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各位朋友见笑了。我就是个普通退休老太,每月领着两千块的养老金,闲着也是闲着,就琢磨着把脑子里那些胡思乱想写出来,给大家图个乐子。
我这故事啊,就是一个失业小伙跳江后重生的俗套桥段。没啥大道理,就是想着人这辈子总得有点念想。主角陆研新嘛,就是个苦哈哈的科研狗,天天在实验室里捣鼓那些亮晶晶的石头。他那条狗元宝倒是挺通人性,有时候我都羡慕他们那种默契。
写到现在一百章了,说实话挺不容易的。我这把年纪了,每天对着手机戳戳点点,眼睛都快瞅瞎了。有时候写到半夜,老伴还唠叨我浪费电费。不过看到有读者在评论区留个笑脸,我这心里头就暖烘烘的。
故事里那些商战啊特工啊,都是我从电视新闻里看来的,瞎编的。咱们普通老百姓,哪懂那些高大上的东西。就是觉得,这世道虽然不容易,但总得有人相信点儿什么,比如诚信经营啊,朋友义气啊,还有人和动物之间的那份真情。
要是大家不嫌弃我这老太文笔糙,故事土,我就继续往下写。反正退休日子长着呢,咱们慢慢讲,您慢慢看。要是看着能解个闷儿,我就心满意足啦。
各位朋友,今天不讲大故事,分享几个生活中的小乐子,给大家解解闷。
---
故事一:超市哲学
昨天去超市,看见一个妈妈带着四五岁的小男孩在买菜。小男孩举着个西红柿,很认真地问:“妈妈,它是蔬菜还是水果?”
妈妈一边挑黄瓜一边回答:“蔬菜。”
小男孩不依不饶:“可是它甜甜的,为什么不是水果?”
妈妈大概被问烦了,回了句:“它没长在树上,所以是蔬菜。”
小男孩愣了一下,然后举着西红柿,对着旁边货架上的土豆,用一种发现了宇宙真理的语气说:“土豆土豆你听见了吗?因为你没长在树上,所以你当不了水果,只能当蔬菜。这就是命啊!”
我在旁边差点笑出声。您瞧,小孩子的一句话,听着是笑话,细想想,好像还真有点道理。我们好多人,不也常因为“没长在树上”,就被定义了整个人生嘛。
---
故事二:广场舞暗战
我们小区广场舞分两派,一派是“凤凰传奇”狂热粉,音乐劲爆,动作大开大合;另一派是“慢三步”优雅党,舞步舒缓,讲究韵味。两派为了争地盘,没少明争暗斗。
前天晚上,“凤凰传奇”派的大音响突然没声了,一群人干着急。“慢三步”派的领队王阿姨,默默从自己包里拿出一个巨大的充电宝和一捆数据线,走过去说:“喏,先借你们用,跳完记得还我。都是锻炼身体,分那么清干啥?”
那一刻,劲爆的音乐重新响起,但两边人的表情都柔和了。昨天我看到,她们居然开始互相学习对方的舞步了,跳得虽然不伦不类,但笑声比音乐还响。所以说啊,有时候化解矛盾,可能就差一个充电宝的胸怀。
---
故事三:狗的“心机”
邻居家养了条大金毛,叫“多多”,平时温顺得像个毛绒玩具。但最近,它学会了一招“碰瓷”。具体操作如下:它会先观察你手里有没有拿好吃的,如果有,它就会慢慢走到你前面一米多远的地方,然后突然“啪叽”一声侧躺下去,四脚朝天,眼睛还偷偷眯条缝看你。你不给它吃的,它就不起来,还发出委屈的哼哼声。
第一次见我吓一跳,以为它犯病了。邻居哭笑不得地解释:“别理它,演戏呢!上次我拿火腿肠,它就这样,我给了,它就学会了。” 现在全小区都知道多多这招了,它一躺下,大家就笑着绕开。多多看计谋失败,会自己爬起来,甩甩毛,没事狗一样走开,寻找下一个“目标”。
您说,这狗的智商,是不是全用在吃上了?
---
故事四:爷爷的手机
教我八十多岁的老爸用智能手机,那才叫一个费劲。好不容易教会了他发微信语音,他激动得不行,天天给我发。内容基本都是:“儿啊,吃了没?”“今天下雨,出门带伞。”“新闻说……”全是这种。
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一条长达59秒的语音。我心想,老爷子这是有啥大事?点开一听,前半分钟是窸窸窣窣的杂音,然后是他和我妈的对话。
妈:“你摁着那个圆的说话。”
爸:“我知道!别吵!”
妈:“说完了吗?说完了松手。”
爸:“等会儿,我再想想……”
最后五秒,他对着手机大声说:“没事了,挂了吧!”
我抱着手机笑了半天。这59秒,比任何问候都让我觉得温暖。科技有时候冷冰冰的,但被家人这样笨拙地使用着,就充满了人情味。
---
故事五:菜市场的智慧
常去的一个菜摊,摊主是个爽快的大姐。有一次,一个年轻姑娘问她:“大姐,你这西红柿是自然熟的吗?”
大姐头都没抬:“大妹子,我跟你保证,它绝对是西红柿自己红的。至于怎么红的,是晒红的还是捂红的,你得问它去,我管不了那么细。”
姑娘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称了两斤。我在旁边暗暗佩服,这大姐一句话,既回答了问题,又带着点生活的小幽默,还让人没法再追问,实在是高。
---
好了,笑话集就分享到这儿。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台面,但我觉得,生活里的快乐,大多不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角落里吗?您要是也被逗乐了一秒钟,那我这分享就值了。祝各位天天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