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的静谧被无形的张力填满。书架间的过道上,赵亮与姜雨彤隔着一排散发着陈旧墨香的典籍,四目相对。
赵亮眼中残留的推演困惑迅速褪去,化为惯有的冷静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他不动声色地将那枚写满了复杂公式和草图的玉简收回袖中。姜雨彤的目光并未移开,清冷的眸子如同深潭,倒映着赵亮的身影,以及他身后书架上那些沉默的古籍玉简。
“波动?”赵亮重复了一遍姜雨彤刚才的提问,语气平淡无波,“姜师姐也对灵蕴波动的特性感兴趣?”
他没有直接承认,也没有否认。在弄清楚这位内门天才突然出现的目的之前,谨慎是必要的。
姜雨彤并未因赵亮的回避而显露不悦。她的视线缓缓扫过赵亮刚才站立位置附近的书架,最终落在那几枚被随意堆放在角落、颜色黯淡、布满裂纹的灰白玉简上。她的指尖轻轻拂过腰间的璇玑佩,温润的玉质表面,几颗细小的星辰纹路正散发着极其微弱、却异常稳定的共鸣微光,源头正是那堆“废品”。
“灵蕴波动,乃天地万物运转之基,阵法符箓之本源,亦是高阶修士神念交感之桥梁。”姜雨彤的声音清越依旧,却带着一种学者般的探究意味,“只是,能如赵师弟这般,将其以……如此奇异符号解析推演的,雨彤倒是第一次见。” 她的目光再次转向赵亮,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尤其,是在这些几乎被遗忘的《古修士杂记·残篇》之中有所得?”
她果然注意到了!赵亮心中一凛。这姜雨彤的观察力和对阵纹波动的敏感度,远超他的预估。璇玑佩的共鸣,显然瞒不过她。
“机缘巧合罢了。”赵亮坦然道,既然被点破,再遮掩反而显得心虚,“这些残篇虽破旧,却记载了一些古修士关于‘灵犀一点’、‘同频共振’的奇思妙想。弟子深受启发,正在尝试理解其原理。” 他刻意将话题引向古代理念,避开了自己那套现代数学模型的解释。
“‘灵犀一点’?‘同频共振’?”姜雨彤眼中精光一闪,如同被点亮的星辰。她莲步轻移,走到那堆灰白玉简旁,并未贸然触碰,只是凝神感应着璇玑佩传来的细微反馈。“古籍有载,‘灵犀通明诀’乃上古奇术,可无视距离,一念通明。可惜早已失传,只余零星传说。赵师弟竟能从中悟出波动之理?”
她看向赵亮的目光,探究之意更浓。“可否请教,师弟所理解的‘同频共振’,具体是何意?又如何应用于……波动之中?” 她问得直接,带着一种对未知真理的纯粹渴求。
面对这直指核心的提问,赵亮心念电转。隐瞒?对方显然对阵法波动造诣极深,强行掩饰反而可能暴露更多。不如……抛出部分理念,既是试探,也是寻求可能的印证!
“师姐明鉴。”赵亮微微拱手,组织着语言,“弟子浅见,所谓‘同频共振’,可理解为:万物皆有其独特的内在韵律,或称‘固有频率’。当两个或多个物体的固有频率达到一致时,即便相隔遥远,一方振动,另一方无需直接接触或能量传递,亦会随之产生强烈的、同步的振动响应。此乃能量传递效率最高、损耗最低的方式。”
他顿了顿,观察着姜雨彤的反应。只见她秀眉微蹙,似在思索,璇玑佩上的微光随着赵亮的描述而轻轻明灭,仿佛在模拟他话语中的频率概念。
赵亮继续道:“弟子观那残篇所述‘灵犀一点通明无碍’,便大胆猜想,真正的超远距意念沟通,其核心或许并非依赖强大的神念强行穿透空间传递信息(那损耗巨大,且极易被干扰),而是找到一种方法,让发送者意念所承载的‘信息波动’,与接收者意念的某种‘接收频率’达成完美契合。一旦同频,信息便能如同‘灵犀一点’,无视空间阻隔,瞬间通达明澈。这‘信息波动’的载体,弟子以为,便是天地万物皆蕴含的‘灵蕴波动’!”
“发送者意念——>信息波动(灵蕴为载体,特定频率)——>空间传播——>同频接收者意念捕捉、还原信息!”
赵亮用尽可能贴近修真术语的方式,勾勒出了“灵蕴波调制通讯”的核心框架!
姜雨彤静静地听着,清冷的面容上再无一丝波澜,唯有那双深邃的眸子,如同投入石子的深潭,涟漪层层扩散。她摩挲璇玑佩的手指微微用力,指节有些发白。赵亮这番阐述,逻辑清晰,直指本质,将“灵犀通明”的玄奥传说,拆解成了可被理解、甚至可被推演的“波动原理”!这绝非简单的悟性可以解释!这背后,必然有一套完整的、迥异于当世修真体系的认知方法!
“固有频率……信息波动……同频捕捉……”姜雨彤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化无形意念为可操控的灵蕴波动……以频率为密钥……赵师弟此论,振聋发聩!若真能实现,千里传音阵图也好,神念感应也罢,皆成粗陋之物!”
她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地盯着赵亮:“师弟既有所悟,可有尝试实现之法?”
终于问到关键了!赵亮心中一定。他等的就是这个问题!
“弟子确有些想法,但受限于材料与手段,进展维艰。”赵亮脸上适时露出几分“为难”之色,“师姐请看,此乃宗门现今通用的记录玉简。”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常见的、温润洁白的空白玉简,托在掌心。
“此玉简,核心在于其内部蕴含的‘灵纹矩阵’。”赵亮解释道,指尖凝聚一丝微弱的灵力,小心翼翼地点在玉简表面。一道极其简单的、如同网格般的灵力纹路在玉简内部一闪而逝。“其原理,是将修士输入的神念信息,转化为特定的灵力信号,刻录在灵纹矩阵的节点之上,如同在木板上刻字。读取时,再以灵识扫描这些刻录点,还原信息。此乃‘静态记录’。”
姜雨彤微微颔首,这是修真界常识。
“然而,”赵亮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惋惜,“这种玉简,只能‘记录’,无法‘传递’,更无法‘实时互动’!如同只能刻录书信,无法打电话。其核心瓶颈,在于两点:”
他竖起两根手指:
“其一,**单向刻录,无法动态交互**。灵纹矩阵只能被动接受刻录,无法主动发出信息波动。如同一个只能写不能读、更不能实时回应的死信箱。”
“其二,**信息承载方式低效且无法调制频率**。刻录点存储的是信息‘形态’,而非信息‘本质’。它无法将信息转化为可调制的、承载特定含义的‘灵蕴波动频率’,更无法像师姐的璇玑佩那样,去感应和捕捉环境中特定的波动频率!它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的、迟钝的‘信息仓库’,而非一个敏锐的‘收发终端’!”
赵亮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本质的穿透力:“弟子在那些古修士杂记残篇中,隐约窥见一种可能——真正的‘传讯玉简’,其核心或许并非复杂的灵纹矩阵,而是一个精妙的‘共鸣核心’!它能够响应持有者的意念,将其转化为特定的、可被调制的灵蕴波动频率发射出去;同时,它本身也是一个敏锐的‘接收器’,能够捕捉环境中特定的同频波动,将其还原为意念信息!这才是真正的‘双向、实时、超距’通讯!”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姜雨彤腰间的璇玑佩:“师姐的璇玑佩能感应特定波动,证明‘接收’是可行的。而‘发射’……或许,需要一种特殊的、能高效激发并精准控制灵蕴波动频率的材料,作为‘共鸣核心’!这绝非普通记录玉简所用的‘凝神玉’所能胜任!”
赵亮的话语如同惊雷,在姜雨彤心中炸响!她下意识地握紧了璇玑佩。共鸣核心?发射与接收一体?将意念转化为可控频率的灵蕴波?这思路……简直天马行空,却又直指核心!彻底颠覆了现有玉简的“刻录”思路,将其提升到了“波通讯”的维度!
“共鸣核心……”姜雨彤喃喃自语,清冷的眸子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材质……激发……控制频率……这确实是一条全新的路!凝神玉只擅长存储稳定的灵力印记,对动态的波动激发和捕捉,确实力有不逮!那……何种材料能担此任?”
她急切地看向赵亮,仿佛对方手中已握有答案。
赵亮心中暗喜,鱼儿上钩了!他脸上却露出思索和一丝“不确定”:“弟子亦在苦苦寻觅。古修士杂记残破,语焉不详。不过,弟子曾在一本《天材地宝异闻录》的边角注疏中,看到过一种名为‘通灵玉髓’的奇物记载。据说此玉生于地脉灵眼交汇之处,本身灵性十足,对灵气波动异常敏感,且天然具备一定的‘通灵’特性,或能作为共鸣核心的备选。可惜,书中记载模糊,不知其具体形态产地,更不知其是否真能承载‘频率调制’之能。”
“通灵玉髓?”姜雨彤秀眉微蹙,迅速在脑海中搜索关于此物的信息。作为内门精英,她的见识远超赵亮,但也只是听过一些零散传闻。“此物确实珍稀,据传对神念温养有奇效,但能否用于激发特定频率的灵蕴波……” 她沉吟片刻,眼神变得坚定,“无论如何,这是一条线索!赵师弟此论,为传讯之道开辟了新天地!雨彤受教匪浅!”
她郑重地向赵亮拱手一礼,这是对同道的认可与尊重。
“师姐言重了,弟子只是拾人牙慧,略作推演罢了。”赵亮连忙还礼,心中却已波澜起伏。抛出“通灵玉髓”这个饵,既是转移她对现代模型的过度关注,也是为后续寻找核心材料埋下伏笔。更重要的是,姜雨彤的反应印证了他的猜想——她对“灵蕴波通讯”的理念极度认可!这是一个潜在的、强大的盟友!
“赵师弟过谦了。”姜雨彤直起身,清冷的脸上露出一丝极淡却真诚的笑意,“能于残篇中窥得真意,并推陈出新,此乃大智慧。雨彤对师弟所言的‘频率调制’、‘信息波动’亦深感兴趣,若师弟不弃,日后若有疑难,或可一同参详?” 她主动伸出了橄榄枝。
赵亮心中大喜,面上却保持平静:“能得师姐指点,弟子求之不得。”
两人的目光再次交汇。这一次,少了最初的试探与警惕,多了几分同道中人的默契与对未知领域的共同向往。藏经阁的静谧中,两颗追求真理的心,因“灵犀通明”的理念而悄然靠近。
“如此,雨彤便不打扰师弟继续寻经了。”姜雨彤微微颔首,水蓝色的身影优雅转身,准备离去。她需要立刻回去查阅所有关于“通灵玉髓”和古“灵犀通明”的记载!
“师姐且慢。”赵亮忽然开口。
姜雨彤停步,回眸望来。
赵亮摊开手掌,掌心是那枚他刚刚用来记录推演的空白玉简。他指尖灵光微闪,将玉简内关于“灵蕴波在灵气介质中衰减模型”以及初步设想的“简易频率调制草图”复制了一份,抹去了那些过于现代的数学符号,只保留了修真界能理解的灵力轨迹推演图。
“此乃弟子基于‘同频共振’理念,对灵蕴波远距传输的一些粗浅推演,以及一个关于‘如何以灵力波动模拟简单音调(信息)’的初步设想草图。”赵亮将复制好的玉简递向姜雨彤,“其中谬误必多,权当抛砖引玉。师姐精研阵道,于灵力波动感应造诣极深,或能有所指正。”
这是投名状,也是更深层次的试探与合作邀请。
姜雨彤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欣然。她伸出纤纤玉手,郑重地接过那枚尚带余温的玉简。指尖触碰的瞬间,璇玑佩再次传来清晰的共鸣波动,与玉简内蕴含的推演思路隐隐相合。
“多谢赵师弟信任。”姜雨彤将玉简小心收起,清冷的眸子凝视着赵亮,“此物,雨彤必珍视之。待有所得,再与师弟论道。”
她再次颔首,转身离去,步伐比来时似乎轻快了几分。
看着那抹水蓝色的身影消失在层层书架之后,赵亮缓缓吐出一口气。藏经阁之行,收获远超预期!不仅找到了理论基石,更意外地获得了内门天才姜雨彤的初步认可与合作意向!
他转过身,目光再次投向浩瀚的书海,眼神更加坚定。
“传音玉简……”赵亮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抚摸着袖中那枚记录着完整推演模型的玉简,“共鸣核心是关键,但理论框架已搭建。接下来,就是找到‘通灵玉髓’的替代品,或者……自己创造一种能承载‘灵蕴波频率调制’的新材料!”
科技与修真的融合之火,已在通讯领域点燃。改良玉简,构建灵网,已非遥不可及的幻想!他仿佛看到,无数承载着信息的灵蕴波动,如同无形的光网,即将穿透青云宗的山门,连接起更广阔的世界!
藏经阁的静谧中,赵亮再次沉浸入知识的海洋,寻找着点燃那燎原之火的下一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