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墨在半决赛上那首石破天惊的《追梦赤子心》,不仅彻底击碎了周浩的傲慢与偏见,更将《天籁之战》的节目热度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网络上的讨论持续了整整三天都未见消退,各大音乐平台关于“摇滚”、“梦想”、“赤子之心”的搜索量暴增,凌墨的现场演唱视频更是被疯狂转载,成为了现象级的话题。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凌墨,却显得异常平静。比赛结束后,他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反而在节目组安排的休息室里,主动找到了周浩。
周浩正独自一人收拾着他的电吉他,背影显得有些落寞和萧索。听到脚步声,他回过头,看到是凌墨,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尴尬,有不甘,但也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震撼。
“周老师。”凌墨开口,语气平和,听不出任何胜利者的骄矜。
周浩抿了抿嘴,没有立刻回应,似乎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击败了他的年轻人。
凌墨没有在意他的沉默,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您的《顽石》,力量感和现场掌控力,确实非常厉害,是几十年舞台经验的沉淀,这一点,我自愧不如。”
这话让周浩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错愕。他没想到凌墨会来,更没想到凌墨会说出这样一番话。这并非虚伪的客套,他从凌墨的眼神里看到了真诚。
凌墨继续说道:“音乐的世界很大,摇滚也有很多种面孔。有反抗,有批判,也同样可以有追寻和坚守。我们选择的路径不同,但目标或许是一致的——做出能打动人的,真实的音乐。”
他顿了顿,看着周浩手中那把饱经风霜的电吉他,“在我看来,能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走下去,本身就是一种摇滚精神。”
这番话,如同涓涓细流,悄然化解了周浩心中那点不甘和芥蒂。他沉默了很久,才长长叹了口气,脸上的倔强和傲慢终于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辈对杰出后辈的欣赏与感慨。
“老了,真是老了。”周浩摇了摇头,语气带着自嘲,也带着释然,“有时候固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以为看到了全世界。凌墨,你小子……不错。这首歌,写得很好,唱得更好。我周浩,服了。”
他伸出大手,用力拍了拍凌墨的肩膀:“以后有机会,一起玩音乐。”
这一幕,恰好被偶然经过的工作人员看到,很快就在节目组内部传开。大家对凌墨的评价,不禁又高了一层。拥有顶尖的才华或许不难,但在拥有绝对实力后还能保持如此谦逊和宽广的胸怀,尊重对手,提携后辈,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
连总导演都私下对制片人感叹:“凌墨这孩子,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啊。不仅仅是才华,更重要的是这份心性和格局。”
与此同时,“匠心传承”联盟内部的气氛也达到了空前的融洽和热烈。凌墨毫无保留地指导阿哲、苏晓和老狼准备决赛作品,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技巧倾囊相授。
阿哲的创作思路被进一步打开,苏晓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收放自如,连老狼也开始尝试将更多元的音乐元素融入他的民谣基底中。
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临时组合,更像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小团体,在凌墨的引领下飞速成长。
决赛前夜的彩排,凌墨作为联盟的核心,需要准备一首个人作品,作为压轴表演。所有人都好奇,在经历了《如愿》的深情和《追梦赤子心》的爆裂之后,他会在最终的决赛舞台上,拿出怎样的作品来为这个精彩的赛季收官。
彩排现场,凌墨依旧选择了简约的舞台布置。他没有提前透露曲目,只是和乐队进行着最后的磨合。当一段空灵而略带感伤的钢琴前奏响起,伴随着充满空间感的电子音效时,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氛围弥漫开来。
凌墨站在立麦前,闭着眼睛,仿佛在酝酿某种情绪。他开口演唱,声音不再是《追梦》时的撕裂呐喊,也不是《如愿》的温暖厚重,而是一种清澈中带着坚定,温柔中蕴藏力量的独特声线,像是在夜空中独自闪烁的星辰,孤独却耀眼。
他唱的是:
“我愿变成一颗恒星,守护海底的蜂鸣。”
“It's my dream it's magic,照亮你的心。”
“to your eyes 有多远的距离,穿过人海 别停下来,趁现在。”
这是一首在场所有人都未曾听过的歌曲。旋律优美而富有记忆点,歌词充满了梦幻般的意象,却又传递出无比坚定的信念感——关于勇气,关于奔赴,关于穿越人海也要抵达的远方。
副歌部分,情绪层层递进,凌墨的声音逐渐变得开阔而充满力量:
“我向你奔赴而来,你就是星辰大海。”
“我眼中炽热的恒星,长夜里照我前行。”
虽然没有《追梦》那般极具破坏力的爆发,但这首歌却以一种更加持久、更加浸润人心的方式,传递出了一种磅礴的希望感和浪漫的史诗气概。
它仿佛在告诉所有人,无论前路如何,只要心中有光,有想要奔赴的目标,那片“星辰大海”就终将抵达。
彩排结束,现场寂静片刻,随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工作人员和少数在场的选手都被这首歌打动,它像是对整个赛季,对“匠心传承”这个联盟名,也是对每个追逐梦想的人,最美好的注脚和祝福。
“凌老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阿哲忍不住问道,眼中满是惊艳。
凌墨微微一笑,轻声道:“《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