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之心》的赛程逐渐接近尾声,紧张刺激的氛围如同不断收紧的弓弦。节目组正式宣布,下一轮,将是决定最终冠军归属的——总决赛!
总决赛将分为上下两个半场。
上半场:三强选手进行自选片段表演,争夺最终的“最佳演员”称号。
下半场:三位导师需各自带领全体队员,呈现一场长达二十分钟的舞台剧,角逐最终的“最佳团队”荣誉。
消息公布,整个节目组都弥漫着一种大战将至的肃杀气氛。这不仅是对选手终极实力的检验,更是对三位导师资源整合能力、导演功底和艺术审美的一次终极考核!
个人积分榜上,凌墨队伍的林月和阿哲凭借稳定而惊艳的发挥,牢牢占据了前两名的位置,几乎提前锁定了两个三强席位。陈景深队伍则只有一名A级队员堪堪排在第三,位置岌岌可危。宋薇队伍有一人排在第四,仍有冲击三强的可能。
为了这最终的荣耀,所有人都开始全力以赴,投入到最后也是最高强度的排练中。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场外的硝烟并未散去,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故宫修复笔记》的预告片持续发酵,口碑和期待值爆棚,凌墨作为绝对主演,受到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这无疑给《演技之心》节目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就像一股汹涌的洪流,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个节目。然而,这股洪流并非只有好处,它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人们对这个在电影预告里展现出影帝潜质的年轻人充满了期待,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这个年轻人在他担任导师的综艺总决赛上,究竟能够交出怎样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
然而,就在众人翘首以盼的时候,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却如幽灵般在网络上悄然浮现。
几个知名的娱乐营销号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了一些看似“客观分析”,实则暗藏玄机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似乎都在对这位年轻人进行着隐晦的质疑和批评。“凌墨综艺表现亮眼,但《故宫修复笔记》票房压力巨大,是否会影响其总决赛投入度?”
“深度剖析:凌墨指导能力虽强,但其自身表演经验是否足以支撑其导演大型舞台剧?”
“业内人士爆料:《演技之心》总决赛舞台剧环节,某导师团队或面临‘剧本危机’。”
这些文章指向性明确,都在试图营造一种“凌墨可能后劲不足”、“综艺与电影无法兼顾”、“其导演能力存疑”的舆论氛围。
星耀唱片办公室内,王斌看着这些精心炮制出来的“黑料”,脸上露出了阴冷的笑容。他知道在专业上已经无法撼动凌墨,便开始从舆论和场外因素上下手,试图在总决赛前扰乱凌墨团队的心态,给他们制造压力。
“凌墨,你电影搞得风生水起又怎么样?我就不信,你三头六臂,能同时把综艺和电影都做到完美!只要你总决赛的舞台剧出了一点纰漏,我就能把这些文章炒成真的!”王斌咬牙切齿地自语。
这些流言蜚语也确实传到了一些队员的耳朵里,让原本就因总决赛而紧张的他们,更添了几分焦虑。
“凌老师,外面那些话……”林月有些担忧地找到凌墨。
凌墨正在和白板上的舞台剧构思较劲,闻言头也没抬,语气平淡:“苍蝇嗡嗡叫,会影响狮子捕猎吗?”
他放下笔,看向围过来的队员们,眼神锐利而沉静:“我们的注意力,只应该放在舞台上,放在我们要呈现的作品上。外界的噪音,无论好坏,都是干扰。记住,用作品说话,是回应一切质疑最有力的方式。”
他的镇定和自信,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安抚了队员们不安的情绪。
“至于舞台剧……”凌墨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我既然敢接,就有绝对的把握。你们要做的,就是相信我,然后,拼尽全力。”
他并没有详细地向队员们透露具体的剧本和构思,然而,他那胸有成竹的强大气场却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让所有队员都感到无比安心,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一般。
总决赛的号角已然吹响,场外的硝烟弥漫,一场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演技的较量,更是对心态、格局以及应对各种明枪暗箭的智慧的综合考验。
凌墨稳稳地站在排练室的中央,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这群与他一同并肩作战、一路拼杀过来的年轻演员们。最后,他的视线停留在窗外那片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仿佛透过那片天空,他能够看到最终的胜利在向他们招手。
这场最终的战役,即将拉开帷幕。凌墨和他亲手打造的“匠心”团队,已经严阵以待,他们准备好了去迎接那至高无上的荣誉,也要用最耀眼、最璀璨的舞台表现,让所有的质疑和暗算都在光芒中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