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瞧瞧,其实一个人有钱没钱,往往一眼就能看出来。当然,我说的不是戴名表、开豪车,也不是衣服上故意露出的大 LoGo,而是从骨头里透出来的那种有钱人的气场。
第一眼定生死的 “首因效应”
平日里总能发现,同样是穿衬衫,有的人穿得平整挺括,像刚从熨衣板上取下来似的;有的人领口却黄得发暗,像是被酱油泡过。有一回我去见个朋友,他上身穿件西装,看着还算周正,可低头一瞧,皮鞋磨得跟被狗啃过似的,鞋尖都秃了。后来才知道,他那公司早就撑不住了,全靠这身西装硬撑着门面。
心理学上有个 “首因效应”,说的是别人对你的印象,往往在刚见面的前几秒就定了型。不是说非得浑身名牌,而是一些小地方。比如女人别着一枚别致的胸针,系着一条显气质的丝巾;男人的衣服熨得平平整整,袖口干干净净。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最能暴露你的真实状态,比说一千句豪言壮语都管用。
1、打破穷忙怪圈
跟人谈事,一种是提前几分钟到,资料准备得整整齐齐,坐在那儿气定神闲;另一种是骑个电动车,满头大汗地迟到十分钟,气喘吁吁地道歉。你说哪种让人看着舒坦?我听过句话:有钱人的时间像瑞士表,分秒不差;普通人的时间像沙漏,稀里糊涂就漏没了。这不是瞧不起谁,是实实在在的差别。
之前看《稀缺》这本书,里头有个 “带宽被占用” 的说法。那些天天为了柴米油盐奔波的人,脑子早就被鸡毛蒜皮占满了,哪还有空琢磨长远的事?他们光是应付眼前的麻烦就耗尽了力气,根本腾不出心思去学新本事,为将来打算。你不妨试试,哪怕每天少挣点,把 “等我有空再说” 换成 “现在就挤出半小时”,做点能攒本事的事,比如学个手艺,总比瞎忙活强。
2、保持高能量
为啥有的人看着就意气风发,走路带风;有的人却缩头缩脑,像是总怕踩着蚂蚁?秘诀就在姿势上。有本《高能量姿势》的书里说,肢体语言专家艾米?库迪做过实验,保持两分钟抬头挺胸的姿势,人体内的睾酮水平能涨 20%。说白了,不管今天心情多糟,遇到多大坎儿,先把腰杆挺直了。说话做事时,脊梁一硬,气场就来了,气质也跟着往上提,比穿金戴银管用多了。
3、一张口就露馅
有个朋友跟我说,有些美女远看惊为天人,一开口就掉价。为啥?因为话里透着怯。你一说话,别人就知道你肚子里有多少货,在哪个层次。总说 “要是当初我怎样怎样” 的人,多半混得不咋地;真正有本事、能成事的人,聊的都是具体的项目、框架、细节,句句都在点子上。
咱中国人讲究 “避谶”,你总说啥,日子长了就真成啥样。你这个人,就是被自己的话给塑造成的。把 “我不行” 换成 “我试试”,把 “我没钱” 换成 “我以后肯定有钱”。
心理学上有个 “自我实现预言”,总说自己穷、自己没本事的人,潜意识里就会往那上面靠,最后真成了自己说的那样。荣格说得对:“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可你还以为那是命运。”
4、消费习惯
很多年轻人宁愿顿顿吃泡面,也要买最新款的手机、限量版的球鞋、高级的游戏装备。穷人花钱,多半是为了图个当下痛快;有钱人花钱,更在乎这笔钱将来能生多少利,思路压根不一样。
说件有意思的事,我家有个亲戚,是个年轻姑娘,攒了好几年工资,买了辆六七十万的车。我当时说她:“你这也太超前消费了,这么年轻,把钱拿去学本事多好?”
她却说:“哥,我开这车,能认识一群开差不多价位车的朋友,链接到有用的人脉。而且开着它,我跟人谈业务更有底气了。再说,还能挡掉一些不靠谱的追求者,省不少麻烦。” 听着是有点势利,可几年后,她还真混出了名堂,事业小成,嫁得也不错。那辆车成了她的能量来源,不光是消费,更是投资。
5、搞钱先要搞脑子
人脉不是微信里有多少好友,是你能帮多少人。让人得好处,永远是做生意的根本。我认识个保洁阿姨,就靠给业主介绍靠谱的保姆,现在自己开了家家政公司,雇了好几十号人。去年同学聚会,开工厂的老李在聊跨境电商、tiktok,打工的小刘却在吐槽老板抠门。说实话,穷人和富人关心的事完全不一样,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样。穷人总抱怨大环境不好,有钱人却总在找出路,这条路走不通,就换条道接着走。
试着把 “我做不到” 换成 “我怎么才能做到”,然后动手去做。记住,想全是问题,做才有答案。干任何事,没人一开始就知道能做成啥样,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扎克伯格也说过,要是他创立 Facebook 之前就想明白 “怎么连接人”,可能永远做不出这东西。
我有个朋友问我怎么搞自媒体、怎么写文章,我就说一个字:写!他说不会写,我说那就硬写。海明威都说,初稿就是狗屎,你先写出 “狗屎”,再在上面雕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