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 “熵增”,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个抽象的物理概念,离生活很远。但实际上,熵增无处不在 —— 几天不收拾的家会变乱,列好的计划会半途而废,买过的课程会积灰,甚至一段不经营的关系会变淡。这些 “自发走向混乱” 的状态,都是熵增的体现。而人生的核心课题,本质上就是 “对抗熵增”;赚钱的意义,就是为这场对抗提供 “能量”。看懂了熵增,你就看懂了为什么有人能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有人却总被混乱裹挟。
一、熵增:生活为什么会 “自发变糟”?
“熵” 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的是 “系统混乱程度的度量”。熵增定律告诉我们: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任何系统都会自发地从有序走向混乱,混乱程度会不断增加。这个定律放在生活里,就是:如果你不刻意管理生活,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糟。
我们可以从三个常见场景,看清熵增的威力:
空间的熵增:刚打扫完的家,桌面整洁、物品归位,这是 “有序”;但只要你不刻意维持,衣服会随手扔在沙发上,快递盒会堆在门口,零食袋会散落茶几,用不了几天,家就会变成 “混乱” 的状态。这种 “从整洁到杂乱” 的过程,不需要你做任何事,它会自发发生。
目标的熵增:月初你列了计划 “这个月读完 3 本书”,第一天你读了 50 页,这是 “有序推进”;但如果没有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没有刻意提醒自己,你会发现 “今天太累了明天再读”“朋友约吃饭先不读了”,到了月底,书可能还停留在序言,计划彻底 “混乱作废”。
技能的熵增:你花几千块买了 “python 编程课”,想着 “学会了能涨工资”,开课第一天你认真做了笔记,这是 “有序学习”;但如果没有持续练习,没有强迫自己跟上课程节奏,课程会被你慢慢遗忘,U 盘里的课件会积灰,最后 “学编程” 的目标不了了之,投入的时间和金钱都打了水漂。
这些场景的共同点,就是 “没有外力干预,就会走向混乱”。生活的本质就是如此:有序需要刻意维持,混乱却是常态。你想要的 “好生活”—— 整洁的家、完成的目标、学会的技能,都需要你主动投入 “能量” 去对抗熵增;一旦停止投入,生活就会被混乱吞噬。
二、赚钱的意义:用 “社会能量” 对抗生活混乱
你可能会问:“熵增和赚钱有什么关系?” 答案很简单:对抗熵增需要能量,而钱,就是这个社会里最直接的 “抗熵能量”。
生活为什么会混乱?本质上是 “能量不足”—— 你没有足够的时间收拾家,没有足够的精力推进目标,没有足够的资源解决问题;而钱,能帮你补充这些 “能量”:
你没时间收拾家,钱能帮你请保洁,让家保持整洁;
你没精力学编程,钱能帮你报一对一辅导课,有老师监督你推进;
你遇到职场瓶颈,钱能帮你报行业峰会,拓展人脉、学习新技能。
就像老话说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钱的核心作用,是 “驱动资源帮你解决问题”,本质上就是 “为你的生活注入抗熵能量”。一个家庭如果收入稳定且充足,遇到矛盾时,能用钱解决 “孩子教育”“老人医疗” 等实际问题,就不会因为 “没钱” 而激化矛盾;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储蓄,遇到失业时,能有时间慢慢找工作、学新技能,就不会因为 “急着赚钱” 而被迫选择不喜欢的工作。
反之,“能量不足” 的生活,必然充满混乱。比如一个家庭,靠固定工资生活,突然有孩子出生,“养育孩子” 的需求增加了,但 “收入” 这个能量没有增加,就会因为 “奶粉钱”“早教钱” 等问题爆发矛盾;一个人,手里没存款,遇到家人生病,就会因为 “医药费” 而焦虑,甚至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目标去打零工。这些矛盾的本质,都是 “抗熵能量不足”—— 你没有足够的钱,去维持生活的有序。
所以,赚钱从来不是 “为了享受”,而是 “为了获取对抗混乱的能量”。你赚的钱越多,能调动的资源越多,能注入生活的能量越多,生活就越容易维持有序,你就越有底气应对突发的混乱。
三、赚钱为什么难?因为它 “反人性”
既然赚钱是 “对抗熵增”,那为什么赚钱这么难?因为熵增是 “顺应人性” 的,赚钱是 “反人性” 的。
人性的本质,是 “追求舒适、逃避麻烦”—— 躺在沙发上比收拾家舒服,刷短视频比读书记笔记舒服,重复旧工作比学新技能舒服。这些 “舒服” 的选择,本质上都是 “顺应熵增”:你在让自己的生活,自发地走向混乱。
而赚钱,需要你 “反着来”—— 你要主动跳出舒适区,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主动对抗熵增:
别人在刷短视频时,你要去学习新技能,为 “提升收入” 积累能量;
别人在抱怨工作时,你要去拓展副业,为 “增加收入” 寻找新路径;
别人在重复旧工作时,你要去研究行业趋势,为 “长期赚钱” 找方向。
这些行为,都需要你 “对抗自己的惰性”,都需要你 “主动注入能量”,所以很难。就像我有个开早餐店的亲戚,每天凌晨 3 点起床和面,风雨无阻二十年,看似很努力,但他从来不愿意尝试 “线上推广”“添加新品”,只用二维码收款这件事,算是小小的 “抗熵”,但和时代的变化比起来,根本不够。他总说 “搞线上太麻烦”“学不会”,本质上就是 “顺应熵增”—— 用 “重复旧工作” 的舒适,逃避 “学新东西” 的麻烦。结果就是,二十年过去了,他的店还是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没有任何增长。
这个社会最残酷的真相就是:顺应熵增的人,会被时代慢慢淘汰;反人性抗熵的人,才能持续赚钱。因为顺应熵增的人,一直在 “消耗自己的能量”,却没有 “补充新的能量”;而反人性抗熵的人,一直在 “主动补充能量”,一直在 “提升自己的抗熵能力”。
四、会赚钱的人,都在做这三件 “抗熵事”
既然赚钱是 “对抗熵增”,那具体该怎么做?观察那些能持续赚钱的人,会发现他们都在做三件事 —— 建立秩序、达成最优解、保留可能性。这三件事,本质上都是 “主动注入能量,对抗熵增”。
1. 第一件事:建立秩序,用 “逻辑” 替代 “随性”
熵增的核心是 “混乱”,对抗熵增的第一步,就是 “建立秩序”。很多人想赚钱,却总在 “随性而为”—— 开个小红书账号发几条视频,没流量就放弃;做个副业赚了几百块,没耐心就停下。这些 “没逻辑的尝试”,本质上还是 “顺应混乱”,自然赚不到钱。
而会赚钱的人,会 “用逻辑建立秩序”。比如我有个朋友,想靠小红书推广自己的手作饰品,一开始也没流量,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做了三件事:
研究平台秩序:分析 “手作饰品” 类爆款笔记的内容结构,发现 “过程展示 + 使用场景” 的视频更容易涨粉;
建立操作秩序:每天固定时间拍视频,每周更新 3 条,每条视频都包含 “材料准备→制作过程→成品展示” 三个部分;
优化转化秩序:在笔记评论区引导用户加微信,微信里定期发 “客户返图”“新品预告”,慢慢积累回头客。
这套 “有逻辑的操作”,就是在 “建立秩序”—— 他没有 “随性发视频”,而是用平台规则和用户需求,搭建了一套 “稳定获客、稳定转化” 的流程。最后,他的小红书账号涨了 10 万粉,微信私域有 5000 个客户,每月手作饰品的销售额超过 20 万。
建立秩序的核心,是 “找到可复制的逻辑”—— 不管是做流量、做产品还是做服务,都要搞清楚 “什么方法有效”“怎么重复有效方法”,用 “稳定的流程” 对抗 “混乱的尝试”。
2. 第二件事:达成最优解,用 “长期” 替代 “短期”
生活中,熵增会用 “短期舒适” 诱惑你,让你放弃 “长期最优解”。比如找工作,“要求低、离家近” 的工作更容易得到,这是 “短期舒适”;但 “需要踮脚、能提升能力” 的工作,才是 “长期最优解”。很多人选择了前者,看似舒服,却慢慢失去了竞争力,这就是 “被熵增裹挟”。
会赚钱的人,都懂得 “放弃短期舒适,追求长期最优解”。他们会根据 “收入类型”,选择不同的策略:
如果赚的是 “确定性收入”(比如工资、固定收益理财),他们会把重心放在 “降低投入”—— 比如用 “自动化工具” 提高工作效率,用 “定投” 减少理财精力,花更少的时间赚同样的钱,把省下来的时间投入 “能提升长期收入的事”;
如果赚的是 “可能性收入”(比如创业、投资),他们会把重心放在 “做对事情”—— 比如不纠结 “短期是否盈利”,而是专注 “产品是否解决用户需求”“模式是否可复制”,哪怕短期没赚钱,只要方向对,长期就能赚到更多钱。
就像那些做投资的人,不会因为 “短期股价波动” 而卖出优质股票,因为他们知道 “优质公司的长期价值” 才是 “最优解”;那些做创业的人,不会因为 “初期没客户” 而放弃,因为他们知道 “产品的核心价值” 才是 “最优解”。
达成最优解的核心,是 “跳出短期诱惑”—— 不要因为 “现在舒服” 而选择容易的路,要因为 “未来更好” 而选择难走的路。难走的路,虽然一开始充满挑战,但能帮你积累 “抗熵能量”,让你在长期赚钱中更有底气。
3. 第三件事:保留可能性,用 “变化” 替代 “稳定”
熵增的另一个陷阱,是 “稳定”—— 看似稳定的生活,其实是 “能量不再增长”,一旦遇到外部变化,就会瞬间混乱。比如一份 “朝九晚五、没有成长” 的工作,看似稳定,但如果行业衰退,你会因为 “没新技能” 而失业,这就是 “稳定背后的风险”。
会赚钱的人,从不追求 “绝对稳定”,而是 “保留进步的可能性”。他们喜欢做 “稍稍不确定,但有增长空间” 的事 —— 比如开一家小店,虽然不如上班稳定,但能通过 “优化产品、拓展渠道” 提升收入;比如做自媒体,虽然不如打工稳定,但能通过 “涨粉、接广告” 实现收入增长。
这些 “有可能性的事”,看似有风险,却能帮你 “持续注入新能量”—— 你在做的过程中,会学到新技能、认识新朋友、发现新机会,这些都是 “抗熵的能量”。而那些 “绝对稳定” 的事,比如重复不变的工作,只会让你 “能量不断消耗”,最后被时代淘汰。
保留可能性的核心,是 “主动拥抱变化”—— 不要害怕 “不确定”,要在 “不确定” 中寻找 “增长机会”。只有持续变化、持续进步,你才能积累足够的能量,对抗长期的熵增。
五、人生的本质:在动态平衡中,持续抗熵
看懂了熵增,你就会明白:人生不是 “一劳永逸” 的,而是 “动态平衡” 的 —— 你需要时时刻刻注入能量,对抗不断增加的混乱;一旦停止注入,生活就会失衡。
这个过程,注定是 “反人性” 的 —— 你要每天坚持阅读,才能对抗 “知识熵增”;你要定期优化工作方法,才能对抗 “能力熵增”;你要持续拓展收入来源,才能对抗 “财务熵增”。但正是这份 “反人性” 的坚持,让你能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最后,想对你说:不要害怕熵增,也不要害怕赚钱的难度。赚钱不是 “为了成为有钱人”,而是 “为了拥有对抗混乱的能量”;抗熵不是 “为了追求完美”,而是 “为了让生活维持有序”。从今天起,做一件 “反人性” 的小事 —— 比如每天读 30 分钟书,每天写 100 字日记,每天研究一个赚钱小技巧。这些小事,都是在为你的生活 “注入能量”,都是在帮你对抗熵增。
当你持续注入能量,你会发现:生活不再混乱,赚钱不再艰难,你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底气,去应对人生的所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