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尔耕从信使手中接过那个油纸包。
他先检查了火漆印记的完整性,然后用小刀仔细拆开。
里面是张薄绵纸,字迹需用药水显影。
他取出药水涂在纸上,字迹逐渐清晰起来。
他逐字阅读这份由榆林千户李威发来的密揭。
“四月二十四日事,骇异绝伦,非人力可度。”
开篇第一句就让田尔耕的眉头微微皱起。
他继续往下看:
“辰时三刻,漠南魔寇果至。
其先导二物,非车非轿,乃钢铁巨兽,遍体斑斓,不惧弓矢。
距城二里,兽口火光频闪,雷声大作,北门木石飞溅,须臾洞开。
守军魂飞魄散,此非人间兵器,实乃妖法!”
读到此处,田尔耕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一下。
目光锁定对寇众“面涂靛蓝,发系骷髅”的描绘,
以及对方“只杀官,不扰民”、
甚至“于奸商刘德贵库中,搜出私通套虏之账本,竟当街焚毁,似有意灭证”的诡异行径时,
他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
密揭中还提到,魔寇对劫掠的普通钱财“弃之于道,毫不可惜”,
而参将陈国威、游击高廷相等官员及其亲兵皆“不幸”战死且无一生还,
这几处“尤为可疑”之处,让田尔耕的目光停留了更长时间。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关于:
“北门废墟中觅得魔寇炮弹碎片,非铁非石,触之冰冷,上有奇异纹路”,
以及李威的判断 “此股魔寇,非寻常马匪……若其再临,恐非榆林所能独守”的结论上。
田尔耕放下密揭,立即起身将其小心折好放入怀中,对门外吩咐道:
“备马,入宫。”
他必须立刻将这份密揭呈报给提督东厂魏公公。
当他快步走出值房时,指挥佥事、北镇抚司理刑官许显纯已得讯赶来。
许显纯站在廊下阴影中,阴恻恻地开口道:
“田爷,依卑职看,榆林这事,蹊跷得很。
那尤世威奏报里说是惨胜,可这‘魔寇’怎么偏偏就把他的对头。
从兵备道、管粮官到那几个不听话的将领,都给精准地清除掉了?
还顺手帮他把通虏的账本都给烧了?
这世上哪有这么会替人着想的‘妖魔’?
倒像是借了把快刀,演了出苦肉计,把自己地盘清理得干干净净。”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恶毒的暗示,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尤世威可能借刀杀人、清除异己的阴谋论。
田尔耕闻言,脚步未停,只是冷冷瞥了许显纯一眼,未置可否,径直向宫城方向赶去。
田尔耕快步穿过宫禁,在司礼监值房外求见。
片刻后,他被引到魏忠贤面前。
此时,皇极殿内的朝会因尤世威的奏章已陷入一种震惊后的寂静。
没人敢当这个出头鸟,大同镇惨案发生的震荡直到现在还余波未消,
现在榆林卫又成了火山口,谁都不敢再碰这个烫手山芋。
魏忠贤正侍立在天启帝身旁,面色凝重,他心里的念头百转千回,
他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事情的发展就不能按照他的剧本来呢?
“厂公,”田尔耕趋前低语,从怀中取出密揭,双手呈上,
“北镇抚司收到榆林千户所八百里加急密报,事关榆林惊变,
与尤总兵所奏为同一事,然视角迥异,内情……
更为骇异。卑职不敢延误,特来呈报。”
魏忠贤目光一凛,迅速接过密揭,快速浏览起来。
他看得比田尔耕更仔细,
尤其是关于“钢铁巨兽”、“只杀官、不扰民”、“焚毁账本”、
“特定将领悉数战死”以及那“非铁非石”的炮弹碎片等关键处,他的眼角微微抽动。
看完后,他沉默一瞬,将密揭轻轻合上,
对田尔耕使了个眼色,示意他退到一旁等候。
魏忠贤随即转身,再次凑到剑眉倒竖的天启皇帝身边,
用那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奏道:
“皇上,北镇抚司指挥使田尔耕有紧急密报呈上。
此乃派驻榆林的锦衣卫千户李威所发密揭,
所述正是四月二十四日榆林之事,可为尤世威奏章之佐证与补充。”
天启帝朱由校抬起带着浓重黑眼圈的眼皮,
这逼昨晚也不知道去哪里鬼混了,
显得倦意十足:“哦?密揭里怎么说?”
魏忠贤便挑选要点,用一种既强调事态严重性,
又不失拱卫圣听分寸的语气,向皇帝和满朝文武转述了密揭核心内容:
“据密揭所言,那‘漠南魔寇’所驱使之物,
确系非车非轿之‘钢铁巨兽’,能于二里外口吐雷霆,顷刻轰塌北门……
其众面涂靛蓝,形如鬼魅,入城后行事极诡,
只攻击官署、特定官员府邸,
于奸商库中搜出私通套虏之账本后,竟当街焚毁,似有意灭证……
且其对劫掠之寻常钱帛弃如敝履,所图匪浅。
尤甚者,参将陈国威、游击高廷相等将领及其亲兵,
确于乱军中悉数殉国,无一幸免……
战后于废墟中觅得炮弹碎片,非铁非石,触之冰冷,上有奇异纹路,已封存送检。”
随着魏忠贤的转述,皇极殿内原本就压抑的气氛彻底被引爆!
群臣再也抑制不住,一片哗然!
“钢铁巨兽?口吐雷霆?这……这真是闻所未闻!”
“只杀官,不扰民?还焚毁账本?此寇意欲何为?”
“精锐将领连同亲兵无一生还?这……这未免太过蹊跷!”
“天佑大明,幸有尤总兵这等忠勇之臣力挽狂澜!”
“此寇绝非寻常马匪,其志不小,榆林危矣!三边危矣!”
龙椅上的天启皇帝,脸色也更加难看,身体不自觉地向后仰去,
显然被这更加详实、更显诡异的密揭内容给吓到了。
魏忠贤等待朝堂的喧哗稍歇,才提高声音:
“皇上,诸位大人!如今情势已明!
尤世威奏章,字字血泪,
尽显其临危不惧、浴血奋战的忠勇,
榆林城防亟待修复,将士抚恤、粮饷器械俱缺,其请援之情,迫在眉睫!
而锦衣卫密揭,则从旁印证了‘魔寇’之凶顽诡异,
其器械之利、行事之诡,远超我等所知任何一股流寇或鞑虏,
绝非榆林一镇所能独力应对!”
他环视群臣,最终看向皇帝,心下已经有了定计:
“此一事,两份奏报,一明一暗,相辅相成!
既彰显了尤世威总兵的公忠体国、功勋卓着,
亦从独立渠道印证了‘漠南魔寇’之患,真实不虚且危如累卵!
当此之际,朝廷若不当机立断,给予尤世威充分信重、粮饷军械乃至临机专断之权,
则榆林必危,三边动摇,京师亦将暴露于魔寇兵锋之下!”
“臣恳请陛下,速下决断,对尤总兵及其麾下将士优叙战功,
并从速拨发内帑援饷,调拨军械,准其以便宜行事之权,整军经武,以备魔寇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