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长安西市,日光渐盛,“合香居”门前的两株石榴树开得正艳,火红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平添几分生机。自安思远登门和解、行业规范初步拟定后,苏合香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店铺扩建中——原本仅一间门面的“合香居”,如今已打通隔壁闲置的铺面,正由工匠们紧锣密鼓地改造。
这日清晨,苏合香刚踏入铺子,就见工匠头领李师傅举着图纸迎上来:“苏掌柜,您看这体验区的隔断用松木还是杉木?松木轻便但怕潮,杉木耐用却气味重,您调香讲究,得听您的意思。”
苏合香接过图纸,指尖划过“香料体验区”的标注,沉吟道:“用杉木吧,先拿粗砂纸打磨三遍,再用艾草水浸泡半日去味。后续我会调配些驱虫香粉,撒在木料缝隙里,既防蛀又能添些淡香,不影响客人调香。”
李师傅连连点头:“还是苏掌柜想得周全!那萃取室的通风口按您说的,留了三个朝向,保证烟气能及时散出去,不会熏到前堂客人。”
正说着,阿福端着一盆新制的薄荷香包从后院出来,见苏合香在看图纸,凑上前道:“掌柜的,昨天订的二十个薄荷香包都做好了,还有几位老主顾问啥时候能来体验调香,说想给家里孩子做端午香袋呢。”
苏合香笑着接过一个香包,薄荷的清凉气息扑面而来:“告诉大家,再过五日,体验区就能完工,到时候咱们先办场‘端午香袋体验会’,让大家免费试做,也算是给新铺子聚聚人气。”
阿罗憾此时从外面进来,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木盒,闻言打趣道:“刚赚的银子还没捂热,就要免费送体验了?你就不怕亏本?”
“亏本倒不至于。”苏合香接过木盒,打开见里面装着十几套小巧的研磨钵和竹筛,“这些是我让木匠做的简易调香工具,体验时给客人用,既轻便又便宜。等他们体验完,若是喜欢,自然会买咱们的香料和工具,长远看是划算的。”
阿罗憾凑近图纸,指着标注“原料展示架”的位置:“这里我建议多留几层,把你之前整理的香料标本摆上去,再附上产地、功效的说明牌。客人调香时看到这些,既能学到知识,也能更放心地选原料。”
苏合香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我之前采集的乳香、安息茴香标本正愁没地方放,这样一来,体验区不仅能调香,还能成个小型香料科普馆,一举两得。”
接下来的五日,苏合香和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白天监督工匠施工、整理香料标本,晚上则在灯下调配驱虫香粉、撰写原料说明牌。阿罗憾也时常来帮忙,利用自己的胡商人脉,从西域采买了一批色彩鲜亮的丝绸,用来装饰体验区的隔断,让整个空间既雅致又不失活力。
终于,到了“端午香袋体验会”的日子。天还没亮,“合香居”门前就围满了人,有之前来过的老主顾,也有听闻消息赶来的百姓,甚至还有几位穿着书生服的年轻人,手里拿着纸笔,准备记录调香方法。
辰时一到,苏合香亲自打开铺子大门,笑着拱手:“感谢各位乡亲来参加‘合香居’的体验会,今日大家不仅能免费学做端午香袋,还能品尝我们特制的‘薄荷香茶’,大家随意参观,有不懂的地方尽管问。”
人群欢呼着涌入铺子,前堂的售卖区依旧摆放着玫瑰露、墨韵香等招牌香料,而后堂的体验区则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四张长桌上摆满了研磨钵、竹筛和各色香料,薄荷、艾草、丁香、陈皮等原料分门别类地装在瓷碗里,旁边还放着剪好的丝绸香袋和彩色丝线。
苏合香走到一张桌前,拿起一个研磨钵,演示道:“大家做香袋时,先选三种自己喜欢的香料,比如薄荷提神、艾草驱虫、丁香留香,按一比一比一的比例混合,再用研磨钵慢慢碾成细粉,注意不要太用力,免得破坏香气。”
她一边说,一边将薄荷放入钵中,手腕轻转,石钵与石杵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不一会儿,细碎的薄荷粉散发出清凉的香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苏掌柜,我家孩子怕蚊虫咬,选什么香料好呀?”一位妇人举着手中的香袋问道。
“您可以多放些艾草和薄荷,再加点少量陈皮去味,这样香袋既驱虫,闻着又不冲鼻,孩子也能接受。”苏合香耐心解答,还帮妇人挑选了合适的香料比例。
另一边,阿罗憾正给几位书生讲解香料产地:“这安息茴香来自西域的安息国,要经过三个月的晾晒才能用;这陈皮得用三年以上的橘子皮,越陈越香……”书生们听得认真,时不时在纸上记录,还向阿罗憾询问西域的香料贸易趣事。
最热闹的要数孩子们,他们围在桌旁,拿着小研磨钵,有模有样地碾着香料,有的还把不同颜色的香料混在一起,做成“彩色香粉”,惹得一旁的大人哈哈大笑。苏合香见一个小男孩把香粉撒了一地,没有责备,反而递给他一张干净的帕子:“没关系,咱们再重新做一份,这次慢一点,好不好?”
小男孩点点头,跟着苏合香一起选香料、碾粉末,最后做成一个小巧的香袋,蹦蹦跳跳地跑去找母亲炫耀。
日头渐高,体验区的客人依旧络绎不绝。苏合香和伙计们忙得满头大汗,却始终面带笑容。一位老者拿着做好的香袋,对苏合香说:“苏掌柜,你这体验会办得好啊!不仅让我们学到了调香手艺,还知道了不少香料知识。以前只知道买香用,现在自己做,才觉得这香里藏着这么多门道。”
“老人家过奖了。”苏合香擦了擦额头的汗,“我就是想让大家知道,香料不只是奢侈品,还能融入日常生活,让日子过得更有滋味。”
傍晚时分,体验会接近尾声。大部分客人都带着自己做的香袋,还买了不少香料和工具,准备回家后继续尝试。阿福清点账本时,惊喜地喊道:“掌柜的,今天的香料销量比平时多了三倍!还有好多人预定了下次的体验名额呢!”
苏合香看着空了大半的原料碗,心中满是成就感。她走到体验区的窗边,看着外面渐渐散去的人群,忽然想起自己刚穿越到盛唐时的窘迫——那时她连一件合身的衣服都没有,如今却拥有了自己的香铺,还能让这么多人喜欢上她制作的香料。
阿罗憾走到她身边,递过一杯凉茶:“累坏了吧?今天的体验会很成功,以后咱们可以定期举办,比如中秋做桂花香丸,冬至做暖身香包,让‘合香居’每个季节都有新花样。”
苏合香接过凉茶,喝了一口,清凉的感觉从喉咙传到心底:“好啊,不过接下来咱们还有更重要的事——回纥使者很快就要来了,贡品香料的研发得抓紧,不能出半点差错。”
提到回纥使者,阿罗憾的神色也严肃起来:“我已经让人去打听使者的喜好了,听说他们偏爱浓烈的香气,还喜欢在香料里加少量麝香。你研发时可以多注意这些,有需要西域原料的地方,随时跟我说。”
苏合香点点头,目光落在体验区的原料展示架上。架子上的香料标本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们从各地而来的故事。她知道,这些香料不仅是制作香品的原料,更是连接大唐与西域、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而她的使命,就是用这些香料,调出属于盛唐的香气,也调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回家之路。
夜色渐浓,“合香居”的灯还亮着。苏合香坐在调香室里,面前摆着麝香、乳香等原料,开始构思贡品香料的配方。石钵与石杵的声响再次响起,在寂静的夜晚里,显得格外清晰——这是属于调香师的声音,也是属于盛唐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