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人这一辈子,多多少少都被人骗过,小到被商家缺斤短两,大到被渣男骗取感情又卷走钱财;被兄弟开口借钱,追债时反倒成了仇人,不仅不还钱还直接拉黑。
我有个朋友,就遭遇了渣男的双重欺骗,她悲愤交加,气得老胃病复发,每天茶饭不思、频频呕吐,整个人病恹恹的,连床都起不来。
这场景像极了心理学中的 “追蛇定律”:农夫被毒蛇咬伤后,不赶紧处理伤口,反而漫山遍野地追蛇复仇,最终毒发身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越恨一个人,越容易毁了自己?又该如何破局?
报复是剂毒药,越纠缠,越中毒。尼采说过:“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
其实,王尔德就是个典型的反面教材。王尔德是谁?就是写下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的那位文学巨匠。
当年他被无赖诽谤,放下创作事业打了四年官司,结果落得声名狼藉、妻离子散的下场。反观导演贾樟柯,被黑心老板用两箱杯子抵稿费羞辱后,转头就拍出了《山河故人》,还留下一句狠话: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原谅不是放过对方,而是放过自己。仇恨浪费的是你的精力和时间。
每天花 1 小时琢磨怎么报复,一年就会浪费 365 小时,相当于 15 天;这 15 天足够你考个心理咨询师证,或者学 python 接单赚外快。但很多人却选择 “用别人的错误,榨干自己的人生”。
曾国藩年轻时曾被同学刁难,对方嫌他的书桌挡光、夜里读书吵闹。他二话不说就搬了桌子、改成默读,后来成功中了举人。他后来总结道:和小人较劲,不如用成绩扇他耳光。
三个止损方法。
第一、伤口越舔越烂,越晒越干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在集中营中悟出一个真理:人类的终极自由,是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被蛇咬后,你可以启动摆烂模式:追蛇→毒发身亡(参考农夫),但也可以启动狠人模式:包扎→打血清→买双防蛇靴(参考贾樟柯)。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立刻进行物理隔绝:拉黑对方、搬家、换个赛道。以遇到渣男为例,首先你要断绝联系,进行物理隔离,要坚信:没有金钱、时间和新欢解决不了的失恋。
第二、设置 “复仇冷静期”
当然,有些被伤害极深的人,确实特别想报复,这也是现实中很多悲剧的一个根源。这时候,我们要设置一个冷静期,不要让自己一直萦绕在仇恨中,可以去健身房打沙包,把 “恨意” 转化为卡路里消耗掉。
第三、你的注意力在哪,命运就在哪
塔勒布在《反脆弱》里说:风能熄灭蜡烛,却也能让火堆越烧越旺。面对同样的事情,低阶和高阶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
低阶:A 女生发现男友出轨,疯狂跟踪小三、和男友撕扯,结果工作丢了、人也变得癫狂,身体也越来越差。
高阶:b 女生被劈腿后,索要分手费,立刻远离渣男,把损失降到最低,用分手费报了各种技能班,比如剪辑班、手机摄影班等,通过自媒体创业获得成功,3 年后偶遇前任,见面时只想说一句:感谢当年不娶之恩。
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有一种心态特别绝妙,就是 “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
被渣男欺骗,告诉我们要提升择偶能力;胃疼,提醒我们要注意饮食和休息,不然胃会出问题。这些经历都是对我们的提醒和保护。被同事抢走客户?正好逼你开发新的渠道;被朋友背后插刀?趁机筛选出真正的朋友;被亲人过度索取?树立界限,锻炼出强大的内心。
就像疼痛,听起来很负面,但其实它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医生朋友都明白这个道理。
行动和思维双提升。
思维上,把 “他凭什么这样对我” 换成 “这件事,是想教会我什么”;把 “我要报复” 升级为 “我要过得比他好”;把 “受害者心态” 切换成 “幸存者模式”。
相信,具备这样心态的人,想不成功都难。
厉害的人,当别人捅你一刀,你就借这把刀来雕刻自己;别人给你挖坑,你就用坑里的土种出玫瑰。同时,升级你的 “社交防火墙”,搬离有毒的圈子;卸载引发焦虑的 App;定期清理负能量的手机联系人。
最后,小伙伴们看过神片《肖申克的救赎》吧?“追蛇定律” 的终极解法,就藏在这部电影里:安迪被冤枉入狱,没有天天咒骂典狱长,而是用 20 年时间挖通地道,在暴雨中洗净一身的污泥,获得了自由。
所以啊,下次再遇到伤害你的人,别急着挥拳头。想想 “追蛇定律”,冷笑一声:“你配让我浪费时间吗?” 毕竟,你的时间单价,可比那些烂人贵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