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子将Jack和晗冰那份逻辑严密、视野宏大的报告发到了核心群。报告里“产能霸权”、“价值链掌控”、“资产证券化”等字眼,带着华尔街与瑞士私人银行的冷峻气息,冲击着原本充满艺术与温情的小团体。
线上会议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
守白 率先开口,语气带着艺术家的审慎:“这份报告太……专业了,也太大开大合了。我写《五色诏》,知道力量需要与心性匹配。我们四个,加上童欣那边的关系,小打小闹,把‘集钻’和Ip共创做成一个精致而有温度的事业,足够了。不宜做大做强,能让我们四人吃好一点,生活从容,同时做着自己热爱的事,就是最好的状态。”
她的想法很纯粹,守住初心,控制规模,避免被资本的洪流裹挟。
惊鸿 则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她的声音带着对数据的敏感:“小白,我理解你的顾虑。但Jack报告中指出的价格螺旋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我们只是‘小打小闹’,那么当基础培育钻石价格持续下跌,甚至变得像水晶一样普及时,我们模式的利润空间也会被侵蚀。我们需要一定的规模和独特的壁垒来抵御行业风险。”
玻璃骨 的发言一如既往地结构化:“我同意需要建立壁垒,但不一定是规模壁垒。我们可以构建一个 ‘微生态壁垒’ 。核心在于:
1. 设计独特性: 我们的设计需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和Ip绑定深度,无法被简单仿制。
2. 流程封闭性: 将‘Ip-设计-集钻-定制’流程打造成一个完整的、体验最优的闭环。
3. 社群专属性: 强化共创社群的归属感和 exclusivity (独家性)。
做大不是唯一路径,做‘精’、做‘深’同样可以抵御风险。”
青提子听着姐妹们的讨论,意识到这份报告引发的不仅是战略方向的选择,更是对行业底层逻辑的认知问题。Jack的分析是基于宏观数据和金融模型,但其假设是否完全符合柘城当下的真实脉搏?
“姐妹们,”青提子打断了讨论,“我认为我们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Jack的报告提供了一个顶层的、前瞻性的视角,但我们需要接地气的现实校准。”她提议,“我们是否应该立刻连线童欣?她背靠‘一力轻选’,与柘城供应链有直接接触,她的信息能帮助我们判断这份报告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这个提议得到一致赞同。视频会议立刻接入了童欣。
童欣在听完简报和报告的核心观点后,沉思了片刻,给出了她的观察:
“Jack和晗冰的分析非常深刻,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尤其是关于产能和价值链的判断。”她肯定了报告的宏观框架,但随即补充了更微观的现实:
“不过,报告描绘的是未来3-5年可能面临的严峻图景。就柘城现状而言,情况略有不同,更像是一个 ‘沸腾的实验室’:
1. 头部效应初显: 确实如报告所说,力量钻石这类龙头在技术和成本上优势明显,但大量中小厂也还在依靠本地集群效应生存,价格战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线。
2. 品牌意识刚觉醒: 当地政府和企业已经意识到不能只做‘世界的工厂’,正在积极推动品牌化。但这个过程刚刚开始,成功的案例还很少。
3. 金融工具尚未介入: ‘交易所’、‘资产证券化’对这些传统生产企业来说,还是太过超前的概念。他们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是找到稳定且有利可图的下游出口。”
童欣的总结一针见血:“所以,对我们而言,现状是:危机确实在逼近,但窗口期依然存在。 我们不需要立刻成为金融巨鳄,但也不能满足于永远‘小打小闹’。我们应该利用这个窗口期,快速将我们的‘微生态壁垒’建立起来,成为Jack报告里所说的,那种能 ‘用叙事逻辑重塑价格’ 的、稀缺的下游价值整合者。”
童欣这番结合了一线实践的解读,像一阵清风,吹散了笼罩在团队上的迷雾。它既肯定了守白“守住初心”的珍贵,也支持了惊鸿和玻璃骨关于“建立壁垒”的必要性。
守白的神情舒缓了许多:“我明白了。我们不必变得我们自己都不认识,但也不能把头埋在沙子里。我们要做的,是趁着海水还未完全淹没沙滩前,用我们自己的方式,筑起一座坚固而美丽的沙堡。”
下一步的战略,似乎清晰了起来:在艺术与商业、初心与规模之间,找到那个属于她们四个人的、精妙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