而不实。”赤焰双臂环抱,周身那在非想非非想天被压抑的火焰重新升腾起来,但在这极致祥和的环境中,那火焰也少了几分暴烈,多了几分明亮。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试图找出这完美画面下的不谐之处。“太完美了,完美得像一张画。”
素铧静立原地,双眸清澈,倒映着这片极乐胜景,却无丝毫沉迷。“能量层级稳定,规则外显为‘乐’与‘美’。一种高维度的……秩序化存在。”她的分析冷静得近乎无情。
黄堇蹲下身,手掌按在云絮构成的地面上。厚土之力缓缓渗透,他微微皱眉:“根基……很稳固,但感觉不到‘生长’与‘变化’,只有永恒的‘存在’。”
玄圭没有说话,他手中的黑色玉圭表面,那原本凝滞的星河重新开始缓缓流转,只是速度比在非想非非想天时慢了许多。玉圭正在记录,记录这天道的规则,记录这极乐的本质。他抬头望向远方那些辉煌的宫阙,目光深邃。
就在这时,一道温和的光芒在他们前方汇聚,化为一个身影。那是一位天人男子,容颜俊美无俦,身披霞光仙衣,脸上带着一种恒定不变的、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他的气息与整个天道浑然一体,强大而祥和。
“远道而来的梵行者,欢迎莅临天人道。”天人开口,声音如同玉磬轻鸣,悦耳动听,“我乃接引仙使,璇光。感知到诸位特殊的‘观测’波动,特来相迎。”
他的目光扫过五人,在玄圭手中的玉圭上微微停留了一瞬,笑容不变:“天道至乐,无忧无怖。诸位既来此,便是缘分。可随我前往‘永乐天池’,沐浴甘霖,聆听妙法,享无边清福。”
他的邀请充满了善意,仿佛只是尽地主之谊。那“永乐天池”、“无边清福”的字眼,带着强大的诱惑力,直指生灵内心深处对安乐永恒的向往。
青霖眼中闪过一丝意动,那甘霖听起来对草木之灵大有裨益。赤焰却眉头皱得更紧,他不喜欢这种被安排好的“享受”。素铧面无表情,黄堇看向玄圭。
玄圭上前一步,手持玉圭,微微颔首:“多谢仙使美意。我等此行,旨在游历见证,感悟六道真意。不知除了享乐,天道之中,可有其他……值得观瞻之处?”
璇光仙使的笑容依旧完美,但若仔细看,会发现那笑容的弧度没有丝毫变化,如同面具。“天道至乐,便是终极真意。除此之外,更有何求?众生修行,所求不过超脱苦海,登临此境。此地无灾无劫,无病无老,只有永恒之乐。此乃大道恩赐,何须他求?”
他的话语如同潺潺流水,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仿佛在陈述一个宇宙间最基本的真理。
赤焰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火气的燥意:“无灾无劫便是好?没有磨难,没有挑战,如同温水煮蛙,这乐,有何滋味?”
璇光仙看向赤焰,眼神中带着一丝悲悯,如同在看一个不懂事的孩童:“这位行者,戾气过重了。苦痛与挑战,乃是低等道途的粗劣体验。在此地,唯有精纯的喜乐能滋养神魂,提升生命层次。执着于苦痛带来的‘滋味’,本身便是一种迷障。”
就在这时,素铧忽然指向远处云层下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是什么?”
众人顺着她所指望去。只见在那片绚烂的霞光与仙宫背景下,有一小片区域的云絮,颜色似乎比其他地方略显灰暗,并且,隐约散发出一丝极其微弱的、与周围喜乐氛围格格不入的“滞涩”感。
璇光仙使的笑容第一次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凝滞,虽然瞬间恢复,但未能逃过玄圭和赤焰的眼睛。
“哦,那不过是一处‘静息云涡’,灵气流转稍缓之地,并无特别。”璇光语气轻松地解释,“天道广大,总有些微不起眼的角落。我们还是先去永乐天池吧……”
玄圭手中的玉圭,却在此刻微微震动了一下,指向那片“静息云涡”的方向。玉圭表面的星河流转,似乎捕捉到了一丝异常的“因果线”。
玄圭目光一凝,对璇光仙使道:“仙使,既无特别,我等可否前往一观?梵行之道,在于眼见为实。”
璇光仙使的完美笑容似乎淡了一分,他沉默了片刻,周围祥和的光线仿佛也黯淡了些许。最终,他依旧保持着风度:“既然诸位执意……请随我来。”
他率先向那片云涡走去,步伐依旧优雅,但背影似乎少了几分之前的浑然天成。
当五人靠近那片“静息云涡”时,一种异样的感觉愈发清晰。这里的灵气不再活泼清甜,反而带着一种沉滞感。云絮的颜色更显灰白,甚至边缘处隐隐透出一种难以察觉的……锈色。
青霖的草木灵觉在这里感到了不适,那并非痛苦,而是一种生机停滞的憋闷。赤焰的火焰跳动了一下,低声道:“看那边。”
在云涡的中心,他们看到了一个天人。
那是一位老年天人的形象,虽然依旧容颜俊美,但眼神中失去了其他天人那种纯粹的光彩,带着一丝茫然与疲惫。他坐在灰白的云絮上,并未修炼,也未享受,只是呆呆地望着远方永恒的仙宫盛景,手中无意识地捻动着一缕失去光泽的云气。
他的身上,依旧散发着强大的天人气息,但那气息如同被一层无形的尘埃覆盖,不再灵动。最让人心惊的是,他周身那原本应与天道共鸣的喜乐之光,变得极其稀薄,并且,隐隐透出一种与这极乐世界格格不入的……“厌倦”。
“这是……”黄堇沉声问。
璇光仙使轻叹一声,那叹息中带着一种公式化的惋惜:“一位福报将尽的天人。沉溺极乐太久,灵性蒙尘,心生怠惰,对‘乐’的感知已渐麻木。若不能重燃喜乐,待福报耗尽,便是堕入他道之时。”
永恒之乐,也会麻木?
极致享受,终至厌倦?
五人心中同时升起一股寒意。这金光万丈、仙乐飘飘的极乐世界,在这灰白云涡和麻木天人的映衬下,仿佛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锈迹。
梵行第一站,他们见证的,并非纯粹的喜乐,而是喜乐尽头,那悄然蔓延的,名为“执”与“怠”的阴影。
玄圭手中的玉圭,无声地记录下:
“天人道。观测点一:永乐之表象。观测点二:乐极之锈蚀。初步结论:绝对的‘乐’,亦是一种牢笼,导致灵性‘退相干’为凝固的享乐状态。风险:沉迷,麻木,福尽堕亡。”
他们的旅程,刚刚开始,便已触及这六道轮回中,最深沉的悖论。
(第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