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之心》的录制在经过凌墨掀起的风波后,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但暗流并未完全平息的新阶段。
节目组彻底贯彻了“公平公正”的原则,赛制也更加侧重于考验演员本身的硬实力。最新一轮的考核,便是让所有参赛者都心生畏惧的——即兴表演。
规则残酷而直接:选手依次上台,从特定的情境箱中随机抽取一个关键词或场景设定,只有三十秒的准备时间,随后便要在一无剧本、二无对手的情况下,进行长达三分钟的即兴表演。导师将根据其表演的合理性、创造力、信念感以及角色完成度进行评分。
这对于习惯了剧本和准备的演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后台候场区,弥漫着一片紧张不安的气氛,就连一些A级选手也面色凝重。
陈景深队伍的队员尤其显得信心不足。他们习惯了陈景深那种“精准复制”式的指导,一旦脱离预设的轨道,便有些手足无措。抽到“得知航班取消的商务人士”的男演员,表演流于表面的烦躁打电话;抽到“在沙漠中发现绿洲的探险者”的女演员,则只剩下夸张的欢呼和奔跑,缺乏更深层次的情感挖掘。陈景深在导师席上看着,眉头紧锁,却也无法提供更多的帮助,只能干着急。
宋薇队伍的队员表现稍好,基本功扎实,能较快地构建情境,但表演往往中规中矩,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灵光。
轮到凌墨队伍的队员登场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审视与期待。想看看凌墨这位“点金手”导师,在面对这种纯粹考验演员自身素养和临场反应的环节时,他的队员能否再次带来惊喜。
首先上场的是阿哲。他抽到的关键词是——“最后一通电话”。
阿哲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三十秒倒计时开始。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焦急地踱步或喃喃自语,而是静静地站在原地,似乎在快速构建一个只属于他的故事。
倒计时结束。
阿哲走到舞台中央的椅子旁,并没有立刻拿起道具电话。
他先是整理了一下并不断存在的衣领,动作缓慢而郑重,仿佛在参加一个重要的仪式。然后,他缓缓坐下,腰背挺得笔直,眼神望向虚空,带着一种复杂的、混合着眷恋、不舍与决然的神情。
他伸出手,虚握住“话筒”,贴在耳边。没有立刻说话,而是静静地“听”了几秒,嘴角努力向上扯出一个温柔的弧度,但眼眶却不受控制地迅速泛红。
“喂……妈……”他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又极力维持着平静,“我这边……都挺好的。工作不累,同事也照顾……您和爸身体怎么样?药按时吃了吗?”
他的语速不快,仿佛在珍惜每一秒钟。话语内容寻常,但他眼神里那浓得化不开的悲伤和诀别之意,却让所有人心头一紧。
“……嗯,我知道,我会照顾好自己的……钱够用,您别总惦记着给我寄……”他的声音开始哽咽,但他迅速仰起头,用力眨着眼睛,试图把泪水逼回去,对着“电话”那头努力笑着,“……妈,我就是……就是想听听您的声音……”
说到这里,他终于控制不住,一滴泪顺着眼角滑落,但他没有发出哭声,只是深深地、贪婪地“听”着,仿佛要将电话那头的声音永远刻在心里。
时间快到,他猛地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说出最后一句,声音轻得如同耳语,却重若千钧:“……妈,我爱你。”
他缓缓地,仿佛用尽了所有力气,将“话筒”放回原位。然后,他维持着那个坐姿,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良久没有动。
表演结束。
现场一片死寂。
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夸张的台词,只有一个儿子在生命尽头,对母亲最朴素、最深沉、最克制的告别。那份压抑的悲痛和巨大的爱,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了所有人的心脏!
“呜……”台下,已经有感性的观众忍不住低声啐泣起来。
掌声,如同迟来的潮水,轰然响起,经久不息!
“太牛了!这构建能力和情感浓度!”
“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才是即兴表演!”
紧接着上场的林月,抽到的情境是——“雨夜,丢失了最重要的东西”。
林月没有选择嚎啕大哭或疯狂寻找。她构建了一个刚经历重大挫折的年轻女孩,在雨夜回到空荡荡的家,发现自己视若珍宝的、记录着美好回忆的日记本不见了。
她的表演,几乎全是无声的。她失魂落魄地在“房间”里翻找,动作从急切到缓慢,再到绝望。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衣服,但她浑然不觉。最后,她蜷缩在冰冷的墙角,抱着双膝,将脸深深埋进去,只有瘦弱的肩膀在微微耸动。窗外的雨声和室内昏暗的灯光,将她那种被全世界抛弃的巨大孤独感和失落感,渲染得淋漓尽致。
同样赢得了满堂彩!
凌墨队伍的队员一个接一个上场,他们抽到的情境各异,但都展现出了远超其他队伍队员的快速构建情境的能力、细腻的情感捕捉和强大的信念感。他们仿佛都掌握了一种方法,能迅速找到情境与自身情感的连接点,并用最真实、最克制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绝非偶然!
评审席上,宋薇忍不住看向凌墨,惊叹道:“凌墨,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即兴表演最能看出演员的功底和天赋,你的队员在这方面简直像经过了特殊训练!”
凌墨微微颔首,平静地解释:“我没有训练他们具体的表演,我只是在平时的排练中,不断强调‘真听真看真感受’,要求他们无论拿到什么角色,都要先去理解人物的‘前史’和‘内心逻辑’。
即兴表演,无非是把这种构建人物和情境的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而已。他们只是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调动自己的情感记忆和生活观察。”
他说的轻描淡写,但所有人都明白,这背后需要何等扎实的引导和训练。凌墨教的,不是固定的招式,而是内功心法!
这一轮的即兴考核,凌墨队伍再次以碾压性的整体表现,获得了最高的团队平均分,进一步拉开了积分差距。
陈景深看着在即兴舞台上挥洒自如的凌墨队员,再对比自己队伍队员那苍白无力的表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他意识到,他和凌墨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指导方法的差距,更是对表演本质理解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