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时的旧物件,该丢就得丢
村里的孩子长大,都会把穿小的布鞋、玩旧的木枪收进箱子底,可没人会天天揣着这些东西过日子 —— 鞋小了磨脚,枪旧了不管用。人长大了也一样,总把小时候的念想带到成人世界,就像穿着孩童的鞋走大人的路,难免磕磕绊绊。
小李刚去镇上打工时,总盼着同事像小时候的伙伴那样 “啥都让着他”,遇事就想伸手要帮忙,结果没人愿意搭理他。老周看他愁眉苦脸,就跟他说:“小时候你要颗糖,娘就给你;现在你要别人帮你干活,得先想想你能帮别人啥。单纯的人情像刚摘的草莓,放不住,成人的关系得像种庄稼,你得先播种,才能有收成。”
小李这才醒过神,不再总想着 “别人该帮我”,而是主动帮同事扫地、搬东西,慢慢的,大家也愿意帮他了。小李说:“不是不想留着小时候的纯粹,是成人的世界有成人的规矩,该丢的就得丢,不然只会显得自己幼稚,跟周遭格格不入。” 老辈人常说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但三十岁不能还像七岁那样活”,拒绝长大是怕受伤,可拒绝成长,只会让自己在风雨里更难站稳。
2. 一个人时,要活成一支队伍
村里的老槐树,孤零零站在村口,没人浇水时自己往下扎根,没人遮挡时自己迎着风沙,反而长得枝繁叶茂,成了全村人的歇脚地。人有时候也得这样,哪怕没多少朋友围着,没多少人夸你好,也得自己撑着劲儿,把日子过出气势来。
老陈年轻的时候,家里穷,没人愿意跟他合伙种地,他就自己扛着锄头下地,自己琢磨种啥能多收点。别人休息时他还在地里忙活,别人抱怨天旱时他去河边挑水浇地,慢慢的,他的地收成越来越好,还攒钱买了拖拉机。后来有人主动找他合伙,老陈说:“那会儿没人帮我,我就告诉自己,就算一个人,也得像一支队伍那样干,扎根、长叶、结果,等你真有本事了,自然有人来靠近。”
村里的小芳,刚离婚时总觉得孤单,后来她学着种大棚蔬菜,自己育苗、自己搭棚,累了就坐在棚里歇会儿,饿了就自己煮碗面。一年下来,蔬菜卖了好价钱,还收了两个徒弟。小芳说:“没人爱、没人夸的时候,更得好好打磨自己,你把自己活亮堂了,日子自然就热闹了。”
3. 快乐不在手里有啥,在心里计较啥
村里的张婶,总羡慕别人:羡慕李家有小汽车,羡慕王家住砖瓦房,羡慕赵家孩子在城里上班,天天愁眉苦脸,觉得自己日子过得苦。可她忘了,自己家里有个小菜园,天天能吃新鲜菜;有个孝顺的儿子,每周都回来看她;身体硬朗,能自己下地干活。
老支书看她总不开心,就跟她说:“你看村口的老黄牛,有把青草就吃得欢,从不羡慕马跑得快、驴能拉磨。人也一样,快乐不是你有多少好东西,是你少计较多少。你能吃饱穿暖,就比饿肚子的人强;你家人平安,就比闹矛盾的人家舒心。”
张婶听了,慢慢不再瞎羡慕,每天种种菜、跟邻居聊聊天,反而觉得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张婶说:“以前总想着‘我没有这个、没有那个’,越想越愁;现在想着‘我有这个、有那个’,越想越开心。心态变了,烦恼就少了。” 老辈人常说 “人心不足蛇吞象”,你要是总盯着自己没有的,就算拥有再多,也不会快乐;你要是懂得满足,粗茶淡饭也能吃出香甜。
4. 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
村里的孩子玩沙子,总爱把沙子攥在手里,攥得越紧,沙子漏得越快,最后手里啥也没剩。人过日子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有些东西明明不属于你,却偏要攥着不放,最后只会伤了自己。
小李以前处过一个对象,对方总嫌弃他穷,可小李舍不得分,天天省吃俭用给对方买礼物,自己饿得吃泡面。结果对方还是跟他分了手,小李伤心了好久。老周劝他:“不是你的人,你再讨好也留不住;不是你的东西,你再攥紧也会跑。不如松松手,要是它真属于你,自然会回到你身边;要是不回来,说明它本就不该是你的。”
后来小李遇到了现在的媳妇,不用他刻意讨好,两人一起种地、一起赶集,过得很开心。小李说:“以前总怕失去,结果越怕越留不住;现在学会放手,反而得到了更好的。时间会帮你看清,哪些是你的,哪些不是你的。” 村里的王婶,以前总想着把女儿留在身边,不让女儿去城里打工,结果女儿天天不开心,王婶也愁。后来她松了手,女儿在城里站稳了脚,还把她接过去住了一段时间,王婶说:“该放手时就放手,别让自己的执念,耽误了别人,也苦了自己。”
5. 再长的路,一步一步走也能到
村里去镇上的路,有十几里地,有人觉得远,没走几步就放弃了;可老周每次去镇上卖菜,都是推着小车一步一步走,虽然慢,却总能按时到。老周说:“路再长,也怕‘一步一步走’;事再难,也怕‘一点一点做’。你要是总想着‘啥时候才能到’,越想越怕,越怕越想放弃;你要是盯着脚下的路,走一步算一步,反而不知不觉就到了。”
小李想盖新房,一开始觉得 “得花好多钱、好多时间”,越想越愁,迟迟不敢动工。老周跟他说:“你别总想着‘盖完得花多少’,先想想‘今天能搬几块砖、明天能买几根钢筋’,慢慢攒、慢慢干,房子总会盖起来的。” 小李听了,开始每天攒点钱,周末去拉砖、买材料,一年下来,新房真的盖好了。
小李说:“以前总怕目标太远,不敢开始;现在知道,长远的目标就像地里的庄稼,你不用天天想着‘啥时候能成熟’,只要按时浇水、施肥,到了季节自然会丰收。专注当下,一步一步走,再长的路也能走完。” 老辈人常说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别焦虑未来,别害怕遥远,把当下的每一步走稳,日子自然会朝着你想要的方向走。
6. 曾经看不惯的,如今笑着过
村里的老陈,以前总看不惯邻居张婶爱唠叨,觉得 “她话太多,烦得慌”,见着张婶就躲;看不惯年轻人穿破洞裤子,觉得 “不像话,没个正经样”。可随着年纪大了,他慢慢发现,张婶的唠叨里藏着关心 —— 谁家孩子生病了,她会主动帮忙;年轻人穿破洞裤子,只是觉得好看,也没干啥坏事。
有次张婶跟老陈说 “你家的玉米该浇水了,我看天要旱了”,老陈心里暖暖的,笑着说 “谢谢你提醒,我这就去浇”。后来见着穿破洞裤子的年轻人,老陈也不再皱眉头,反而会跟他们聊几句 “年轻人的衣服真时髦”。老陈说:“以前总觉得‘别人该按我的想法活’,看不顺眼就生气;现在才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没必要强求别人跟自己一样。曾经看不惯的、受不了的,如今一笑而过,反而觉得心里宽敞多了。”
老辈人常说 “成熟不是藏起情绪,是懂得包容”。你不用强迫自己喜欢所有东西,但也不用因为看不惯就斤斤计较。看破不说破,给别人台阶,也给自己留余地,当你学会理解和慈悲,就真正长大了。村里的小芳,以前总受不了同事背后说闲话,现在就算听到了,也只会笑着走开,她说:“别人说啥是别人的事,我没必要因为别人的错,让自己不开心。”
7. 别总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村里的王婶,以前总觉得 “自己命苦,受了好多委屈”—— 丈夫早逝,自己一个人带孩子,种地、养家全靠自己,跟人聊天总忍不住哭。可后来她发现,哭解决不了问题,孩子还会跟着担心,地里的活还得自己干。
老周跟她说:“每个人过日子都有自己的难,你觉得自己委屈,别人说不定也在受委屈。你哭哭啼啼,啥也改变不了,只会让自己更郁闷。不如该吃吃、该喝喝,把手里的活干好,你能扛住多少难,将来就能享多少福。”
王婶听了,慢慢不再总提委屈,每天早起种地,晚上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日子慢慢好起来,孩子也越来越孝顺。王婶说:“以前总觉得自己可怜,越想越觉得委屈;现在忙着干活、忙着过日子,反而忘了委屈这回事。扛过了那些难,再回头看,才发现自己也挺厉害的。” 老辈人常说 “委屈就像地里的石头,你总盯着它,它就硌得你疼;你把它搬开,路就好走了”,别沉浸在委屈里,把劲儿用在做事上,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8. 管不了别人,就管好自己
村里的人都知道,你没法让天总下雨,也没法让庄稼长得一模一样,就像你没法让别人都按你的想法做事。老周以前总想着 “让邻居跟自己一起种反季蔬菜”,苦口婆心地劝,可邻居不愿意,老周还生气,觉得 “邻居不懂得抓住机会”。后来他想通了,“别人不想种,就算了,我自己种好就行”,结果他的蔬菜赚了钱,邻居反而主动来找他请教。
老周说:“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谁都改变不了。你别总期待别人‘该怎么样’,不如把心思放在‘自己该怎么样’上,让自己变得更好,才是改变一切的根本。” 村里的小李,以前总盼着老板能给自己涨工资,天天抱怨 “老板太抠”,可工资一直没涨。后来他开始自学修农机,技术越来越好,老板主动给他涨了工资,还把重要的活交给了他。
小李说:“以前总想着改变别人,结果啥也没改变;现在专注改变自己,反而得到了想要的。你把自己活亮了,周围的一切自然会跟着变好。” 老辈人常说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别对别人有太高期待,管好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人,日子自然会顺。
9. 平安快乐是本,其他都是添头
村里的老支书,快八十岁了,没多少钱,也没多大名气,可天天乐呵呵的,因为他身体硬朗,家人平安。老支书常跟村里人说:“人生就像种庄稼,平安快乐就是土地,有了好土地,才能种出好庄稼;要是土地不好,就算种再好的种子,也长不好。其他的钱、名声,都是土地上长出来的庄稼,有最好,没有也没关系,只要土地好,日子就差不了。”
村里的张婶,以前总想着 “要多赚点钱,让日子过得更风光”,天天跟人比来比去,愁得睡不着觉。后来她生了一场病,才明白 “平安健康比啥都重要”。病好后,她不再瞎攀比,每天种种菜、跟邻居聊聊天,反而觉得日子过得很幸福。
张婶说:“以前总觉得‘有钱才快乐’,后来才知道,能吃饱穿暖、家人平安、自己开心,就已经赢了一大半。我们大多数人,成不了大富大贵,也不会流落街头,知足常乐,才是过日子的核心。” 老辈人常说 “平安是福,快乐是宝”,别把太多心思放在追求物质上,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日子自然会过得有滋有味。
10. 情况不利时,闭上嘴稳住心
村里的老陈,有次跟人合伙卖粮食,被人骗了,对方还倒打一耙,说老陈 “私吞了钱”。周围的人都围着看,有人还跟着起哄,老陈当时很生气,想跟对方吵,可他想起老父亲说的 “情况不利时,别乱说话,稳住才是本事”,就忍住了。
老陈没跟对方辩驳,而是默默收集证据,找了村支书和派出所的人,最后真相大白,对方不仅还了钱,还跟老陈道了歉。老陈说:“当时要是跟对方吵起来,不仅说不清,还会让人觉得我理亏。情况不利的时候,闭嘴不是怂,是稳住阵脚,不乱就不会错,允许事情发生,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村里的小李,有次在工厂里被冤枉 “偷了东西”,他没有失态,而是跟老板说 “我没偷,你可以查监控”,最后监控证明了他的清白。小李说:“遇到事别慌,别乱说话,静下来才能想办法。真正的强大,不是跟人硬碰硬,是就算情况再糟,也能稳住自己,慢慢解决问题。” 老辈人常说 “静能生慧,乱则生祸”,情况对你不利时,别辩驳、别失态,闭上嘴、稳住心,时间会给你公正,冷静会帮你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