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宣应了声:\"好。
既然我同学松口了,谢校长现在能让他们过来道歉了吗?\"
谢校长招手示意,很快有位老师领着两个男生过来。
这两人脸上都挂着彩,一个左脸肿得老高,另一个两边脸颊都鼓了起来。
江鳕诧异地打量那两人,又看看自己儿子:\"这都是你打的?\"见王宣点头,她暗自吃惊。
原以为只打了一个,没想到是两个。
看对方人高马大的体格,再看看自家儿子单薄的身板,这反差也太大了。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为爱爆发\"?看来儿子对那姑娘是动了真格的。
谢校长正色道:\"这次的事情你们要深刻反省。
念在你们已经受到教训,学校不再追加处分。
但该有的认错态度必须端正。
\"他转向张家兄弟,\"我和王宣家长协商过了,只要你们诚恳道歉,这事就翻篇。
你们有意见吗?\"
张坤和李峰哪敢有意见。
虽说长得五大三粗,到底还是学生,见事情闹这么大早就慌了神。
两人忙不迭保证,结结巴巴地向乔英子道了歉。
王宣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见事情圆满解决,谢校长刚要挥手让两人离开,王宣突然出声:\"稍等。
\"
谢校长疑惑道:\"还有别
王宣笑着解释:\"校长误会了。
我这人最讲道理,他们做错事该道歉,我打人也该承担医药费。
\"他伸出两根手指,\"每人两万,您看合适吗?\"
谢维州重新打量着这个学生,发觉自己先前看走了眼,便点头道:\"就按你说的办。
\"转头吩咐那位老师:\"张老师,这事你来跟进。
\"
王宣掏出手机,麻利地给张老师转了四万块,转身对江鳕说:\"妈你去上班吧,我得赶**室,早饭都还没顾上吃。
\"
江鳕白了儿子一眼:\"知道了,我先走了。
\"转头又笑眯眯地对陶子和英子说:\"有空来家里玩,阿姨给你们露两手。
\"
\"谢谢阿姨!\"两个姑娘齐声答道。
等大人们离开后,王宣招呼大家:\"赶紧回宿舍收拾东西,马上要上课了。
\"
乔英子长舒一口气:\"我也得换身衣服,刚才吓出一身汗。
\"
黄芷陶全程绷着神经,特别是和王宣妈妈说话时格外紧张。
林磊儿一直没怎么吭声,见事情解决才放下心来。
走到宿舍楼下,王宣特意提醒陶子:\"记得给李老师回个电话,别让她担心。
\"
几人匆匆洗漱换好校服,在宿舍门口集合赶往教室。
第一节课已经开始十来分钟,任课的赵荣宝老师了解情况后,没多说什么就让他们回座位了。
江天昊偷偷朝王宣竖起大拇指。
王宣笑而不语,正要掏手机时,突然发现课桌里塞满信封。
他愣了愣——该不会是情书吧?心里顿时美滋滋的,这可是头一回收到这个。
想起系统提示音,陶子贡献的100积分好理解,可英子那份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丫头对自己有意思?
下课铃一响,江天昊就蹿过来说:\"表哥太帅了!古人冲冠一怒为红颜,你这波操作也不差!\"
王宣笑骂:\"少瞎说!我就是看那群人不爽。
再说了,这次出来我年纪最大,当然要护着你们。
\"
乔英子脸颊微微发烫。
长这么大,头一回有男生为她打架。
以前看到别的男生为女生打架时,总觉得那些人特别幼稚。
可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她才明白那种奇妙的感觉。
此刻在她眼里,宣哥简直帅得发光。
正说着话,林妙妙风风火火冲过来,见大家都好好的,拍着胸口说:\"担心死我了!你们没事就好。
\"
黄芷陶笑着搭上她肩膀:\"够义气妙妙。
\"
乔英子也跟着说:\"中午给你加鸡腿。
\"
\"我要双份!还得配酸奶!\"林妙妙眼睛亮晶晶的,突然压低声音,\"刚才那事怎么解决的?\"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完经过,林妙妙瞪圆眼睛——没想到宣哥这么厉害!
(江天昊突然盯着王宣的课桌:\"表哥,上课时就看见你桌肚里有东西,是什么?\"
王宣叹了口气,掏出一叠信封。
\"哇靠!\"江天昊一嗓子引得周围同学纷纷侧目。
只见那些粉的蓝的信封少说有十几封,每个都贴着心形贴纸。
几个人表情顿时精彩起来:林妙妙挤眉弄眼,黄芷陶气鼓鼓地环顾教室,乔英子虽然神色如常却悄悄观察四周,林磊儿则一脸懵。
江天昊伸手就要抢:\"让我看看都是谁写的!你这刚转学第二天就......我在学校这么多年都没收过呢!\"
王宣拍开他的爪子:\"别闹,这是别人隐私。
有这闲工夫不如多做两道题。
\"
\"没劲!\"江天昊撇嘴,\"就想看看你多大魅力嘛。
\"
林妙妙也凑热闹:\"宣哥别藏着呀,好东西要分享~\"
\"我宿舍囤了一周臭袜子,你要不要也分享下?\"
\"切,这种小事交给我的黄贵妃就行啦!\"林妙妙朝黄芷陶飞了个媚眼,后者立刻炸毛:\"林妙妙你皮痒了是吧!\"
课间嬉闹过后,上课铃声响起,众人纷纷回到座位。
午休时分,几个伙伴结伴去食堂用餐。
不少同学投来探究的目光,尤其是几个女生频频偷瞄王宣。
王宣本人浑然不觉,倒是黄芷陶敏锐地察觉到某些女生眼中的敌意。
神经大条的乔英子和林妙妙对此毫无察觉。
饭后回到教室,众人刚坐定,唐元明便推门而入。
他环视教室,目光锁定正在做题的王宣。
察觉到面前有人,王宣茫然抬头,发现是位陌生男子。
\"王宣同学,方便单独聊聊吗?现在或者放学后都可以。
\"唐元明语气温和。
王宣正疑惑间,江天昊插话道:\"表哥,这位是妙妙班的班主任唐老师。
\"又转向唐元明:\"唐老师找我表哥有什么事?\"
见黄芷陶等人也投来关切的目光,唐元明解释道:\"是些私事。
\"王宣心下了然,猜测可能与林妙妙有关,便起身道:\"唐老师,我们出去说吧。
\"
离开前他递给大家一个安抚的眼神。
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黄芷陶担忧道:\"那位老师是哪个班的?宣哥不会有事吧?\"
\"应该没事,\"江天昊分析道,\"他以前是妙妙小姨夫,现在娶了田老师。
既然是私事,八成和妙妙有关。
\"
走出教学楼,唐元明简要说明了来意。
王宣这才明白事情原委,倒觉得理所当然——若没有他帮忙,林妙妙恐怕真要遇到麻烦。
两人来到校外的饮品店。
推门瞬间,王宣脑海中响起系统提示音。
他默念\"签到\"后暂时无暇查看奖励,因为眼前出现了两张熟悉的面孔——林大为和王胜男正等候多时。
这场景让王宣莫名联想到\"见家长\"的桥段。
他暗自揣测:按时间推算,王胜男此刻该不会已经怀上林够够了吧?
唐元明介绍道:\"姐,姐夫,这位就是王宣同学。
你们慢慢聊,别耽误他上课。
\"说话间递了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王胜男连忙说:\"辛苦你了元明,你先去忙吧,别担心,我们就是有点小事想跟王宣同学聊聊。
\"
等唐元明离开后,王宣彬彬有礼地说:\"叔叔阿姨好,请坐。
\"
两人愣了一下,在对面的座位坐下。
林大为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也没多想,开口道:\"不知道你喜欢喝什么,我们就给你点了杯果汁。
要是不合口味可以再点别的...\"
\"不用了,这个挺好的。
\"王宣随意地回答。
\"我是林妙妙的爸爸林大为,这是她妈妈王胜男。
刚才唐老师应该跟你说过我们找你的原因吧?\"林大为原本来势汹汹要兴师问罪,但听说今天学校里发生的事后收敛了些。
见到王宣后,不得不承认这小伙子确实很帅气,说不定不是他招惹自己女儿,还是先问清楚比较好。
王宣微笑说:\"其实我本来打算周末去拜访叔叔阿姨,亲自跟你们说这件事。
在我看来,要是妙妙继续这样下去,会埋没了她的天赋。
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二位了。
\"
夫妻俩对视一眼,这些情况他们完全不知道。
王胜男忍不住问:\"王宣同学,我听说妙妙想参加艺考是你出的主意?\"
王宣点点头。
王胜男急切地问:\"可艺考都是从小培养的,我们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也不觉得她适合这条路。
她的成绩你也知道,如果再分心,恐怕连本科都考不上。
我特别想知道,你为什么觉得妙妙可以?\"
林大为见妻子太着急,轻轻拍了拍她,客气地说:\"你王阿姨一直希望妙妙能上大学,所以对这个事比较着急,希望你能理解。
\"
王宣点头道:\"我理解,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
\"
林大为听着这话总觉得不太对劲,但也没多想,继续说:\"今天我们就是想听听你的建议,了解你的想法。
而且妙妙对这事态度很认真。
\"
王宣抿了一口果汁,慢悠悠地问道:\"叔,婶儿,你们是不是觉得帮孩子安排好一切,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教导他们,就是不让他们走弯路的正确方法?\"
王胜男立刻接话:\"当爹妈的想让孩子少吃苦头,把自己的经验教给他们,这有什么不对?\"
王宣没直接回答,转头看向林大为:\"叔,您也是这个意思?\"
林大伟点点头表示认同。
王宣轻笑一声:\"说实话,这种想法在咱们国家太普遍了,从古到今都这样。
倒不是说这么做不对,但确实有不少问题。
\"
见两人都认真听着,王宣接着说:\"说到底这是教育观念的事儿。
家长在传授经验的同时,其实已经给孩子规划好了人生道路。
这很正常,但我个人觉得这种做法不太合适。
\"
\"怎么就不合适了?\"王胜男不服气地说,\"我们都是为了妙妙好,哪个当父母的不想让孩子少走弯路?\"
王宣解释道:\"我的成长环境和妙妙不一样。
从小家里就教育我要明白钱的重要性。
虽然这么说显得俗气,但现实就是这样——钱不是万能的,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就拿妙妙上的学校来说,一年的学费顶得上普通人一年的收入。
\"
\"叔,婶儿,我接下来说的话可能不太中听,你们别往心里去。
\"王宣先打了个招呼。
两人点点头,等着听他要说什么。
\"我刚才说了,不太赞同父母把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孩子。
现在社会表面上都在提倡奉献精神,好像谈钱就俗气。
可谁能否认,这个社会衡量成功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你有多少钱。
\"
\"穷人为什么难翻身?因为他们的父母在竞争中已经输了,能传授的经验大多都是错的。
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思维就固化了,这对将来的发展影响太大了。
\"
\"比如说,我花几块钱就能让别人的宝贝儿子扛着水桶爬十层楼;五百块就能让父母捧在手心里养大的闺女陪我喝一晚上酒;五千块足以让一个满怀理想的大学毕业生在无聊的岗位上虚度一个月光阴;要是拿出五万块,甚至能救回一条人命。
\"
\"叔叔阿姨,现在您二位还坚信自己的经验一定对孩子好吗?其实很多家长都和你们一样,本是好心却办了坏事。
\"
林大为和王胜男被王宣说得哑口无言,想辩解又找不出话来。
还是林大为先反应过来:\"王宣同学,你说的虽然有道理,但你也承认你和妙妙成长环境不同,你的方法未必适合妙妙吧?\"
\"叔叔说得对。
不过虽然家庭环境不同,但有些经验是相通的。
有钱人未必比穷人聪明,只是思维方式不同。
像我父母从小就不太在意我的成绩,因为他们明白再聪明的人掌握的知识也有限,关键是要学会用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
\"可普通家庭的父母呢?虽然嘴上不说,但日常行为早就暴露了真实想法。
多数家长只盼着孩子学门手艺将来能糊口,从小鼓励孩子创业打拼的家长实在太少了。
\"
王胜男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
但我了解自己女儿,她确实不适合参加艺考。
\"
\"王阿姨,我懂您的顾虑。
您是担心妙妙走这条路前途难料吧?既然您说了解妙妙,那您应该清楚她不是读书的料。
就算按您说的努力学习,我看她最多也就考个二本——这还是在她自己愿意用功的前提下。
\"
王胜男不服气地反驳:\"要是按我的方法来,妙妙肯定能考上一本!\"
王宣没再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转而笑着说:\"就算这样,妙妙将来的发展空间其实也不大。
她学的是文科,能选的无非就是国际贸易、工商管理、新闻、教师,或者公司里的文职、策划、人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