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欣持续不断的鼓励和“一力轻选”成功案例的激励下,守白心中的那颗火种终于燃成了行动的决定。她在央美的闺蜜小群里,掷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守白: 姐妹们!周末的校园创意义卖,我们组个队,玩点不一样的怎么样?
惊鸿:(秒回)说!是行为艺术还是装置?我最近刚研究了流体力学与颜料的结合!
青提子:(探头.jpg)需要我贡献版画技术吗?
玻璃骨:(默默发来一张极具结构感的3d建模图)
守白:这次…我们卖“钻石”。(紧接着发去“一力轻选”的“集钻”计划介绍和几张极具设计感的培育钻石饰品图)
群里沉默了几分钟。
惊鸿: 钻石?!小白,你确定我们这群搞艺术的,要去兜售这种…嗯…通常象征着…“世俗”的东西?
青提子:概念很有趣,但材质本身缺乏叙事性。
玻璃骨:硬度10,折射率2.417,化学性质稳定。(她的关注点一如既往地学术)
守白早已预料到姐妹们的反应,她不慌不忙地发去一段长语音,将童欣传递给她的理念,结合自身的艺术理解,重新诠释:
“听着,姐妹们。我们不是在贩卖‘世俗的象征’,我们是在提供一种 ‘可塑性的光芒’ 。就像惊鸿你玩流体颜料,追求的是色彩的不可控与唯一性;青提子你的版画,是力与痕的叙事;骨头研究结构,是空间与形态的哲学。而培育钻石,它是什么?它是碳元素在特定条件下有序排列的结晶,是大地深处高压高温环境的模拟成果,这本身不就是一种极致的自然科技与艺术吗?”
“我们要做的,是剥离它被赋予的传统符号,回归其物质与光的本质。我们卖的不是成品,是一个 ‘自定义光芒’ 的起点,一个如同收集稀有颜料、寻找特殊板材一样的创作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叫做…… ‘个人神话的材质库’ 计划。”
这番充满艺术哲学意味的解读,瞬间击中了闺蜜们。
惊鸿: “个人神话的材质库”…小白,你成功说服我了。这听起来像是一场大型在地艺术项目。
青提子:如果将其视为一种可雕刻、可组合的“微缩画布”或“立体颜料”,那么它的确充满了叙事潜力。
玻璃骨:碳晶体结构在微观尺度下具有美学价值。同意参与。
四人快闪活动小组就此成立。她们迅速分工:
· 守白 作为总策划与概念阐述者,负责整体流程与“集钻”理念的宣讲。
· 惊鸿 负责视觉呈现,她用大幅纱幔、镜面与灯光,在义卖角落搭建了一个名为“折射之庭”的沉浸式空间。
· 青提子 负责互动设计,她准备了一套特制的“灵感卡”,参与者可以在上面绘制自己理想首饰的草图或概念。
· 玻璃骨 负责技术支撑,她带来了平板电脑,准备现场展示钻石的晶体结构3d模型,并演示AI定制软件的操作。
周末,央美校园义卖会人声鼎沸。而在“折射之庭”前,一种不同于其他摊位的气质吸引着人群。这里没有叫卖,只有低回的实验音乐,以及守白温和而坚定的讲解:
“……所以,它不仅仅是钻石,它是等待被你定义的光。你可以为一次重要的毕业创作集一颗,象征思想的结晶;可以为一段珍贵的友谊集一对,见证共同成长;甚至可以什么都不为,只是单纯地收集这种 ordered beauty(有序之美)……”
惊鸿营造的光影空间让每一颗展示的裸钻都焕发出迷离光彩;青提子的“灵感卡”上,很快画满了充满想象力的设计;玻璃骨冷静而清晰的科技讲解,则消除了许多人对“培育”二字的疑虑。
央美的学生们对这种将科技、情感与艺术理念结合的“商品”表现出了超乎预期的兴趣。他们更理解“过程”的价值,更能欣赏“材质”背后的观念。
首次试水,守白和她的闺蜜团没有设定销售目标,但她们成功地在央美这片艺术的土壤里,播撒下了“培育钻石”作为“可创作材质”的概念火种。收摊时,看着记录本上几十个有意向深入了解的同学联系方式,以及闺蜜们眼中兴奋的光芒,守白知道,这条路,走对了。她拍下现场照片,发给了远在广州的童欣。
“火种已播下,等待燎原。”她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