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排骨汤的暖意还在胃里氤氲,连带着实验室里浸染的寒意似乎都被驱散了几分。饭后,奶奶坐在沙发上戴着老花镜看报纸,元宝乖巧地趴在她脚边打盹。陆研新帮着桂姨收拾碗筷,走进厨房。
厨房里弥漫着洗洁精淡淡的柠檬清香和水流的哗哗声。桂姨手脚麻利地冲洗着碗碟,哼着不成调的、带着浓郁贵州山歌韵味的曲子,显然心情很好。
“桂姨,”陆研新拿起一块干抹布,擦拭着沥水架上的盘子,状似随意地开口,“马上就是国庆长假了,有七天假呢。”
“是啊,年年都这样嘛。”桂姨头也没抬,笑着应道,“到时候街上、景区里肯定又是人山人海咯。”她的语气里带着一种习惯性的、对城市节庆喧嚣的旁观感。
“您有什么安排吗?”陆研新继续问道,“假期挺长的,可以回老家看看家人。”
桂姨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水流声显得格外清晰。她轻轻叹了口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思念:“回去一趟路上就得折腾掉两天,来回车票也贵,不划算哩。你韩栋叔在浙江那边厂里,假期短,也不一定回得去。枚枚(她女儿韩枚)在大学里,听说他们社团有活动,可能也不回家……”
她的语气很平静,但陆研新能听出那平静之下,是一个母亲和妻子对分散各地家人的牵挂,以及因现实距离而产生的无奈。这种分散,是中国无数普通家庭的缩影。
陆研新擦拭盘子的动作慢了下来。他想起刚才奶奶翻看相册时,那种对团聚时光的珍视。也想起自己常年泡在实验室,与家人聚少离多,奶奶虽然从不抱怨,但那期盼的眼神他懂。将心比心,桂姨照顾奶奶尽心尽力,几乎以陆家为家,她的家人,同样需要团聚的温暖。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迅速成形。
“桂姨,”他放下抹布,语气变得认真起来,“既然韩栋叔在浙江,枚枚在贵州,回老家都不方便。要不……这次国庆,邀请他们来上海怎么样?”
“啊?”桂姨猛地抬起头,湿漉漉的手在围裙上无措地擦了擦,脸上满是惊讶,“来……来上海?”
“对,来上海。”陆研新肯定地点点头,思路越发清晰,“上海地理位置相对折中,交通也方便。韩栋叔从浙江过来,高铁很快。枚枚从贵州飞过来或者坐高铁,也比回老家近便些。您就和韩栋叔、枚枚在上海团聚,好好玩几天。”
“这……这怎么行!”桂姨连忙摆手,脸上是既心动又觉得不妥的复杂神色,“我来了,奶奶谁照顾?再说,上海开销那么大,住哪里?玩什么?太麻烦,太破费了!”
这时,客厅里看报纸的奶奶耳朵尖,听到了厨房的对话,扬声道:“阿桂,是研新让你叫老韩和枚枚来上海吗?这个主意好!我举双手赞成!”
奶奶说着,放下报纸,走到了厨房门口,脸上带着支持的笑意:“我这边你们不用担心!我这把老骨头硬朗着呢,几天功夫,饿不着冻不着。再说,不是还有研新嘛!他放假,正好让他陪陪我,也让他体验体验照顾人的滋味,省得整天泡在实验室里不食人间烟火!”奶奶说着,还嗔怪地瞪了陆研新一眼。
陆研新赶紧接话:“对啊,桂姨,奶奶这几天交给我,您就放一百个心。我和元宝肯定把奶奶照顾得好好的。您就安心和韩栋叔、枚枚团聚。”
元宝似乎听懂了是在说它,也从客厅跑过来,在桂姨腿边蹭了蹭,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在附和。
“可是……这住宿、花销……”桂姨还是犹豫,她是个实在人,不想给主家添麻烦,也更心疼钱。
“住宿好解决,”陆研新早就想好了,“我在附近有一套小公寓,一直空着,稍微收拾一下就能住。干净也安静,比住酒店舒服划算。至于花销……”他顿了顿,语气诚恳,“桂姨,您照顾奶奶这么多年,尽心尽力,我们都记在心里。这就当是家里给您放个假,一点心意。而且,枚枚来上海看看,见识见识大都市,对她开阔眼界也有好处。韩栋叔辛苦打工,也该放松一下。”
奶奶也帮腔道:“就是!阿桂,你别跟我们客气!就这么定了!你赶紧给老韩和枚枚打电话,让他们订票!国庆节,一家人就得整整齐齐的!”
桂姨看着眼前一脸真诚的陆研新,又看看态度坚决、真心为她高兴的奶奶,再低头看看脚边仿佛也在劝说她的元宝,眼圈不由得微微泛红。她用手背擦了擦眼角,声音有些哽咽:“奶奶,研新……这……这让我说什么好……太谢谢你们了!我……我这就去打电话!”
她激动得有些手足无措,解下围裙,匆匆擦了擦手,就跑到阳台去打电话了。
阳台上隐约传来桂姨用家乡话激动又带着哭音的通话声:“……栋哥!枚枚!……是的呀,奶奶和陆先生邀请你们国庆来上海玩!……真的!住的地方都有!……哎呀,你们就放心来吧!……”
奶奶和陆研新相视一笑,都能感受到那份传递出去的喜悦。
“做得对,研新。”奶奶拍了拍孙子的胳膊,眼神欣慰,“人啊,不能光想着自己。阿桂不容易,能帮一把,让她一家团圆,是积德的好事。”
陆研新点点头。他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在感受到桂姨那份深藏的思念后,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个方案。这种促成他人团圆的满足感,丝毫不亚于在实验室里攻克一个技术难点。
鬼子六的意识流也在他脑中悠悠响起:“啧,没想到你小子还有这份细腻心思。不错不错,红尘炼心,助人团圆,也算是一种修行。比整天对着那些冷冰冰的仪器强。”
过了一会儿,桂姨从阳台回来,脸上还带着未褪的红晕和兴奋,眼睛亮晶晶的:“打了!都打了!老韩他……他高兴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说他们厂里正好能调休,肯定来!枚枚那丫头,在电话那头都尖叫了,说马上就去查机票!谢谢!真的太谢谢你们了!”她说着,又要鞠躬,被奶奶赶紧拉住了。
“谢什么谢,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奶奶乐呵呵地说,“这下好了,国庆节咱们家更热闹了!阿桂,你快想想,带他们去哪儿玩?外滩肯定要去吧?东方明珠?城隍庙的小吃也得尝尝……”
接下来的时间,厨房里的话题彻底变成了国庆上海游的规划。奶奶兴致勃勃地充当顾问,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上海的标志性景点和值得一去的地方。桂姨拿着个小本子,认真地记着,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脸上洋溢着对即将到来的团聚的憧憬和幸福。
陆研新也在一旁补充建议:“除了上海市区,苏州和杭州离得也近,高铁半小时一小时就到了,园林、西湖,都很有特色,时间够的话也可以考虑去逛逛。”
“苏州杭州?”桂姨眼睛更亮了,“那……那不就是电视上常说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吗?真的可以去?”
“当然可以。”陆研新笑道,“交通很方便的。您和韩栋叔、枚枚一起,正好来个江南短途游。”
这个提议让桂姨更加激动和期待了。她看着本子上记下的一个个地名,仿佛已经看到了和丈夫、女儿一起漫步在外滩,流连在苏州园林,荡舟西湖的美好画面。
看着桂姨充满希望和快乐的脸庞,陆研新深深感到,这种源自人与人之间最朴素情感的温暖与联结,或许才是对抗时间流逝、赋予生命意义的最强大力量。这比他正在研究的、试图在皮秒尺度上禁锢时空的材料,更加真实,也更加动人。
这个夜晚,因为这个即将到来的团圆计划,而充满了温馨和期待的气息。连窗外的月色,似乎都变得更加柔和了。实验室里那些关于时间本质的宏大谜题依然存在,但在此刻,陆研新更愿意沉浸在这份触手可及的、人间的温暖之中。他知道,这份温暖,也将成为他继续前行的、重要力量源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