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孙浩天三人已沿着泰山脚下的古道,踏入了齐国故地的范围。与泰山的灵秀、徂徕山的清幽不同,这里的土地透着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 —— 道路两旁,散落着不少残破的青砖黛瓦,隐约能看出是上古宫殿的遗迹;田埂间,偶尔能见到锈迹斑斑的青铜剑鞘,剑鞘上的饕餮纹虽已模糊,却仍透着几分当年的威严;空气中除了灵脉的气息,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兵家煞气,那是上古将士征战留下的印记。
“这就是齐国故地?果然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孟瑾茜踩着田埂上的青草,粉色劲装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鲜亮,她弯腰捡起一块残破的青铜碎片,“你们看,这碎片上的纹路,和泰山玉皇庙的青铜鼎很像,应该是上古时期的兵器碎片!”
孔言抒轻步走到一处遗迹旁,淡蓝色衣裙拂过残破的墙基,她指尖触碰着墙面上的刻痕:“这些刻痕是上古的‘齐篆’,记载的是姜太公辅佐周武王伐纣的事迹。传说姜太公吕尚在此建立齐国后,将兵家之道与灵脉之力结合,创下了‘兵灵合一’的修炼法门,让齐国成为上古时期的强国之一。”
孙浩天凝视着远处一座隐约可见的城堡,青色劲装的衣摆在微风中轻轻晃动:“那应该就是姜氏家族的聚居地 —— 营丘城。根据情报,姜氏家族是姜太公的后裔,世代守护着齐国故地的灵脉与上古遗迹。巫祝门在泰山寻找墟钥,说不定会从姜氏家族这里入手,毕竟他们掌握着最多的齐国上古秘闻。”
三人加快脚步,朝着营丘城的方向前行。随着距离拉近,营丘城的轮廓愈发清晰 —— 这座城堡由青色的巨石砌成,城墙高达三丈,墙面上雕刻着巨大的兵戈图案,城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黑色的匾额,匾额上 “姜府” 二字苍劲有力,散出淡淡的兵家煞气,与周围的灵脉气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防御屏障。
“好强的煞气!” 孟瑾茜走到城门前,忍不住感叹,“这煞气比炎烈兄的焚天刀还要厚重,显然是经过数千年的积累,一般的修士根本无法靠近。”
城门缓缓打开,一名身着青色铠甲的青年走了出来。他身材挺拔,面容刚毅,腰间挂着一把青铜剑,剑鞘上刻着 “姜” 字,正是姜氏家族的护卫队长姜武。姜武眼神锐利地打量着三人,语气严肃:“来者何人?营丘城乃姜氏家族禁地,非请莫入!”
孙浩天上前一步,拱手道:“在下孙浩天,乃抗阴联军总指挥,身旁两位是孔言抒与孟瑾茜。我们此次前来,是为调查巫祝门的踪迹,听闻姜氏家族掌握着齐国故地的秘闻,特来拜访族长姜彭前辈,还望通报。”
姜武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显然听过孙浩天的名字。他沉吟片刻,说道:“原来是孙总指挥。族长早已接到灵族的传讯,知道你们会来。请随我来,族长正在府中等候。”
三人跟着姜武走进营丘城。城内的布局井然有序,街道两旁是整齐的院落,院落的门楣上都挂着 “姜” 字灯笼,不少姜氏子弟正在院内修炼,有的挥舞着青铜剑,剑气中带着兵家煞气;有的打坐修炼,周身萦绕着灵脉气息,显然都继承了 “兵灵合一” 的法门。
“没想到姜氏家族的子弟这么厉害!” 孟瑾茜看着一名少年修炼剑法,眼中满是赞叹,“这少年不过十五六岁,剑气中就有如此浓郁的煞气,若是成长起来,定是一名顶尖的修士。”
姜武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自豪:“我姜氏家族世代传承姜太公的兵家之道,每个子弟从五岁起就开始修炼‘太公兵法诀’,不仅能引动灵脉之力,还能将兵家煞气融入功法,对阴邪之物有天生的克制作用。之前巫祝门来犯,就是被我们用兵法诀击退的。”
说话间,三人已来到一座宏伟的院落前。院落的门楣上挂着 “族长府” 的匾额,院内种植着几棵古松,松树下摆放着一张石桌,一名身着白色长袍的老者正坐在石桌旁品茶。老者约莫七十岁年纪,须发皆白,面容红润,眼神中透着几分威严与智慧,正是姜氏家族的族长 —— 姜彭。
“孙总指挥,孔圣女,孟圣女,一路辛苦。” 姜彭站起身,笑着说道,声音沉稳有力,“灵汐使者已用灵脉传讯告知你们的来意,我已在此等候多时。”
孙浩天三人躬身行礼:“晚辈见过姜族长。”
姜彭摆摆手,邀请三人坐下,侍女端上灵茶后便退了下去。姜彭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说道:“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巫祝门近期在齐国故地活动频繁。三天前,他们闯入了我姜氏家族的禁地 —— 太公祠,试图抢夺姜太公遗留的兵书《六韬》,幸好我们早有防备,才将他们击退。”
“《六韬》?” 孙浩天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传说《六韬》不仅是兵家奇书,还记载着姜太公辅佐周武王封印‘浊沌余孽’的方法,难道巫祝门是想从《六韬》中找到破解封墟点的方法?”
姜彭点点头,脸上露出凝重的神色:“孙总指挥说得没错。《六韬》的最后一卷‘阴符’,确实记载着上古封印的秘密。巫祝门的修士说,归墟之主是浊沌的残魂所化,只有《六韬》中的方法,才能找到墟钥,打开浊门。他们为了抢夺兵书,动用了血煞阵与浊骨祭司,我们虽然击退了他们,却也损失了十余名子弟,祠堂的灵脉也被血煞之气污染了。”
孔言抒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手中的茶杯微微收紧:“那《六韬》是否安全?若是被巫祝门夺走,后果不堪设想。”
姜彭叹了口气,说道:“《六韬》已被我藏在齐桓公的陵墓中。齐桓公是我姜氏家族的先祖,他的陵墓设有多重阵法,还蕴含着姜太公留下的兵家煞气,巫祝门暂时无法闯入。只是……”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凝重:“最近几日,齐桓公陵墓附近的灵力波动异常,不仅有血煞之气,还夹杂着归墟浊气。我们派去探查的子弟,有去无回,恐怕巫祝门已经找到了陵墓的入口,正在尝试破解阵法。”
孟瑾茜握紧了腰间的瑟,眼中满是厉色:“这些巫祝门修士真是阴魂不散!抢不到《六韬》,就去打齐桓公陵墓的主意!浩天,我们现在就去陵墓看看,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孙浩天却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问道:“姜族长,齐桓公陵墓的阵法具体是什么类型?有什么弱点吗?我们需要先了解阵法的特性,才能制定破解或防御的计划。”
姜彭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说道:“孙总指挥考虑得很周全。齐桓公陵墓的阵法是‘太公八阵’,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阵组成,每个阵眼都对应着一处灵脉节点,既能防御,又能攻击,还能引动兵家煞气压制阴邪。阵法的弱点是‘风阵’,风阵主速,防御相对薄弱,但风阵周围的煞气最浓郁,寻常修士根本无法靠近。”
他从怀中取出一张羊皮地图,摊开在石桌上:“这是齐桓公陵墓的地形图,上面标注了八阵的位置与灵脉节点。你们若是要去陵墓,一定要小心风阵附近的煞气,还有巫祝门可能设下的陷阱。我会派姜武带领十名精锐子弟,协助你们探查。”
孙浩天接过地图,仔细观察着上面的标注,说道:“多谢姜族长。有了这张地图,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找到阵眼,阻止巫祝门破解阵法。另外,关于墟钥,您是否有什么线索?根据我们的情报,墟钥很可能藏在泰山或徂徕山附近,与封墟点有关。”
姜彭沉吟片刻,说道:“关于墟钥,我倒是知道一些传闻。上古时期,姜太公辅佐周武王封印浊沌后,将封印的钥匙分为九份,藏在九处封墟点附近,其中一处就在泰山的‘封禅台’。封禅台是上古帝王祭天的地方,设有‘帝王煞气’,与我姜氏家族的兵家煞气相辅相成,巫祝门若是想取走墟钥,必须先破解帝王煞气,这也是他们一直无法得手的原因。”
“封禅台?” 孔言抒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之前在泰山时,我们曾路过封禅台,那里的煞气确实很浓郁,当时还以为是自然形成的,没想到是上古帝王留下的防御。”
姜彭点点头,说道:“封禅台的帝王煞气与我姜氏家族的兵家煞气同源,若是你们需要,我可以派子弟协助你们守护封禅台,防止巫祝门抢夺墟钥。”
孙浩天站起身,对着姜彭躬身行礼:“多谢姜族长的帮助。有了您的支持,我们阻止巫祝门的把握又大了几分。现在时间紧迫,我们这就前往齐桓公陵墓,探查巫祝门的动向。”
姜彭也站起身,说道:“好!姜武,你立刻带领十名子弟,随孙总指挥前往陵墓。记住,一定要听从孙总指挥的指挥,保护好他们的安全。”
“是!” 姜武躬身应道,转身去召集子弟。
孟瑾茜兴奋地说道:“太好了!终于可以和巫祝门正面较量了!这次一定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可不是好惹的!”
孔言抒温柔地说道:“瑾茜,别太冲动。巫祝门有浊骨祭司相助,还有血煞阵,我们需要小心应对,配合姜氏家族的子弟,才能成功阻止他们。”
孙浩天看着两人,眼中满是坚定:“放心吧,我们有先天凌霄阵、三才音波与地脉瑟音,再加上姜氏家族的兵家煞气,就算巫祝门有再多的阴谋,我们也能应对。”
不多时,姜武已带领十名身着青色铠甲的姜氏子弟来到院外。这些子弟个个精神抖擞,手持青铜剑,腰间挂着符篆,显然已做好了战斗准备。
姜彭看着众人,语气严肃地说道:“齐桓公陵墓不仅关乎《六韬》的安全,还关系到齐国故地的灵脉稳定。你们一定要全力以赴,阻止巫祝门的阴谋,守护好我们姜氏家族的传承!”
“请族长放心!” 众人齐声应道。
随后,孙浩天三人与姜武带领的子弟,朝着齐桓公陵墓的方向出发。营丘城的街道两旁,姜氏家族的子弟纷纷驻足观望,眼中满是期待与信任。阳光洒在众人身上,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也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探查,注入了更多的信心与力量。
路上,姜武指着远处的一座小山,说道:“孙总指挥,那座山就是齐桓公陵墓的所在地 —— 葵丘山。陵墓在山的阴面,周围的灵脉节点都有我们姜氏家族的标记,你们看,那闪烁的青色光点,就是阵眼的位置。”
孙浩天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葵丘山的阴面,隐约有青色的光点闪烁,光点周围还萦绕着淡淡的黑色气息,显然是巫祝门的血煞之气与归墟浊气。
“看来巫祝门已经开始破解阵法了!” 孙浩天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我们加快速度,一定要在他们破解风阵前赶到!”
众人加快脚步,朝着葵丘山的方向奔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场关乎《六韬》安全与封墟点稳定的探查,即将在齐桓公陵墓前拉开序幕。而在陵墓深处,巫祝门的修士正围着一座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刻着上古符文,正是太公八阵的风阵阵眼,他们的手中,还拿着从孔圣州带来的上古石碑,显然是想用石碑的力量,破解风阵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