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稀薄的米粥滑过喉咙,烫意中带着一丝微不足道的甘甜,暂时压下了胃里那把烧灼的火。张伟蹲在祠堂角落的阴影里,双手紧紧捧着那只粗陶破碗,像一头刚刚逃离陷阱、惊魂未定却又贪婪汲取水分的小兽。
他小口啜吸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扫过眼前这片人间地狱般的景象。
焦黑的断壁残垣如同巨兽死亡后枯槁的肋骨,狰狞地刺向灰蒙蒙的天空。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尚未散尽,与更浓重的血腥、尸骸开始腐败的甜腻气息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属于毁灭的独特味道。幸存的人们蜷缩在一起,眼神空洞,偶尔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撕心裂肺的哭嚎,那是失去至亲的悲恸。另一边,士兵们正在沉默地清理战场,将一具具扭曲的尸体像搬动柴火一样丢上板车,铁青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麻木的效率。
这混乱、悲惨、绝望的一幕,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猛地撬开了张伟记忆深处一个尘封的、属于另一个时空的角落。
日本……侵华……
这个词组,连同那些在历史课本上见过的、模糊的黑白照片,突然无比清晰地撞进他的脑海。照片里,不也是这样的残垣断壁吗?不也是这样流离失所、面黄肌瘦的百姓吗?不也是这样倒在血泊中的无辜者吗?
内心独白(时空交错的颤栗):
那时候……我们的先人……也是这样吗?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喝着救济的稀粥,看着家变成废墟,亲人变成冰冷的尸体?
一种跨越千年的、深沉的悲恸和愤怒,如同冰凉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刚刚因获救而产生的那点微弱的庆幸。他曾经以为那些历史距离自己很遥远,只是书本上需要背诵的知识点。但此刻,身临其境般地体验了这种被异族破城、烧杀抢掠的切肤之痛,他才真正明白,那些黑白照片背后,是怎样血淋淋的、无数个体家庭的绝望和哀嚎!
原来,历史的苦难,从来都不是抽象的。 无论在哪个时代,战争的残酷,对底层百姓的碾压,都是如此相似!不同的只是侵略者的名号和使用的武器,而平民的鲜血和眼泪,味道从未改变。
他看着一个士兵从瓦砾中拖出一具小女孩的尸体,那小小的、僵硬的身体,让他想起了黑土洼村可能遭遇同样命运的孩子,也想起了历史书中那些在战火中消逝的幼小灵魂。
内心独白(共通的渺小):
无论是汉末的胡人,还是……还是那个时代的日寇,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无法抵抗的灾难。我们都一样,像草芥一样……
一种巨大的、无力抗拒历史洪流的渺小感,紧紧攫住了他。个体的生命,在时代的巨轮下,是如此微不足道。他拼命从黑土洼村逃出来,穿越九死一生的山林,以为到了河口镇能喘口气,结果差点又死在胡人刀下。这种命运的捉弄和残酷,让他感到深深的疲惫和寒意。
他将最后一口粥吸溜干净,碗底只剩下一圈模糊的糊痕。那点微薄的热量,无法驱散他心底涌起的寒意。他不再是那个刚刚穿越过来、还带着几分现代人优越感的张伟了。乱世的残酷,已经像硫酸一样,腐蚀掉了他身上很多不切实际的东西,留下了更原始、也更坚韧的求生本能,以及对这个世界更加清醒、甚至有些悲观的认识。
活下去。 这个目标,在经历了城破的绝望和此刻跨越时空的悲鸣后,变得更加纯粹,也更加沉重。它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像是一种对命运的无声抗争,一种代替无数湮灭在历史尘埃中的冤魂,努力活下去的执念。
他放下空碗,蜷缩起身体,将脸埋在膝盖里。外面,士兵的号令声、伤员的呻吟声、妇孺的哭泣声依旧不绝于耳。
这碗救命的粥,味道是苦涩的。它混合了硝烟、鲜血和跨越千年的悲凉。他知道,喝完这碗粥,他必须站起来,继续在这片废墟上,寻找下一顿的食物,下一个藏身之所。前路依然迷茫,但至少,他比那些彻底倒在历史长河中的人,多了一口气。
这口气,就是他此刻拥有的全部。他得靠着它,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