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秋,山下的农田里,稻谷已收,冬麦刚播,农事暂告一段落。然而,青云观却迎来了一批忧心忡忡的客人——以里正为首的几位老农。他们并非为个人之事,而是为了来年的收成。
“观主,各位道长,” 里正拱手,脸上带着庄稼人特有的、对天时的敬畏与忧虑,“今年收成还算过得去,可这天气,入秋以来就有些反常,雨水比往年少,天干物燥的。眼看就要入冬,我们心里都没底啊。不知明年开春,雨水如何?会不会有春旱?这冬麦的长势,又该如何养护?恳请观主慈悲,给俺们指点指点迷津,看看天时!”
农事乃民生之本,关乎一村一年的温饱。严若菲对此十分重视,她将几位老农请至偏殿,温言道:“诸位莫急,观测天时,预判气候,本是我辈修道之人研习的功课之一。且容我等细细推演。”
她首先对玄素道:“大师兄,你精研 星象 与 气候 关联,今夜便仔细观测周天星斗,尤其是二十八宿中主风雨旱涝的星宿,如箕星(主风)、毕星(主雨)等,观其亮度、位置、有无异色晕染,结合云气形态,做一初步判断。”
“是,观主。” 玄素领命,当晚便登上观中特意修建的“观星台”,彻夜未眠,仔细记录星辰轨迹与云气变化。
接着,严若菲又对青玄道:“三师弟,你以 六爻 之术,结合当前节令与农事所忧,占问明年春季雨水与虫害之大概。”
青玄立刻起卦,所得卦象为 雷天大壮,九二爻动,变卦为 雷火丰。
他分析道:“大壮卦,雷在天上,声势浩大,但爻辞 ‘贞吉’,动爻九二 ‘小人用壮,君子用罔’,暗示若行事鲁莽(如不当灌溉或施肥),反为不美。变卦为丰,雷火皆至,看似吉兆,但需防雷火过旺,意味着明年春季可能有雷雨,但分布或许不均,需防局部急雨或伴随雷电,同时,天气回暖可能较快,需警惕暖冬之后可能有的倒春寒,以及因气候适宜而提前滋生的虫害。”
次日,玄素带着观测记录前来禀报:“观主,昨夜观测,箕星微显朦胧,主来年春风可能略燥;毕星光芒稳定,但周围有淡淡青气环绕,主雨水或有,但恐不调,或前期偏少,后期集中。结合近期少雨干燥的天象来看,明年春季,确有春旱之虞,且需防范后期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严若菲综合星象与卦象,心中已有定论。她对几位焦急等待的老农道:“依星象卦象所示,明年春季,雨水恐不及常年充沛,前期易有春旱,对冬麦返青及春播不利。然后期雨水会来,但可能较为急促,需防涝害。此外,暖意来得早,需警惕田地虫卵过早孵化成灾。”
老农们一听,脸色都凝重起来。里正忙问:“那……观主,可有化解或应对之法?”
严若菲道:“天行有常,非人力能改,但可提前预备,顺应天时,将损失降至最低。” 她看向玄素:“大师兄,你可依据来年立春的具体时辰,结合各村田地的大致方位,用 奇门遁甲 为各村推算一个‘开犁动土’的吉日吉时,以及引水灌溉的有利方位。”
“是。” 玄素立刻开始推算。奇门用于农事,主要是选择最佳时间与空间,启动某项农事活动,以期获得天地气运的辅助。他根据立春八字和各村方位,很快推算出几个适合开犁、播种的吉日,并指出各村哪个方位挖掘水渠或引水更容易成功。
“此外,” 严若菲补充道,“针对可能之虫害,可于惊蛰前后,在田埂地头焚烧一些艾草、苍术等草药,以其烟气驱避早期虫害。同时,勤于中耕除草,保持田地通透,亦可抑制虫卵滋生。”
她还嘱咐白芷,配制一些简易的、能够增强作物抗旱能力的药液配方,教给农人,可在灌溉时酌情使用。
老农们得了指点,如同吃了定心丸,纷纷记下吉日、方位和注意事项,千恩万谢地下山去了。
南往道人静立一旁,看着严若菲等人运用星象、卦术、奇门,为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规划来年的生计,那清冷的眸光中,少了几分疏离,多了些许难以言喻的温和。他生于山野,长于自然,虽修剑道,亦知农事艰辛,关乎社稷根本。青云观此举,看似微小,实则功德无量。
明月更是觉得新奇,拉着白芷问个不停:“四师姐,星星真的能告诉我们会不会下雨吗?烧艾草真的能赶走虫子吗?”
白芷温柔笑道:“星辰运行,自有其道,与大地气候息息相关,古人观星定历,便是此理。至于艾草驱虫,乃是先民智慧,其性温燥,烟气确有驱避某些小虫之效。我等所学,许多亦是源于这天地自然与民间智慧的结合。”
冬去春来,山下村庄依循青云观的指导,在玄素推算的吉日开犁,在指定方位顺利引来了山泉灌溉,有效缓解了春旱。惊蛰时焚烧草药,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早期虫害。虽然季节天气大体如严若菲所料,但因准备充分,各村损失远小于邻乡,夏收时竟意外地获得了不错的收成。
自此,青云观不仅能驱邪治病、合婚择日,更能预判天时、指导农桑的名声,在四里八乡更是传为美谈。而青云观众人,也在这看似平凡,却关乎民生根本的“上班”中,更加深刻地体会着“道法自然,济世利人”的真谛。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