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墨在《山河泪》剧组那场“书院辩论”戏的惊人表现,虽然剧组保密工作做得好,没有现场视频流出,但“凌墨演技封神”、“震撼全场”之类的消息,还是通过在场工作人员的口耳相传,在小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真正让这股震动扩散到大众层面的,是一位在影视圈内以“毒舌”和“眼光刁钻”着称的知名影评人“圈内老鬼”。
这位老鬼老师,人脉极广,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竟然搞到了《山河泪》部分内部粗剪的、不带最终特效和配音的毛片片段,其中就包括了凌墨那场戏的部分内容。
当然,出于职业道德,他没有公开视频,但却在自己的付费专栏和粉丝群里,用极其夸张和激动的语言,描述了凌墨的表演:
“朋友们!我老鬼用我这双看了三十年戏的眼睛担保!凌墨在《山河泪》里的表现,绝对是他职业生涯的一次巨大飞跃!甚至可以说,是近五年国内年轻演员古装戏表演的巅峰之一!”
“你们能想象吗?一个年轻演员,在没有背景音乐、没有精修画面的情况下,仅凭台词、眼神和微表情,就把一个文人那种内心的孤傲、坚持、脆弱以及决绝,演绎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其中有一个瞬间的眼神变化,从激愤到受伤再到超越一切的坚定……卧槽!那一下,老子在电脑前面直接跪了!演技这东西,真特么的是老天爷赏饭吃加上自己往死里磨才能出来的!”
“相信我,等《山河泪》播出的时候,凌墨饰演的顾清源,绝对会成为一个经典角色!什么流量小生,什么偶像包袱,在他这场表演面前,都是渣渣!这小子,是要成精啊!”
“圈内老鬼”这番毫不吝啬的、甚至带着点粗口的盛赞,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瞬间在他那数量庞大且以专业着称的粉丝群体中炸开了锅!
“连老鬼都这么夸?凌墨这演技得牛成什么样?”
“老鬼可是连某某影帝的戏都骂得狗血淋头的狠人啊!能让他这么激动,凌墨这是要上天!”
“完了,期待值拉满了!《山河泪》什么时候播?我充好会员了!”
“之前那些黑凌墨演技的,脸疼吗?人家是用实力说话!”
这些评价和讨论,很快从影评圈扩散到了更大的公共平台。虽然大部分人没看到具体表演,但“圈内老鬼”的金字招牌和他那极具感染力的描述,已经足够让人心生向往。
凌墨的演技口碑,在这一波“业内认证”的推动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很多人已经不再仅仅把他看作一个“有潜力的年轻演员”或者“运气好的流量”,而是真正将他放在了“实力派演员”的序列里进行讨论和期待。
《山河泪》的未播先火,凌墨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不少品牌方和项目制作人闻风而动,递到“墨影传媒”的合作邀约,质量又上了一个台阶,很多都是冲着凌墨这“演技保证”来的。
连导演陈凯都乐得合不拢嘴,私下跟制片人说:“看见没?这就是选对演员的好处!凌墨这块招牌,现在可是给我们省了老大一笔宣传费了!”
而凌墨自己,在剧组里明显能感觉到周围人眼神的变化。以前是客气中带着点审视,现在是实打实的尊重和佩服。连食堂打饭的阿姨,给他舀红烧肉的时候,手都不抖了,肉块明显比别人大了一圈!
“凌老师,今天肉给得多,拍戏辛苦,多吃点!”阿姨笑得一脸慈祥。
凌墨看着餐盘里堆成小山的红烧肉,有点哭笑不得。这……算是演技带来的隐形福利?
更搞笑的是,同剧组几个之前跟他不太熟的年轻演员,现在看他的眼神都带着点“求知若渴”的光芒。有一次下戏后,一个演他书童的小演员,磨磨蹭蹭地凑过来,红着脸小声问:“凌、凌老师,您那个眼神……就是一下子从生气到难过那个,是怎么练出来的?能……能教教我吗?”
凌墨看着对方那紧张又期待的小眼神,忍俊不禁。他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故作高深地说:“这个啊……主要靠天赋。”
看着对方瞬间垮下去的脸,凌墨哈哈大笑,赶紧补充道:“开玩笑的!多观察,多体会,把自己真的当成那个人物,感受他的喜怒哀乐。当然,前期可能得对着镜子多练练,有时候自己觉得挺投入,实际上可能表情狰狞得像要吃人。”
小演员被逗笑了,连连点头。
凌墨发现,随着自己演技被认可,他在剧组不仅地位稳固了,甚至隐隐有了一点“带头大哥”的感觉,虽然他这个“大哥”时不时还会因为道具或者走位闹出点笑话。
比如有一次拍一场夜戏,他需要在一个回廊里快速行走,边走边沉思。结果因为太投入,没注意脚下,直接被一个稍微凸起的石板绊了一下,整个人差点表演一个“平沙落雁式”,幸好旁边的工作人员眼疾手快扶住了他。
全场再次笑疯。
凌墨捂着差点遭殃的膝盖,一脸无奈:“看来光练眼神不行,还得练下盘啊!”
笑声中,凌墨知道,自己在《山河泪》剧组的“修行”还在继续。演技得到了认可,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更重的戏份等着他。
但他此刻信心十足。因为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这条演员之路,他走得越来越稳,也越来越踏实。
至于那些红烧肉福利和“凌老师”的称呼,嗯……就当是实力派的一点小小特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