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经阁,位于太阳神宫深处,是一座巍峨的九层塔楼,通体由一种名为“曜金石”的神料筑成,不仅能汇聚太阳精华,更铭刻着无数防御与聚灵神阵,是太阳神教传承的根基之一。
作为圣子,林昊拥有自由出入经阁前七层的权限。他谢绝了教中执事的陪同,独自一人踏入这片知识的海洋。
经阁内部空间远比外界看到的更为广阔,运用了空间拓展之术。一排排巨大的书架林立,上面摆放的不仅有玉简、兽皮卷、金石刻文,甚至还有一些闪烁着各色光芒的光球,里面封存着以神念传承的珍贵信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香与一种古老的岁月气息。
林昊目标明确,直接走向标注着“太古秘闻”、“混沌纪元”、“诸神传说”的区域。他首先抽出一部以某种神兽皮鞣制而成的厚重典籍——《纪元古史初考》。
翻开书页,古老的文字与精神意念同时涌入他的脑海:
“夫天地未形,混沌如鸡子,盘古之神生于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此乃混沌初开之象,亦为万道之始。”
“混沌之后,有神魔并起于洪荒。有神执光明,掌秩序,号为‘昊天’,立无上神庭,统御诸天;有魔秉黑暗,主归墟,是为‘冥渊’,潜藏于纪元阴影,欲噬万物……”
林昊心神震动,书中记载与曜日神使所言相互印证。他继续翻阅,寻找更具体的信息。
在另一部名为《神体本源录》的典籍中,他找到了关于太阴、太阳神体的详细描述:
“太阴神体,禀承太阴星本源之力,至阴至寒,可控月华,冰封万物,净化邪祟,修炼至极致,可化身太阴,执掌黑夜权柄。”
“太阳神体,秉承太阳星本源之力,至阳至刚,可控昊日神火,焚天煮海,驱散黑暗,修炼至极致,可化身太阳,光照大千世界。”
“然,阴阳相生,孤阴不长,孤阳不生。古籍有云,若得太阴、太阳神体同心协力,阴阳共济,可衍‘混沌初开’之景,演化‘日月同辉’之大神通,其威能足以撼动纪元,涤荡乾坤,或为应对‘终末大劫’之关键……”
“终末大劫……”林昊默念着这个词,眼神锐利。这恐怕指的就是归墟引发的浩劫。看来,明月和月瑶的重要性,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他又找到了关于昊天镜的零星记载,散落在一些更古老的残卷中。
“……昊天镜,昊天真神之本命神器,监察诸天,洞彻万界,分阴阳,定秩序……镜碎之役,神庭崩,冥渊涨……镜片散落,蕴含本源神力与法则碎片,得之者可窥混沌大道,亦承因果……”
这些信息让他对体内的昊天镜碎片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除了这些直接相关的,林昊也广泛涉猎其他典籍。太阳神教以火、阳之道立教,对“阳”之法则的阐述达到了极致,其中许多理念,如“阳光普照,滋养万物”、“烈焰焚天,破灭腐朽”,虽然与他的混沌之道侧重不同,但也给了他很多启发,让他对“阳”的一面理解更深,混沌之道中演化“太阳”的意境也变得更加真实、强大。
他甚至找到了一些关于其他特殊体质、稀有灵药、上古遗迹、乃至其他位面风土的记载,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
时间在专注的阅读中飞速流逝。林昊如同一块永不满足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知识,完善着自己的认知体系。他的气息在阅读中愈发沉凝,混沌道域在识海中自发演化,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深邃。
不知过了多久,他合上手中最后一卷关于“周天星斗大阵”原理阐述的玉简,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中混沌星云流转,仿佛蕴含了更多的智慧与沧桑。
经阁之行的初步收获是巨大的。他不仅验证了从神殿得到的信息,对未来的道路和危机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他的道基在知识的滋养下,变得更加扎实、雄厚。
“接下来,该去看看月瑶了。”林昊站起身,将典籍归位,目光投向经阁之外,那太阳源池的方向。
他知道,理论的积累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成长,终究需要在实践中完成。而帮助月瑶觉醒神体,以及应对可能随之而来的挑战,便是他接下来最重要的实践。
他走出大日经阁,温暖的阳光洒落在身上。作为太阳神教的圣子,他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