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的京城,寒风凛冽,青娘染坊的议事厅内却暖意融融。一年一度的“规矩复盘会”正在举行,青娘、沈行舟、温景然以及各工序的负责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摊开的《染坊规矩手册》已被标注得密密麻麻,旁边还放着厚厚的订单记录、客户反馈和危机处理档案。
“今年咱们共新增了12条规矩,修订了8条旧规,其中‘原料三重验收制’和‘客户反馈48小时响应制’效果最显着,”沈行舟率先发言,指着手册上的标注,“原料验收制实施后,劣质染料入库率从去年的3%降至0.5%;客户响应制则让满意度提升了15%,不少客户都称赞咱们‘办事效率高、态度用心’。”
温景然则补充道:“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工艺改良申报制’,之前规定需三人以上签字才能启动,导致今年春天的‘暖冬染布’研发延误了10天。未来可以调整为‘核心成员两人签字即可启动,后续补全手续’,既保证严谨性,又提高灵活性。”
这场复盘会,不仅是对一年来规矩执行情况的总结,更是对经营得失的深度剖析。青娘将今年遇到的三次重大危机——原料延误、假冒染布风波、同行价格战,逐一拿出来复盘,分析当时的应对措施是否符合规矩、哪些环节可以通过完善规矩提前规避风险。
“比如上次的假冒染布风波,”青娘指着相关档案,“咱们虽然最终化解了危机,但也暴露了‘产品标识不明确’的问题。明年咱们要新增‘染布防伪标识制’,在每匹布的边角绣上专属暗纹,并登记在册,让客户能轻松辨别真伪,从源头减少假冒风险。”
复盘会上,每个人都畅所欲言,既肯定规矩带来的成效,也不回避执行中的问题。负责染色工序的阿木提出:“目前的‘染色时间标准’是统一的,但不同季节的水温差异会影响染色效果,建议根据季节调整标准,新增‘季节适配条款’。”负责客户对接的阿春则建议:“针对外地客户,应新增‘远程验货流程’,通过书信详细描述染布细节、附上样品,避免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纠纷。”
经过一整天的讨论,最终确定了明年的“规矩优化方案”:新增6条针对性规矩,修订5条现有条款,废除2条已不适应发展的旧规。同时,还将《染坊规矩手册》分为“基础准则”“操作规范”“危机应对”“客户服务”四大板块,让结构更清晰、查阅更便捷。
“规矩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经营发展不断沉淀、优化的‘行动指南’,”青娘在复盘会结尾说道,“咱们每年花时间复盘总结,就是为了让规矩更贴合实际需求,既能约束行为、规避风险,又能提高效率、促进发展。只有把每一次的经验教训都沉淀为规矩,染坊才能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复盘会结束后,沈行舟将优化后的《染坊规矩手册》重新誊写装订,分发给每一位伙计;温景然则根据新规矩,调整了染料配方记录和工艺操作流程;青娘自己则带着新制定的“防伪标识设计图”,前往绣坊定制专属绣线。整个染坊都因这场复盘会,充满了对新一年的期待与规划。
窗外的雪静静落下,覆盖了染坊的院落,却掩盖不住屋内的生机与活力。青娘知道,这些经过复盘沉淀的规矩,就像染坊的“定海神针”,无论未来遇到怎样的风浪,都能为团队指引方向、稳定人心。在未来的江湖流动经营路上,她将带着这支“有规矩、有章法”的团队,继续以规矩为基、以匠心为魂,让“青娘染坊”的名字,在岁月的打磨中愈发厚重、愈发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