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的飞行神舟划破云层,窗外是翻滚的云海,阳光透过船舷的灵晶窗洒进来,在舱内铺下暖融融的光斑。神舟内部比寻常宅邸还要宽敞,客厅的玉桌上摆着灵果与仙酒,修炼室的地面嵌着灵脉晶石,连卧室的被褥都绣着聚灵符文 ,这是孙浩天特意炼制的 “流云神舟”,不仅速度快,还能在飞行中持续提供灵气,最适合长途跋涉。
“哥哥,快来看!我能让小草开花啦!” 孙语棠的声音从窗边传来,她穿着绿色连衣裙,蹲在一个装满灵土的木盆前,指尖泛着淡绿灵光,盆里的无名小草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芽、开花,淡紫色的小花还泛着淡淡的灵气。孙知遥跑过去,红色劲装的衣角扫过地面,他学着妹妹的样子,指尖凝聚出一小团火焰,火焰落在花瓣上,却没烧到花瓣,反而让花香更浓郁了。
“哇!哥哥的火好厉害!” 孙语棠拍着手笑,貔貅和混沌也凑过来,貔貅顶着红肚兜,用鼻子蹭了蹭火焰,混沌则滚成毛球,把木盆围在中间,像是在守护小花。李桂兰走过来,手里端着一盘灵麦点心,笑着说:“你们俩慢点玩,别把灵土撒出来。” 她把点心递给孩子们,又看向善财怀里的孙翊安,“翊安要不要也试试?”
善财抱着孙翊安,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拿着一个玉杯,杯里装着清水。她指尖泛着淡蓝龙气,轻轻点在孙翊安的小手上:“宝宝,试试让水转起来,像上次在龙宫那样。” 孙翊安眨着大眼睛,小手动了动,杯里的清水竟真的开始旋转,渐渐形成一个小小的水漩涡,还泛着淡淡的金光 , 那是先天道体的灵光。
“哎哟,我们翊安真厉害!” 敖广凑过来,笑得眼睛都眯了,他从储物袋里掏出一个小玉碗,递给孙翊安,“来,用这个碗玩,比杯子好玩。” 孙翊安接过玉碗,小手一拍,碗里的水突然溅起,化作几个小小的水珠子,在他掌心转着圈,引得众人都围过来看,客厅里满是笑声。
孙浩天看着孩子们的样子,眼中满是欣慰,他对身边的两位岳父孔仲书和孟伯庸说:“孩子们的天赋都不错,这次去黄帝陵参加祭祀大典,正好借大典的天地灵气,帮他们稳固一下修为。” 孔仲书点点头,手里拿着一卷《论语》拓本:“祭祀大典时,五帝的分身会降下浩然气,对知遥和语棠的儒家基础也有好处。” 孟伯庸则补充:“我带了孟家的‘聚灵傀儡’,到时候可以帮孩子们聚气,让他们更好地吸收灵气。”
趁着孩子们玩耍,孙浩天召集众人在客厅议事。他取出一张龙源州边境的地图,铺在玉桌上,指着标注黑色的区域:“根据二哥传来的消息,龙源州边境的浊气浓度又增加了,阴界暗探可能混在各族修士中,我们到达后,第一步要先清除暗探,防止祭祀大典时被偷袭。”
敖广握着珊瑚杖,眉头微蹙:“水族弟子可以负责搜查水路,我让他们带着‘水魄珠’,能感应到阴邪之气。” 孙晋屿则建议:“孙家的弟子擅长阵法,可以在黄帝陵周围布置预警阵,一旦有暗探靠近,立刻报警。” 孔仲书和孟伯庸也纷纷表示,孔家修士和孟家弟子可以负责搜查陆路,分工明确,计划很快就定了下来。
议事结束后,孙浩天取出从《李氏丹经》中抄录的筑基丹丹方,递给孔孟两家的丹药师:“这是李氏的筑基丹配方,比我们之前用的多了一味‘龙魂草’,能增强丹药的灵力,但火候不好控制。你们看能不能改进一下,让丹药更适合孩子们和普通修士服用。”
孔家的丹药师孔林接过丹方,仔细看了看,沉吟道:“龙魂草性烈,确实不好控制,但如果加入一味‘凝神花’,就能中和烈性,还能增强丹药的安神效果,让修士服用后不容易走火入魔。” 孟家的丹药师孟岩也点头:“我觉得还可以调整火候,用‘文火慢炼’代替‘武火急炼’,这样能让药材的灵力更充分地融合。” 孙浩天笑着点头:“好主意!你们俩一会儿去修炼室试试,需要什么药材,我这里都有。”
接下来的几天,神舟在云海中平稳飞行。孩子们每天都在修炼室练习功法:孙知遥的朱雀火焰越来越凝实,能在指尖形成一只小火鸟;孙语棠能催生高阶灵草,还能用木系灵力编织出小小的藤蔓篮子;孙翊安则能操控更多的水,甚至能用水在玉碗里画出小青龙的形状。大人们则要么交流修炼心得,要么帮忙改进丹方,要么检查防御阵,神舟内的氛围温馨又充实。
第五天清晨,孙浩天突然站在窗边,指着远处喊道:“大家快来看!龙源州到了!” 众人纷纷围过来,只见远处的地平线上,一座高大的山脉隐约可见,山脉中央有一座金色的建筑,轮廓庄严雄伟,正是黄帝陵。“那就是黄帝陵!” 孙晋屿激动地说,“我小时候跟着太祖来过一次,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这么壮观!”
敖广看着黄帝陵的轮廓,眼中满是敬佩:“黄帝是炎黄界的始祖,这次祭祀大典,定能凝聚各族的力量,让我们对抗归墟更有底气。” 善财抱着孙翊安,轻声说:“宝宝,我们快到黄帝陵了,到时候带你去拜见始祖,沾沾始祖的福气。” 孙翊安像是听懂了,小手拍了拍,嘴里发出 “咿呀” 的声音。
神舟渐渐降低高度,朝着龙源州的方向飞去,窗外的云海渐渐散去,龙源州的山川河流越来越清晰。客厅里,孩子们还在兴奋地讨论着到了黄帝陵要做什么,大人们则在做最后的准备,检查法器,调整状态。一场关乎炎黄界命运的祭祀大典,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