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诺推开家门,一股温暖湿润的香气便扑面而来,那是母亲炖的冬瓜排骨汤的味道,十几年如一日,是这个家最稳固的坐标。一只通体雪白的波斯猫轻盈地跃来,亲昵地蹭着她的脚踝,琥珀色的眼瞳里倒映着她的疲惫。
“晶宝。”她俯身,轻轻揉了揉猫咪的脑袋,换来一声满足的呼噜。
厨房里,母亲系着那条有些年头的碎花围裙,正小心翼翼地撇去汤表面的浮沫。听到动静,她回过头,脸上露出纯然喜悦的笑容,那笑容里不掺杂任何复杂的记忆,只清晰地映照着“女儿回来了”这一件事。
“诺诺回来啦?汤快好了,都是你爱吃的。”母亲的声音温柔,带着一点孩童般的雀跃。
“嗯,妈,好香。”金一诺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拥住母亲略显单薄的肩膀,将脸颊贴在她的背上。这一刻,实验室的冷寂、雨林勘探的艰险、前路的迷茫,都被这温暖的烟火气驱散。
为了母亲,什么都值得。
母亲失忆很多年了,岁月的潮水冲刷掉了她生命中大部分的人和事,只固执地留下了“诺诺是女儿”这个最核心的岛屿。父亲、亲友、过往的悲欢……她都平静地忘却了。有时,金一诺会觉得,母亲活在一个被时间赦免的纯净世界里,那里只有她和女儿。这既是幸运,也是巨大的悲伤。
正是这份悲伤与深爱,驱动着她和陆研新走上了那条看似荒诞不经的路——找到传说中的“灵石”,掌握失传的“灵韵雕刻大法”,将母亲逸散的原神(记忆与意识本源)封印回灵石,为她重塑记忆的殿堂。
这条路很难,违背常理,近乎神话。但她和研新都相信,宇宙能量的形态远超当前科学的认知,那些被视为传说和玄学的东西,或许只是尚未被理解的科学前沿。
她想起此刻还在实验室里奋斗的陆研新。为了模拟古籍中记载的、能催生“灵石”的“天劫”能量场,他没日没夜地试验着各种极端条件下新材料的反应,元宝也没日没夜的陪着他…一人一狗搞科研修仙…
温馨与心酸交织,金一诺走到安静的阳台,拨通了陆研新的电话。
电话响了好几声才被接起,背景音是某种低频的嗡鸣和仪器规律的滴答声。
“一诺?”陆研新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专注带来的兴奋,“我刚给‘天劫’调整了参数,这次尝试用高频声波耦合脉冲电场,模拟‘震雷’效应……”
他滔滔不绝地讲着实验进展,那些艰深的术语在他口中如同描述天气般自然。金一诺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她能想象出他此刻的样子:穿着有些脏的白大褂,头发可能又被自己抓得乱糟糟,眼睛却紧盯着数据屏幕,闪烁着执着的光芒。
“……虽然还没达到理论上的能量阈值,但材料的介电常数出现了异常波动,这是个好迹象。”他终于告一段落,语气里带着期待,“你呢?刚果的方案定下来了吗?”
“和诺亚初步敲定了刚果旅拍原始雨林的方案。”金一诺的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下来,“刚到家,妈炖了汤。”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随即,陆研新的声音也变得格外沉稳坚定:“嗯。告诉阿姨,我……我们很快就能成功了。”他没有明说“成功”是什么,但他们都懂。
“我知道。”金一诺望着城市远处的灯火,目光仿佛能穿透夜空,看到实验室里那簇不灭的星火,“你也是,别熬太晚,‘元宝’需要你,我也……需要你。”
最后几个字,她说得很轻,却带着千钧的重量。
陆研新在那边轻轻吸了口气,声音里带着笑意:“遵命,一诺。我记录完这组数据就休息。你……照顾好自己和阿姨。”
通话结束。金一诺握着尚存余温的手机,感受着身后家中传来的温暖,以及远方实验室里与她并肩作战的坚定力量。
这条路很难,但不会缺席。因为爱,是唯一的,也是最强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