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哨站群的毁灭性打击,如同冰水浇头,瞬间冻结了星火联盟内部因初步胜利而滋生的些许乐观。虚拟 memorial 墙上新增的阵亡者名单,每一行代码都代表着曾经鲜活的生命和为文明存续付出的终极代价。舰桥内弥漫着无声的悲恸,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残酷现实淬炼出的、更加坚硬、更加冰冷的决绝。悲伤与愤怒,在严格的纪律下,被迅速转化为复仇的燃料与前进的动力。
“希望之光”号深处,梁熠与林雪的融合意识空间,此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风暴。海量的数据流从被毁的“了望塔”哨站最后时刻传回的、包含“静滞黑洞”形成至爆发全过程的珍贵记录,以及“前驱”、“坚盾”两站遭受“规则断层冲击”的完整传感器数据,如同决堤的洪流,冲击着他们的感知。这不仅仅是数据,更是蕴含了“归零者”攻击模式、能量签名、规则操纵逻辑的,用鲜血与牺牲换来的终极密码。
解析过程凶险万分。那冰冷、充满毁灭意志的规则烙印,如同剧毒的荆棘,不断试图反向侵蚀融合意识。梁熠主导的理性部分,如同最精密的超维计算机,以远超光速的速度进行着建模、推演、逆向工程,剥离出攻击中的数学本质。林雪主导的生命共鸣部分,则如同温暖的熔炉,以盖亚网络磅礴的生命力为屏障,守护着意识核心不被那绝对的“虚无”意志同化,并从中感受着那冰冷规则下可能存在的、一丝极其细微的、属于宇宙本源律动的“韵律”。
这是一种在刀尖上跳舞的修行,是在炼狱之火中的极致淬炼。
“攻击前兆……持续零点零零三秒的规则‘坍缩’现象,类似超新星爆发前的引力塌缩,但发生在更高维度……”
“规则断层冲击的传播并非均匀扩散,存在十二个主要‘振动节点’,是其力量传导的支点,也是……结构的脆弱点!”
“静滞黑洞的‘事件视界’并非绝对光滑,在形成初期存在极其短暂的‘量子泡沫’涨落,可被超高频规则脉冲干扰……”
一条条关键信息被提取、验证、整合。联盟最顶尖的科学家和“播种者”苏醒者们,在梁熠的引导下,疯狂地工作着。失败的阴霾被一种近乎狂热的科研激情所取代。他们不是在单纯地分析失败,而是在解剖神明的武器,并试图找到仿制乃至反制的方法。
与此同时,在格利泽星系的各处船坞,景象已然不同。先前那种依靠网络“生长”的、充满流线美感的建造方式被更加激进、甚至堪称“狂暴”的工程模式所取代。巨大的、未经充分美学设计的钢铁骨架在虚空中快速拼接,能量导管如同巨蟒般缠绕,无数工程舰船如同工蜂般穿梭往来。这是在基于新获得的攻击数据,紧急改造现有的舰队和防御平台,并加速建造一批专为对抗“规则断层冲击”而设计的特种舰船——“断点拦截舰”。
这些拦截舰没有强大的主炮,取而代之的是遍布舰身的、如同刺?尖刺般的超高功率“规则稳定锚”。它们的设计理念,便是在探测到“规则断层冲击”前兆的瞬间,冲至预定节点,全力展开稳定场,如同钉子般钉入空间的“纤维”,强行“加固”局部规则结构,迟滞甚至偏转那毁灭性的冲击。这是自杀式的任务,但也是目前唯一可能有效的中和手段。
灰隼亲自监督着这批“决死舰”的改装与船员选拔。没有动员,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冰冷的任务简报和志愿者沉默的签名。一种“以命换空间”的悲壮氛围,弥漫在整支舰队中。
然而,最大的突破,并非来自可见的军工,而是发生在无形的规则层面。
梁熠与林雪的融合意识,在经历了长达数十标准时的极限推演后,终于完成了对“规则断层冲击”的初步破解。他们未能完全复制这种攻击,但却找到了一种与之对抗、甚至……利用其特性的方法。
“它不是纯粹的毁灭,更像是一种……强制的‘规则重置’。”梁熠的意念在高层会议上回荡,带着一丝疲惫,却更有一种洞穿迷雾的锐利,“它将局部宇宙的规则‘格式化’回某种原始状态。我们的逆熵场,本质是维持一种‘高有序度’的规则状态。正面对抗,如同用水坝阻挡海啸。”
“但是,”他话锋一转,虚拟星图上浮现出新的模拟动画,“如果我们不试图阻挡海啸,而是在海啸必经之路上,提前制造一系列微型的、可控的‘规则塌陷’点呢?”
动画显示,当代表“规则断层冲击”的红色浪潮袭来时,数个提前被“逆熵共振网络”精确制造的、小范围的规则混乱区域(蓝色斑点)出现在其传播路径上。这些混乱区域并非秩序,而是人为制造的、更混乱的“规则漩涡”。当毁灭性的冲击波撞上这些“漩涡”时,其内部精密的规则重置逻辑会发生不可预测的干扰和偏转,能量会被分散、消耗,如同巨石砸入泥潭,威力大减。
“我们将这种战术,命名为‘混沌礁石’。”林雪的意念接口,带着生命网络特有的韧性,“用我们可控的、小范围的‘无序’,去干扰和消耗它绝对的、大范围的‘无序’。以毒攻毒。”
这个战术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疯狂。它要求对规则层面的操控达到微秒级的精度,并且需要网络能够承受住自身制造“规则漩涡”带来的反噬风险。但,这无疑是黑暗中闪现的一丝曙光!从单纯的被动防御,转向了积极的战术干扰!
“立刻进行模拟测试!所有计算资源优先供给‘混沌礁石’项目!”陈骏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
接下来的时间,整个联盟的资源都向这个新战术倾斜。无数次模拟推演,无数次在隔离的虚空区域进行小规模实弹测试。失败是家常便饭,多次测试甚至引发了小范围的空间结构损伤。但每一次失败,都让战术细节更加完善,对规则的理解更加深刻。
终于,在“归零者”的阴影再次逼近之前,“混沌礁石”防御体系,连同第一批悍不畏死的“断点拦截舰”舰队,宣告成型!
也就在这时,深空监测网络再次传来了刺耳的警报!
“检测到大规模规则扰动!坐标……与上次袭击区域相邻!规模……是上次的一点五倍!两个‘静滞黑洞’生成信号!攻击目标……指向我方星系内部工业带和‘希望之光’号!”
敌人果然卷土重来,而且攻势更加凶猛!它似乎认定了联盟无法抵挡这种级别的攻击,意图一举摧毁联盟的工业能力和指挥中枢!
“全舰队一级战备!启动‘混沌礁石’协议!拦截舰队,按预定方案出击!”灰隼的怒吼声响彻通讯频道。
格利泽星系外围,虚空再次开始扭曲,两点令人心悸的绝对黑暗开始孕育。
而这一次,星火联盟没有坐以待毙。
数十艘造型狰狞、遍布“尖刺”的“断点拦截舰”引擎喷射出决绝的尾焰,如同扑火的飞蛾,义无反顾地冲向那毁灭的源头。与此同时,整个“逆熵共振网络”以前所未有的功率运转起来,在梁熠与林雪融合意识的精准引导下,在预判的冲击波路径上,瞬间制造出数百个微小的、极不稳定的“规则漩涡”!
“归零者”的毁灭洪流,如期而至。
但这一次,它撞上的,不再是试图硬抗的堤坝,而是一片充满了陷阱与暗礁的死亡海域!
巨大的规则断层冲击波撞入“混沌礁石”区域,预想中摧枯拉朽的场面并未完全出现。冲击波的前锋如同陷入泥沼,速度骤减,结构开始变得紊乱,能量在无数个小漩涡中被疯狂消耗、偏转。虽然依旧有部分冲击力穿透了防御区,但威力已十不存一!
而就在冲击波被迟滞的瞬间,那些冲到最前方的“断点拦截舰”,在舰长们冷静到极致的指令下,悍然启动了全身的“规则稳定锚”!一道道强大的秩序力场如同钉子,狠狠砸入动荡的空间结构节点!
“轰——!!!”
无声的规则层面爆炸在虚空中绽放!拦截舰在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后,连同舰上英勇的船员,化为了宇宙的尘埃。但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那本就已被削弱的规则断层冲击,在稳定锚的自毁式干扰下,终于被彻底搅乱、瓦解,最终消散于无形。
而另一个方向的攻击,也遭到了类似的、有效的拦截和削弱。
“规则断层冲击已被成功抵御!能量逸散在安全阈值内!工业带和母舰……安全!”监测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和哽咽。
挡住了!他们真的挡住了那看似不可战胜的毁灭性攻击!
虽然付出了拦截舰队全军覆没的惨痛代价,但这一次,他们没有失去重要的战略节点,没有让战火烧到家园!
舰桥内,短暂的死寂后,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混合着悲痛与极度兴奋的怒吼!他们赢了!用智慧、勇气和牺牲,在炼狱般的战场上,淬炼出了足以对抗神明的利器!
梁熠与林雪的融合意识缓缓收敛,巨大的消耗让他们也感到一阵虚脱。但他们的“目光”穿越虚空,望向那片重归寂静,却漂浮着英雄残骸的空域,充满了敬意,以及……更加坚定的信念。
炼狱之火,未能将他们烧成灰烬,反而淬炼出了更锋利的剑,更坚韧的盾。
归零者的阴影依旧浓重,但星火联盟,已经学会了如何在阴影中,搏出一线生机!
预告: “混沌礁石”战术初显神威,联盟成功抵御“规则断层冲击”!但代价惨重,且“归零者”的攻击模式必然再次升级。被动防御终非长久之计。梁熠从两次交锋的数据中,窥见了一丝反向追踪“归零者”攻击源头的可能性!主动出击,直捣黄龙的计划,被提上日程!下一章,《利剑出鞘》,看联盟如何将防线推向敌人的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