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京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垮了城外的燃料运输通道。青娘染坊刚收到江南草药商的急信——原定三日送达的二十车黄檗树皮,因道路损毁需延误十日以上。而此时,染坊正承接了工部的五十匹明黄贡布订单,交货期仅剩八日,若原料无法按时抵达,不仅要赔偿巨额违约金,还可能失去未来的官营订单资格。
“怎么办?要是十日后果然到不了,咱们的订单就全毁了!”阿木急得团团转,手里紧紧攥着那封急信。
青娘却异常镇定,她走到墙边的“危机预警板”前,上面贴着密密麻麻的纸条,记录着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应对方案,其中“原料运输延误”一项,早已标注了三个备选方案。她指着其中一条说:“大家别慌,我们早就做过原料延误的预警。第一,联系京城周边的草药商,看看他们是否有黄檗树皮库存;第二,启动‘染料替代预案’,用柘黄和槐花混合调配,虽然成本会增加一成,但能保证颜色符合贡布标准;第三,向商会求助,看看其他染坊是否有多余原料可以暂借。”
沈行舟立刻起身:“我去联系京城的草药商,之前建立的‘原料供应商名录’上有十几家,应该能找到有库存的。”温景然则拿出染料配方手册,开始计算柘黄与槐花的最佳配比:“我现在就做试验,确保混合染料的颜色和牢度都达标。”
青娘自己则带着阿春前往商会,找到周明远会长说明情况。周会长沉吟片刻,说道:“同德昌的王掌柜上周刚进了一批黄檗树皮,我帮你们问问,看他是否愿意暂借。你们之前帮过他,他应该会愿意帮忙。”
不出所料,王掌柜听闻此事后,当即答应暂借十车黄檗树皮,还笑着说:“之前你们帮我渡过难关,现在该我回报了。原料你们先用,等你们的货到了再还我就行。”
与此同时,沈行舟也联系到两家京城草药商,共筹到五车黄檗树皮;温景然的混合染料试验也取得成功,调配出的颜色与纯黄檗染料几乎无异,且牢度经过测试完全符合标准。三日之内,原料问题便得到了妥善解决,染坊的工匠们加班加点,最终按时完成了贡布订单,还因染布品质出众,得到了工部的额外嘉奖。
事后,伙计们围坐在染坊的院落里,纷纷称赞青娘的未雨绸缪。阿木好奇地问:“青娘,你怎么知道会发生原料延误的事,还提前做好了应对方案?”
青娘笑着解释:“做生意就像行船,难免会遇到风浪。我们要做的,不是等风浪来了再想办法,而是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预警和应对准备。比如原料运输,可能会遇到暴雨、山洪、道路损毁等问题;染色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水质变化、染料变质等情况;甚至客户那边,也可能出现订单临时变更、付款延迟等问题。只有提前想到这些,才能在危机来临时临危不乱。”
沈行舟补充道:“我们还建立了‘危机预警档案’,把每次遇到的危机、应对过程和经验教训都记录下来,定期组织大家学习。这样一来,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有章可循,不会手忙脚乱。”
温景然也点头:“就像这次的混合染料配方,其实是我们之前在应对水质变化时研发的,这次正好派上用场。危机预警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把每一次的经验都变成未来的保障。”
夕阳下,青娘看着墙上的“危机预警板”,上面又多了一张新的纸条,记录着这次原料延误的应对过程和经验总结。她知道,商业江湖中,危机无处不在,但只要做好预警、备好预案,就能将风险降到最低,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遇。未来,她将带着团队,继续完善危机预警体系,未雨绸缪、临危不乱,让“青娘染坊”在风雨中始终稳立潮头,朝着更广阔的未来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