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乐》最后一场戏,是李长安在战乱平息后,于残破的乐坊旧址,收留了几个流浪的孩童,将毕生所学悉心传授的画面。
没有台词,只有夕阳余晖下,凌墨温和的眼神,轻柔指导孩子指法的手,以及那重新响起、却洗尽铅华、带着希望与传承意味的琴音。
“卡!我宣布,《长安乐》全剧,杀青!”
张毅牟导演拿着扩音器,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难以抑制的激动,高声宣布。
“喔——!”
整个片场瞬间沸腾了!辛苦了几个月的演员和工作人员们欢呼着,互相拥抱,抛起手中的帽子,释放着积压已久的疲惫与喜悦。
凌墨轻轻摸了摸饰演小徒儿的童演员的头,站起身,看着这片他奋斗了数月的地方,心中也颇有感慨。从最初的质疑到如今的认可,他用自己的实力,一步步走进了李长安的灵魂,也走进了这个剧组每个人的心里。
杀青宴安排在影视基地附近最高档的酒店宴会厅。张毅牟导演大手笔包场,气氛热烈非凡。
凌墨作为绝对男主,自然是全场的焦点。他换上了一身简单的深色休闲西装,少了李长安的古意,多了几分属于他本人的清贵与沉稳。他一入场,就引来了全场的掌声和注目。
“凌墨,来来来,坐主桌!”张毅牟亲自招呼他,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欣赏,“这几个月,辛苦你了!也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完美的李长安!”
“张导您言重了,是您给了我机会,也是整个团队的功劳。”凌墨举杯,与张导和同桌的郑乾老爷子、制片人等一一碰杯,态度谦逊依旧。
郑乾老爷子红光满面,拉着凌墨的手:“小凌啊,以后有好的历史剧本,还得找你!跟你搭戏,舒服,长学问!”
连一向寡言的武术指导也过来敬酒,操着带口音的普通话:“凌老师,你那场城楼抚琴,眼神里的那股‘气’,绝了!比我们设计的武打动作还有力量!”
凌墨一一回应,游刃有余。
秦风也端着酒杯走了过来,经过几个月的磨合,他面对凌墨时已经自然了许多。
“凌墨,敬你。”秦风与他碰杯,一饮而尽,语气真诚,“说实话,开机的时候,我挺不服气的。但这几个月,我是真服了。演技、学识、为人……你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凌墨笑了笑,也干了一杯:“互相成就,你的崔淼也很出彩。”
这话并非客套,秦风后期的表演确实摒弃了浮躁,沉了下来,将那个骄傲又复杂的世家公子演活了。
杀青宴气氛融洽,推杯换盏,宾主尽欢。不少演员和工作人员都来找凌墨合影、签名,凌墨来者不拒,耐心配合。
然而,在这片和谐的表象之下,暗流始终未曾停歇。
宴会进行到一半,凌墨的经纪人姚姐悄悄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凌墨,有点情况。”
凌墨借口去洗手间,和姚姐走到宴会厅外的露台。
“星耀那边,还没死心。”姚姐脸色有些严肃,“他们不知道从哪里挖来一个所谓的‘独立音乐人’,叫高远,背景包装得很‘高大上’,伯克利毕业,拿过几个国外的独立音乐奖项,号称‘音乐哲学家’。”
凌墨倚着栏杆,看着城市的夜景,语气平淡:“哦?他们这次换策略了?不打流量,改打‘高级感’和‘艺术性’了?”
“对!”姚姐点头,“这个高远,还没正式发歌,就已经在各大音乐论坛和自媒体上造势,通稿全是‘批判当下乐坛浮躁’、‘呼唤音乐回归本质’、‘真正的艺术家敢于孤独’之类的调调,矛头暗戳戳指向你,说你的音乐‘讨好大众’、‘缺乏独立思考’。”
凌墨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这套路,倒是比Kris那种直接硬碰硬显得“聪明”些。
“还有,”姚姐继续道,“他们似乎打听到了你接下来有接触影视资源的意向,正在暗中接触几个有分量的制片方,想截胡我们看中的项目。另外,网上开始有一些关于你‘拍戏用替身’、‘台词靠配音’的负面通稿在小范围扩散,虽然掀不起大浪,但像苍蝇一样恶心人。”
凌墨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树欲静而风不止,他早就料到登顶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不用管他们。”凌墨语气依旧平静,“跳梁小丑而已。我们的核心是作品。对了,陈老之前推荐的那个国家博物馆联合制作的文博探索类综艺《典藏里的华夏》,谈得怎么样了?”
姚姐脸上这才露出笑容:“基本敲定了!这可是顶级资源!由国家博物馆牵头,几家一线卫视和视频平台联播,旨在用综艺形式展现国宝魅力,挖掘背后的历史故事。嘉宾阵容极其豪华,都是各界泰斗和老艺术家,你是常驻嘉宾里唯一的年轻演员,这分量……太重了!”
凌墨眼中也闪过一丝亮光。这确实是一个绝佳的平台,不仅能进一步巩固他的“文化”人设,更能接触到最顶级的文化资源和圈层。
“好,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是准备这个综艺。”凌墨定调。
两人正说着,张毅牟导演也端着酒杯走了出来,显然听到了只言片语。
“遇到麻烦了?”张导问道。
凌墨简单说了下星耀和新对手高远的情况。
张毅牟嗤笑一声:“星耀?江郎才尽,只会搞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那个高远,我听说过,音乐有点想法,但为人傲得很,眼高于顶,成不了气候。”
他拍了拍凌墨的肩膀:“不用理会他们。你的根基,是扎在实实在在的作品和实力上的,他们动摇不了。倒是你接下来这个《典藏里的华夏》,是个好机会。好好表现,让那些躲在阴沟里嚼舌根的人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高级’。”
张导顿了顿,压低了声音,透露了一个消息:“我这边,有个老朋友,正在筹备一部关于故宫文物修复的电影,本子磨了快十年了,要求极高。他看了你《长安乐》的片花,尤其是你调试古琴、研究唐代礼仪的那些花絮,非常感兴趣。等时机成熟,我引荐你们认识。”
凌墨心中一动,这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张导的“老朋友”,级别恐怕不比张导低。
“谢谢张导!”凌墨真诚道谢。
“谢什么,是你自己有这个本事。”张毅牟摆摆手,“娱乐圈看着浮华,说到底,最后还是靠实力说话。你有这个实力,就有资格站到最高的地方。”
杀青宴在深夜结束。
凌墨回到酒店房间,毫无睡意。他站在落地窗前,脑海中回响着张导的话,思考着接下来的布局。
星耀和高远的挑衅,他并未放在眼里。那种靠踩别人彰显自己“高级”的手段,格局太小。
他的目标,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娱乐圈争斗。
《典藏里的华夏》是一个新的起点,张导口中的电影是一个新的方向。
他要做的,是继续深耕,用更多扎实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构筑起属于自己的、无人能够撼动的娱乐版图。
那些喧嚣的杂音,终究只会成为他登顶之路上的背景音符。
他拿出手机,看着《典藏里的华夏》节目组发来的前期资料,第一期的主题是——“国之重器:青铜时代的礼乐文明”。
凌墨的指尖在手机上轻轻敲打,眼神深邃。新的战场,已经铺开。而他,已然做好了万全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