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屯与柳林屯的鲜血,如同冰冷的铁锈,涂抹在泗水屯每一个幸存者的心上。死亡的恐惧和彻底的绝望,让屯营陷入死寂。胥吏的皮鞭和呵斥,再也激不起任何波澜,只剩下麻木的顺从。张伟知道,这不是屈服,而是灵魂被碾碎后的虚无。
夜深人静,张伟蜷缩在漏风的窝棚角落,听着远处巡夜兵卒单调的梆子声,脑海中却翻涌着远比眼前寒冬更凛冽的惊涛骇浪。
“官渡……赤壁……”
这两个地名,如同宿命的咒语,在他这个来自未来的灵魂深处炸响。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曹操与袁绍的决战(官渡之战)近在眼前,而其后与孙刘联军的赤壁鏖战,更是将整个华夏拖入更深的战火。届时,为了支撑庞大的战争机器,对底层百姓的压榨将会达到何等酷烈的程度?“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的景象,绝非诗句,而是即将到来的、血淋淋的现实!
泗水屯,乃至整个徐州兖州交界处的屯田区,都将成为这场巨兽搏杀的血肉磨盘。留在这里,即便能侥幸熬过眼前的“军资捐”和袁曹大战,也绝对无法在接下来的赤壁前后、更加疯狂的征敛和兵灾中存活下去。
必须走!
一个清晰而强烈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劈下的闪电,照亮了他绝望的心田。
南下!
南方,长江以南,孙氏掌控的江东,或是荆州南部,刘表势力相对薄弱的区域。那里山峦叠嶂,水网密布,朝廷的控制力相对薄弱,更有无数未开发的丘陵山地,易于藏身。更重要的是,远离中原主战场,战火波及较小。
但这个念头刚升起,就被冰冷的现实压得喘不过气。
怎么走?
数百里的路程,关隘重重,没有官府的路引,他们就是寸步难行的流民,随时会被抓回来,甚至就地格杀。拖家带口,缺衣少食,如何穿越这兵荒马乱的土地?
希望,似乎唯一系于那个刚刚成型、依旧脆弱不堪的秘谷。
张伟的眼睛在黑暗中骤然亮起锐利的光。秘谷,不仅是暂时的避难所,更必须成为他们南渡的跳板和储备基地!
一个庞大、艰难、却唯一可能带来生机的长期计划,在他心中疯狂滋长:
第一步:极限生存,巩固秘谷。
当前首要任务,是想尽一切办法,让秘谷中的人先活下去,并尽可能囤积物资。
? 粮食是根本: 必须利用接下来有限的春夏季,在秘谷开垦更多隐蔽的田地,种植生长周期短、产量相对稳定、易于储存的作物,如芋头、某些豆类。狩猎和采集不能停,但要更谨慎。
? 物资储备: 盐、铁(制作工具)、布匹、药品(依靠吴杞),这些生存必需品,要像蚂蚁搬家一样,不计代价地偷偷囤积。尤其要准备长途跋涉所需的物品:耐磨的草鞋、御寒的衣物、净水的工具、治疗常见疾病的草药。
? 人员精简与锤炼: 秘谷不能容纳所有人。必须是最可靠、最坚韧、最有技能(如狩猎、辨识草药、建造)的核心成员。要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进行体能和野外生存的训练。
第二步:里应外合,麻痹官府。
屯田营这边,必须维持表面的“平静”和“顺从”。
? 徐元直的角色至关重要。他需要更加“尽职”地扮演好文书,甚至要表现出一定的“能干”和“忠诚”,以获取更多信任和活动空间,为秘谷输送信息和微量物资打掩护。
? 对官府的盘剥,要表现出“无力反抗”的麻木,偶尔可以“主动”完成一些无关痛痒的任务,麻痹胥吏。
? 暗中筛选绝对可靠的、有强烈南下意愿的屯民家庭,极其隐秘地渗透南下计划,但绝不能扩散消息。
第三步:等待时机,择路南下。
这是最困难、最考验耐心和运气的一步。
? 时机选择: 最佳时机,是官渡之战爆发前后。那时曹操主力北调,后方空虚,各地管制可能出现短暂混乱。必须提前通过一切渠道(流民、商贩、甚至贿赂底层胥吏)密切关注北方战局动向。
? 路线规划: 需要一份尽可能详细的地图(可通过徐元直接触官府文书的机会,记忆大致山川城镇方位),规划出一条避开主要官道、关隘,利用山林丘陵的隐秘路线。大致方向应是向东南,渡过淮水,进入扬州地界。
? 方式: 化整为零,分批行动。由秘谷成员先行探路,建立中途补给点,然后核心成员分批撤离,最后在预定地点汇合。整个过程必须如履薄冰,任何环节出错都万劫不复。
想到这里,张伟的心跳加速,既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也涌起一股绝境求生的狠厉。这个计划成功概率渺茫,但却是死中求活的唯一希望。
他轻轻推醒身旁假寐的徐元直。在确认四周无人后,张伟用极低的声音,将自己的“南渡之思”和初步计划,和盘托出。
徐元直听完,在黑暗中瞪大了眼睛,呼吸急促。这个想法太过惊世骇俗,远超他一个读书人的想象。但黑石屯的鲜血和眼前的绝境,又让他无法反驳。他沉默了许久,才艰难地开口,声音干涩:“……南渡……谈何容易……这……这简直是……”
“是赌博。”张伟打断他,声音冰冷而坚定,“但留在这里,是等死。赌博,还有一线生机。我们需要你的笔,你的脑子,在官府的笼子里,为我们撬开一条缝。”
徐元直看着张伟在黑暗中灼灼发光的眼睛,那里面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近乎疯狂的冷静和决绝。他想起这一路走来的尸山血海,想起秘谷中那点微弱的生机,想起圣贤书中“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古训……最终,求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
“我……该怎么做?”徐元直的声音依旧颤抖,却带上了一丝决然。
“首先,”张伟低声道,“我们需要知道更多关于南方,关于江东、荆州的消息。任何只言片语,地图残片,都要留意。其次,秘谷需要更多、更耐储存的粮种。你想办法……”
两个年轻人,在这绝望的寒夜中,开始谋划一场跨越千里的生死逃亡。南渡的种子,一旦播下,便在血沃的土壤中,开始顽强地生根发芽。 前路漫漫,凶险未知,但至少,他们不再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