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的张掖已飘起细雪,染坊的暖房里却热气腾腾,伙计们正忙着将新染好的深红羊毛绸缎打包,这些是发往京城锦绣阁的年节订单。青娘站在账台前,核对完最后一笔账目,刚要松口气,门外突然传来护卫队的呼喊声:“青娘姑娘,沈公子,西域来的信使到了!”
众人迎出门,只见一个穿着西域服饰的汉子裹着风雪,怀里紧紧揣着一个羊皮袋,见到青娘便单膝跪地:“青娘姑娘,小人是穆罕默德老板的信使,这是他让我带给您的书信和订单!”
青娘连忙扶他起身,接过羊皮袋。拆开书信一看,穆罕默德的字迹带着异域腔调,却写得清晰:“青娘姑娘,西域各国贵族对您的银线绣纹绸缎与桂花茶饼极为喜爱,波斯商队首领愿订两百匹银线云纹绸缎、五百盒茶饼,用于波斯王室的年节庆典;另外,于阗国的公主大婚,需定制十匹渐变染嫁妆布,要求用和田玉粉调和染料,务必在正月十五前送到于阗王城。”
随信附上的订单上,不仅列明了货物规格与数量,还压着波斯商队与于阗王室的印章,落款处标注着“预付定金千两,货到付清余款”。
“于阗国的渐变染嫁妆布?还要用和田玉粉调和染料?”青娘眉头微蹙,“和田玉粉稀少昂贵,而且我从未试过用玉粉调染液,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更要紧的是,现在已是腊月初,到于阗王城路途遥远,还要赶在正月十五前交货,时间太紧张了。”
沈行舟接过订单反复查看,神色凝重:“波斯商队的订单倒还好,银线绸缎和茶饼咱们有库存,只需安排护卫队尽快运送即可。但于阗公主的嫁妆布,不仅工艺特殊,运输也凶险——前往于阗的商道要经过沙漠,冬季风沙大,还常有劫匪出没。”
温景然则从旁说道:“我戏班曾在靠近沙漠的城镇演出过,知道那条商道的情况。若是赶在雪停后出发,走绿洲路线,二十天左右能到于阗王城。只是玉粉调染液的工艺,咱们得尽快摸索出来。”
正商议间,又有伙计来报,江南的马掌柜派了专人送书信到,还有成都布商的加急信函。马掌柜在信中说,江南盐商世家陆家要为小姐办嫁妆,订五十匹混纺绸缎与一百盒茶饼,要求绣上专属的“福禄”纹样;成都布商则称,西南土司对羊毛混纺布兴趣浓厚,订一百匹用于制作土司府的冬装,需在腊月二十前送到成都中转货栈。
一时间,四份远方订单堆在案头,波斯、于阗、江南、西南,地域跨度极大,要求各异,且都有严格的交货期限。阿木看着订单,一脸焦急:“姑娘,这么多订单,还要赶在不同时间交货,咱们人手和原料都有些紧张,要不推掉几单?”
“不能推。”青娘坚定地摇头,“波斯商队与于阗王室的订单,是咱们打开西域高端市场的关键;陆家与西南土司的订单,能让咱们的网络延伸到江南富庶之家与西南边疆。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咱们必须想办法完成。”
三人当即分工,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沈行舟负责统筹运输:亲自挑选经验丰富的护卫,分成两队,一队护送波斯订单与江南订单,走官道与水路,确保平稳快捷;另一队则准备沙漠行装,待嫁妆布制作完成后,护送于阗订单走绿洲商道。同时,他还要派人前往和田,高价收购和田玉粉,务必在三日内运回张掖。
温景然负责协调生产调度:安排部分伙计赶制江南陆家的“福禄”纹样绸缎,监督茶饼包装;抽调戏班的绣娘帮忙绣制银线纹样,确保波斯订单的货物质量;另外,他还要联系敦煌的货栈,让其提前准备沙漠运输所需的水与干粮,为于阗订单的运输铺路。
青娘则全心钻研于阗嫁妆布的染制工艺。她先将少量和田玉粉磨成细粉,与靛蓝、胭脂红染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反复试验染制效果。可前几次试染的布料,不是色泽不均,就是玉粉沉淀在布面,摸起来粗糙不平,完全达不到王室嫁妆的标准。
连续两日夜的试验都以失败告终,青娘眼底布满红血丝,却依旧不肯休息。沈行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特意让人找来曾为宫廷制作过玉饰的老匠人请教。老匠人说:“玉粉需用天山雪水研磨三日,才能融入染液,且要在染布时不断搅拌,同时用文火加热染缸,才能让玉色与染料完美结合。”
青娘按老匠人的方法尝试,将和田玉粉用天山雪水研磨三日,待玉粉完全融化成乳白色液体,再与胭脂红染料混合,倒入夹层染缸中,用文火加热,同时安排两个伙计轮流搅拌染液。这次染出的布料,色泽温润,带着淡淡的玉光,渐变效果自然流畅,完全符合于阗王室的要求。
工艺难题解决后,生产进度大大加快。江南陆家的“福禄”纹样绸缎由绣娘日夜赶制,专属纹样精致细腻;西南土司的羊毛混纺布从库存中挑选优质品,重新检查色牢度后打包;波斯订单的货物则提前装车,护卫队在腊月初五就踏上了前往西域的路途。
腊月初八,于阗公主的十匹嫁妆布终于制作完成。青娘亲自将布料打包,用防水的油布裹了三层,再装入铺有棉絮的木箱中,叮嘱护送的护卫队队长:“这条路凶险,务必保护好货物,若是遇到风沙,就先到就近的绿洲躲避;若是遇到劫匪,以货物安全为重,实在不行就联系沿途的西域代销点求助。”
队长单膝跪地:“青娘姑娘放心,属下定不辱使命,按时将货物送到于阗王城!”
护卫队出发后,青娘悬着的心却并未放下。每日清晨,她都会到染坊门口等候消息,直到第十日,敦煌货栈传来飞鸽传书,说护卫队已安全通过沙漠边缘,预计正月初十可到于阗王城,她才稍稍安心。
可意外还是发生了。腊月十五,成都中转货栈传来急信,称送往西南的羊毛混纺布在途经汉中时,被当地的山匪拦截,货物被劫,护卫队员受伤。
“这群山匪太猖獗了!”温景然气得拍了桌子,“我立刻带着戏班伙计去汉中,虽说咱们不是官兵,但戏班有几十号人,再联合当地的布商,说不定能把货物抢回来!”
“不行,你带着伙计们去太危险。”沈行舟立刻反对,“汉中的山匪人数众多,且熟悉地形,硬拼只会吃亏。我已经写信给汉中府衙,说明情况,府衙已派捕快前往查办。另外,我让成都布商联系当地的乡勇,协助捕快剿匪,同时咱们再赶制一批混纺布,派另一队护卫从另一条路线送往成都,尽量赶在腊月二十前交货。”
青娘点头:“就按沈公子说的办。赶制布料的事交给我,我会让伙计们加班加点,绝不耽误交货。”
接下来的几日,染坊全员上阵,青娘带着伙计们日夜染制羊毛混纺布,沈行舟则不断收到汉中的消息:府衙捕快与乡勇合力围剿山匪,不仅夺回了被劫的货物,还擒获了匪首,受伤的护卫队员已得到救治。腊月十八,两批羊毛混纺布先后抵达成都中转货栈,成都布商特意发来书信致谢,称土司府对布料极为满意,已追加两百匹订单。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日,江南的订单也顺利交付,马掌柜传来喜讯,陆家对绸缎与茶饼赞不绝口,介绍了多个江南富商前来订货;前往波斯的护卫队则在除夕前抵达波斯商队驻地,顺利完成交接。
正月十二,于阗王城的消息终于传来。护卫队不仅按时交货,于阗公主见到嫁妆布后极为喜爱,特意赏赐了十匹和田玉料与百两黄金,还表示愿与“流云”建立长期合作,以后王室的布料都由“流云”供应。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张掖城张灯结彩,“流云染坊”的院子里也挂满了灯笼。青娘、沈行舟与温景然坐在暖炉旁,看着各地传来的捷报,脸上满是欣慰。
“这一个多月,可真是惊心动魄。”温景然喝着茶饼煮的热茶,笑着说,“没想到这么多远方订单,咱们都按时完成了。现在‘流云’的名声,怕是连西域和西南都传遍了!”
沈行舟点头:“经此一役,咱们的流动网络更稳固了,各地商户都知道‘流云’守信誉、技艺高,以后远方订单只会越来越多。我已经让人在沙漠商道的绿洲上设立了补给点,以后再往西域送货,就更安全了。”
青娘看着窗外的灯火,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张掖的小染坊,到如今承接各国各地的远方订单,她走过了太多艰难的路,也曾面临无数挑战,但幸好有沈行舟与温景然一路并肩,有伙计们齐心协力,才让“流云”的名字越传越远。
“于阗王室赏赐的和田玉料,我打算用来研发新的玉粉染料,以后推出高端玉染布料,专供王室与贵族。”青娘眼中闪烁着光芒,“另外,西南土司的订单也给了我启发,咱们可以研发适合边疆气候的耐磨布料,拓展边疆市场。”
“我支持你!”沈行舟立刻应道,“我会联系西南的原料商,采购适合制作耐磨布料的羊毛与麻布;温班主,戏班开春后可以去西南边疆演出,顺便宣传新布料。”
温景然笑着举杯:“没问题!咱们就借着这股势头,把‘流云’的生意做到大乾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更远的西域各国!”
暖炉里的炭火噼啪作响,映着三人笑意盈盈的脸庞。远方的订单带来了挑战,却也成就了“流云”的扩张,青娘知道,只要坚守品质与信誉,团结伙伴,不管未来有多少远方的订单,她都有信心一一完成,让“流云”的光芒,照亮更多遥远的土地。
几日后,青娘开始用和田玉料研发新的玉染工艺,沈行舟着手联络西南原料商,温景然则筹备戏班的边疆演出。染坊的伙计们也个个干劲十足,因为他们知道,更多远方的机遇,正在等待着“流云”。